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裙子话变迁
彭芸
文章字数:1532
   
  
  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我6岁,作为一个女孩,对于美,有了朦胧的意识。看着村里那些到了出嫁年龄的大姐姐们,穿着花花绿绿的漂亮衣服,我心里别提多羡慕,只盼着自己快快长大。那时,我们全家7口人,就靠父亲一个人微薄的工资生活,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能吃饱饭就已经很不错了,家里姊妹多,作为最小的孩子,我只能穿哥哥姐姐们穿过的旧衣服,对于那些漂亮的衣服,我只是想想而已,不敢有任何的奢望。一个偶然的机会,母亲带我去县城,记得那是收麦前后,天气非常炎热,卖冰棍的小贩推着自行车,边走边吆喝:“冰棍冰棍,白糖冰棍,豆沙冰棍┉┉”正在饥渴之际,听到小贩的吆喝,我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咽了口唾沫。母亲注意到了,她俯下身子,亲切地摸着我的头笑着说:“渴了吧,给你买根冰棍。”我犹豫了一会儿,最终倔强地摇了摇头。母亲不解地问:“你不想吃冰棍?”“我想要一条花裙子。”无心的一句话,却触动了母亲的心。几天后,母亲带着我,在丹凤县城的工农兵商店,捡了个便宜的布头,花了六毛四分钱,买了一小块淡蓝色的碎花棉布,二妈用自己家的缝纫机,为我缝制了一条和膝盖平齐的小喇叭裙,淡蓝色的底子,白色的小竹叶,非常清爽。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条裙子,丑小鸭似乎一瞬间就变成了白天鹅,穿着漂亮的花裙子,村院中同伴羡慕不已,我开心极了,羊角小辫甩动着全部的喜悦。
  1990年16岁的我,考上中专,实现了“鲤鱼跳龙门”的梦想,成了吃“公家饭”的人了。学校不收学费,每月还给我们统招生发粮票、菜票,父母每月给我补贴十块钱的伙食费。但是,家里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我仍然只能穿哥哥姐姐们穿过的旧衣服。后来,在学姐的指导下,我变“聪明了”:早饭和午饭各吃半份素菜,晚饭只吃二两糊汤。这样,父母给我贴的伙食费就省下了不少。我用自己省下来的钱和刻苦学习获得的奖学金,在当时商州最繁华的西背街花了18元钱,买了一条粉红色的绵绸连衣裙。花季少女,长发飘飘,身着飘逸的粉色长裙,全身都洋溢着青春的美,像一朵悄悄绽放的荷花。那一刻,我明白了,美丽的裙子,应该是女孩永远的标配。
  时光进入了千禧年,我26岁,初为人妻、人母,成为一个标准的少妇。那时候,我们的工资都不高,上有年迈多病的老人,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我一下子有了生活的压力。老公非常疼爱我,他看到了我的变化,更深知我爱美的天性,他总是鼓励我,别委屈自己,想穿就穿,趁着青春年少好好打扮。记得他去广东出差,在虎门服装市场花了100元钱给我买了一条蓝色碎花麻纱连衣裙。一条裙子花了近半个月的工资,我心疼了很长时间。但那条裙子真漂亮,蓝色的底子,白色的玉兰花,不等式的剪裁,卡腰的设计,长长的裙摆一直垂到脚面,我配了一双白色的高跟凉鞋,略施粉黛,将长发轻轻盘起,走在大街上,引来了许多人的驻足观望和啧啧称赞,那一刻,我的心比吃了蜜还甜,少妇原来可以如此迷人。
  2010年,我36岁,即将进入不惑之年。工作基本趋于稳定,孩子渐渐长大,负担慢慢变轻,工资越来越高,我们也有了更好的条件来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轿车也进入了普通百姓的家庭,交通越来越发达,越来越便捷。周末或是节假日,约上三两个闺蜜,开着私家车,去省城西安逛逛,买几条漂亮的裙子,既增进了感情,又愉悦了身心,还提高了生活品质,何乐而不为。或者打开手机淘宝,琳琅满目的裙子让人目不暇接,花上几百元钱买上一两条心仪的裙子,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
  时至今日,打开我的衣橱,那简直是裙子的盛会:长的、短的、厚的、薄的,羊毛的、棉麻的、聚酯纤维的、欧根纱的,职业款、休闲款、旗袍款、时尚款,应有尽有、比比皆是。作为一个爱美的女人,这就是改革开放40年带给我最直接的体验,它让我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美好生活,装点自己,装扮生活,美丽了心情,和谐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