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守艺如玉
记者 肖云
文章字数:2393
 

   
  在离城不远的商州区陈塬街办上河村,有一个名叫王兴时的老人,会吹竹笛、弹风琴、拉二胡,尤其精通泥塑、皮影雕刻与表演,怀揣一身祖辈留下来的独门绝技。
  过去,王兴时是一名靠诸多手艺养家糊口的手艺人,而今,年过六旬的他吃喝不愁,却依然把玩泥巴、雕刻皮影,“守艺”如玉,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默默做着贡献。
  传承泥塑
  19世纪80年代,商州人王玉水在关中扶风一带做帮工时,跟当地人学会了泥塑手艺。6年后,他回到家乡,带领儿子王登友在商洛及周边地区以给庙宇、建筑等做神像、壁画谋生。后来,王登友与儿子王树华外出做活,王树华再将技艺传于儿子王兴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王兴时带领儿子王成立继续从事这一行当,并以此作为全家人的生活来源,传承至今,历经5代人。
  王家人世代相传的泥塑叫“大漆泥塑”。大漆,即生漆,是一种从漆树上采割下的乳白色胶状液体,具有耐腐、耐磨、耐热、隔水、富有光泽等特性。而所用的土,也是有讲究的,取地下4米左右深、不含沙粒的板土,晒干、捣碎、研磨、过筛、过滤,制成土粉备用。最后,在板土中加入熬制好的生漆,用锤子不停地砸,加强韧性,这个过程快的需要1天,慢的得好几天。等土拿到手上,既能举得起来,又不往回缩,就说明硬度合适,便可捏制人物、山水、花鸟了。
  令王兴时难以忘怀的是,小时候,每次放学回家,爷爷和父亲都在忙着做泥塑,而他自然就成了小帮工。“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着铲子熬生漆、桐油,肚子饿得咕咕叫,大人们却说熬好了才能吃饭,委屈得我总是边流泪边熬。”再大一点,王兴时便学着搓泥条,搓好的泥条经大人的手一捏,就长出了头发、眉毛、眼睛……,活灵活现,十分传神。王兴时的父亲是当时商州中师的美术老师,在这样浓厚的艺术氛围里,他不知不觉就继承了父辈的手艺,有过之而无不及。
  吃泥塑这碗饭,注定要风餐露宿,大一些的泥像,还要搭架子才能完成。为了避免裂纹,只能做好一部分之后再做下一部分,非常耗时。同时,在细节方面,譬如人像的脸部表情,也要求做得惟妙惟肖,精益求精。这些外人眼中的苦,在王兴时看来却并不苦,反而饶有趣味。“接野外的活时,一旦感觉来了,夏天太阳再晒,也不知道晒,冬天刮风再冷,也不觉得冷,脑子一直沉浸在那个画面当中,忘乎所以。”
  生漆是制作泥塑的必要原料,最初,王兴时对生漆过敏,闻到漆味后,眼睛肿胀,浑身长漆哨子,但年长月久,接触得多了,居然也适应了,过敏症状不知不觉就消失了。每年三伏天是割生漆的最佳时节,王兴时都会挑着扁担翻山越岭收生漆,他跑过柞水、镇安,更远的还有宝鸡、汉中甚至湖北,最初是靠脚走,后来骑自行车、拦大卡车、搭班车,风风雨雨40载,光是雨衣都不知道买了多少件。一路上,遇到过豺狼豹子和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这些见闻若编成故事,怕是几天几夜也讲不完。
  “美无止境”王兴时说。在做泥塑人物时,他觉得自己在肢体的形态、眼睛的传神上还不够到位,这些年,他收集了很多美术方面的书籍,一直不间断地学习、揣摩。他说:“懂得技术,只能称作匠人, 若能把技术变为艺术就不容易了。”
  结缘皮影
  “皮影是戏剧的前身,学之前要先懂得行规。”王兴时说。
  与皮影结缘,完全是一次无心插柳的偶遇。20世纪80年代,王兴时在做泥塑的同时,出于兴趣爱好,还跟商州的老艺人学唱戏,做活累了,便唱几句助助兴。有一年,他被商洛剧团派去陕西省歌舞剧院学习吹竹笛,一次课后,他无意间逛到了北大街的一家皮影社,看到人家表演皮影、雕刻皮影,居然看呆了,恰好那里有一位商州的乡党,一时兴起便拜师学艺。此后,王兴时天天下午去皮影社学艺,一年期满,不仅学会了吹竹笛,还学会了皮影制作与表演。王兴时说,皮影的原料是牛皮,以黑牛牛皮为佳,工具要用到拉刀、挫、钢针等,手法分为阴刻和阳刻,具体做法是把买来的牛皮先用水泡2—5天,再刮皮处理,“刮皮是个细致活,急不得,往往要刮七八遍,然后,再用钉子把四角钉在墙上,过十来天,等完全干透了,拿下来推平,等跟纸一样明晃晃的了,才能着手雕刻。”王兴时从屋里拿出一大张上好的牛皮,一边比画一边说,“用钢针先画出图形,再拿刻刀来刻,经过压平、染色、熨平等程序,最后进行组装,一般来说,11件子就能组成一个小人。”说起皮影表演,王兴时也有自己的心得:“简单点说,就是要把戏揣在肚子里,梆子、锣、镲子配合得当,唱到哪里,动作就要到哪。”
  学成归来,为了增加收入,王兴时成立了一个11人的戏班子,自己做了几套皮影,带领大伙徒步到商洛各县及陕北、关中及甘肃等村镇演出。皮影戏最红火的那几年,他们年年都是正月出门,走一路演一路,吃住都在百姓家,直到九十月份天变凉了,害怕大雪封山,才开始往回赶。“那时,演的都是一些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像西游记、水浒传等,大家都爱看,一场完了还不让走,让再唱一个。”回忆起那时的热闹,王兴时颇有感慨,他说,那个年代,老师的工资一个月30元,而他们一场戏就能挣20元,并且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当然也有辛酸的记忆,有一次走到蓝田的一个村准备表演时,不成想谈好的戏被临时取消了,10多个人一整天没饭吃,也没水喝,根本没有精力赶路,他只好找到另外一个大队,跟人家商量不收费义务演出,只要提供粮饭即可,大伙这才吃上了热乎的饭。
  随着电视的普及,皮影戏慢慢衰败了,王兴时的戏班子也解散了,皮影演出设备不得不被他装进箱子,束之高阁,近几年,偶尔有剧团邀请时,才会被他拿出来表演一次。闲时,他还做了3套皮影,卖出去了近两万元。
  王兴时知道,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再也回不去了,好在3个儿子从小耳濡目染,多多少少都传承了他的手艺,特别是大儿子和二儿子,目前在广州办了一个美术辅导班,将传统的技术与现代工具结合,使古老的技艺获得新生。
  王兴时说,他有一个想法,以10年为一个单位,用泥塑把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展现出来,就像清明上河图一样,让世人看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这是他有生之年的一件大事,也必将是一幅对新时代的恢宏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