满山碧绿知春去,艳阳方觉夏已深。一场夏雨过后,商南县金丝峡镇太子坪村在阳光照耀下,一切都生机勃勃。连日来,在位于该村狮子沟组的产业扶贫项目——丹参基地里,60多名村民拿着剪刀、镰刀等工具,忙着采收丹参种子。大家分工合作,收割、装袋、过称,忙得不亦乐乎。“我把两亩地流转给丹参基地,不仅每亩有800元的租金,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我对今年摆脱穷帽子很有信心。”贫困户章玉峰说。
公司+农户建设丹参基地
太子坪村有1024户3220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0户736人。2015年7月,市地税局驻村扶贫后,发现村里十分适合丹参等中药材生长,另外丹参市场需求量大,以商洛为药源基地的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丹参就是其主打品牌。市地税局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联系天士力公司,迅速展开丹参基地的建设。流转土地150亩,实行包扶单位提供资金支持,天士力公司负责药苗供应、技术指导、按照保护价收购,贫困户以劳动力入股,日常在基地劳动获取报酬,每年获得土地租赁收益,药材销售后还获得收益分红的运营模式。同时,成立金狮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将35户贫困户纳入合作社,流转群众土地150亩,租金每年每亩800元,让村民亲身参与丹参的种植和日常管理。近日丹参种子成熟,天士力公司上门设点收购丹参种子,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打造脱贫致富的基础产业
下午2时许,骄阳似火,天士力公司丹参采种收购让狮子沟一派繁忙景象。丹参种子藏在丹参花序里,村民们将收割好的丹参花序一筐一筐从地里背回来,把它们装进袋子抬上秤,天士力的工作人员再将大袋大袋的药材装进大卡车。
“丹参既可食用也可药用,太子坪村过去种植传统农业的贫困户,土地产出效益低,贫困帽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市地税局驻太子坪村第一书记胡永说,“两年来,我们携手天士力公司,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打造150亩药源基地,预计可实现收入15万元。每年向提供劳务的贫困户支付劳务费10万余元,人均1500余元。药源基地的收益,除每年提留20%用作发展集体经济外,其余全部向药业协会会员分红,预计可向每户贫困户会员分红2000余元。基地与企业合作,发展产业,打造群众增收致富的持续源泉,就能实现太子坪村的稳定脱贫。”
药源基地带动贫困户增收
“采种时,要先将花序下部几节果萼连同成熟的种子一起捋下,在太阳下曝晒3天,脱粒,扬净,晒干,装袋,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说话的是42岁村民李秀群,她穿着沾满泥土的黄胶鞋,从早上6时许便一直在地里干活,身旁已堆放了好几袋塞满丹参花序的大麻袋。李秀群患有支气管炎,家中一儿一女都在上学,主要收入靠丈夫外出务工,微薄的收入仅能维持家庭日常开支,生活的压力像大山一样把李秀群的脊背压弯。李秀群窘迫的生活让胡永和队员们意识到帮扶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李秀群成为金狮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会员后,通过劳务和年终分红,每年增收2000余元,拓宽了收入来源,已脱贫摘帽。“我因病一直在家,市地税局除了资助上大学的女儿每年1500元外,还给我争取到挣钱的机会,像今天给丹参采种,我不跑远路就能挣到钱。”李秀群高兴地说。在太子坪,还有张玉宽等像李秀群一样的贫困户依靠丹参产业找到工作,增加了收入。
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这两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扶持下,太子坪村有一批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李得俊家住太子坪村秋木沟组,地处高山深沟,因生产生活环境差导致家庭贫困,2015年被认定为贫困户。2016年,市地税局对其推行“以奖代补”家庭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鼓励李得俊发展魔芋种植产业,市地税局累计兑现奖补资金3000元,李得俊年均增收8000元。同时,2017年将李得俊安置到移民搬迁小区,包扶干部为其购买了60只鸡苗,指导他发展养鸡产业,实现增收3000多元。一系列的关心和关爱,让李得俊十分感激,生活的重担从他的肩膀上慢慢卸下,他的眉头也渐渐舒展,整个人都开朗起来,他主动跟驻村队员交流,加入中华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预计实现收益分红约1000元。在年初举行的扶志扶智表彰活动中,李得俊被评为创业示范户并奖励1000元。
“扶贫不能只注重当下的困境,要在未来生活上有长远的眼光,做到一次帮扶,一生受益。”太子坪村第一书记胡永说,通过近几年的精准帮扶,李得俊家庭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基本满足了“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预计2018年退出贫困行列。如今李得俊家的生活已逐渐走向正轨,他的眉眼中闪烁出明朗自信的神采。他表示,今后一定会好好发展,回报党和驻村干部的关心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