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四十载 患者系心头
文章字数:1725
张雯靓 谢 非
1月16日下午5点钟,走进商洛市中心医院儿科医院,专家门诊室的里外依旧围着前来看病的孩子及家长,4号门诊室里,张晓慧正在仔细询问一名患儿的临床表现,然后熟练地开出药方,叮嘱家长按时给孩子吃药,用药结束后再来复查。
“您每天大概接收多少病人?”
“上百名吧。早上8点坐到诊室里,中午休息一会,下午要到6点才结束。”张晓慧说道。像这样的工作强度,张晓慧已经坚持了40年。
1978年,张晓慧从西安医学院毕业,回到家乡商洛,成为商洛市中心医院一名儿科医生。1996年,张晓慧被任命为科室主任,随后儿科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由一个科室发展成诊治中心,2015年儿科医院成为院中院,已经60岁的张晓慧再次扛起重任,成为儿科医院院长。在她的带领下,儿科连续17年被评为先进集体,被国家卫计委授予“服务改革创新医院”称号,张晓慧本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奖章”“三秦巾帼十杰”“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全国百名优秀医生”等荣誉。儿科医生的工作节奏快、强度大、压力大众所周知。张晓慧却说:“从来没想过调换到别的岗位,虽然每天忙得跟陀螺似的,但是作为一名儿科医生,能将孩子们治愈,看着他们从病恹恹到活蹦乱跳,心里的高兴无以言表。”1996年,由于来中心医院儿科就医的患者越来越少,儿科陷入难以为继的状况,张晓慧临危受命,当起科室主任。上任后,除了白天正常上班,业余时间她还要想着如何将科室发展起来,工作愈加繁忙。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张晓慧提出开设儿科门诊,早8点至晚8点不间断接收病人,建立输液室,方便病人及时输液,开通无假日门诊,解决学生们假日看病难的问题。通过一系列措施,儿科逐渐发展壮大。
同一年,张晓慧查出了子宫肌瘤。那段时间工作最忙,最缺人手,于是她拖着病体继续工作了半年,最后严重到因贫血而昏倒,当时的业务院长找她谈话:“你要是不要命了就继续干。”强制安排她做手术。然而,直到上手术台的前一晚,她还给自己安排了夜班。“刚好在手术台上睡一觉。”这是她当时内心的想法。术后恢复至少得3个月,但是她只休息了45天,就回到医院上班。
“我去做手术了,科室大多都是新人,他们工作经验少,能力还有欠缺,我早点回去上班,既能给他们吃颗定心丸,我心里也踏实。”就这样,在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张晓慧又开始日复一日的忙碌工作,每天都晚走2个多小时,坚持把当天的病人看完。在她与病魔抗争、拼命工作的近3年里,也是儿科发展最快的3年。
2013年初,医院组织体检时,张晓慧的右肾检查出透明细胞癌,已经发展到二期,必须尽快前往西京医院接受手术。住院期间,张晓慧还不忘处处留心西京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经常与医护人员交流,同时关心着自己科室的工作,打电话询问病人的病情是否好转,连西京医院的护士都说:“张阿姨,你现在是病人,不担心自己的病,反倒操心别人的病情。”手术非常成功,但是术后需要口服化疗药物,药物的副作用使她的白细胞指数降低到1000,全身无力,面色蜡黄,脚底生茧,每走一步都大汗淋漓,疼痛难忍。可就是这样,张晓慧只休息了3个月就回到医院上班。从家到单位,原本15分钟的路程,张晓慧得用40分钟,她几乎是拼着命在坚持,同事们看着她又黄又肿的脸,都忍不住在掉眼泪,家人看着她不顾自己的身体反倒牵挂着病人,既生气又心疼,但张晓慧还是这样扛过来了。行医40载,张晓慧始终将患者的健康记挂在心头。
除了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努力勤奋,张晓慧对病人的关怀和照顾在医院内部也被传为佳话。有一年,一名叫王焕的孩子前来看病,被诊断患有肾病综合症,由于家境十分贫困,张晓慧把她当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但给免费治病,每次从牧护关到医院的往返车费她都给掏了。还有一次,下班已过2小时,一位从洛南赶来的农民,抱着脸色发青、呼吸微弱的孩子哭喊着跑到办公室,请求救人,张晓慧二话没说抱起患者就到抢救室,吸氧、口对口人工呼吸、心外按压、静脉推药,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患儿终于转危为安。第二天孩子的母亲悄悄来到办公室塞给她一个红包并感激地说道:“张医生,你救了我娃,这300元钱请你一定要收下。”张晓慧刚一拒绝,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就哭了,她只好先收下,次日早上张晓慧拿着钱到住院处为患儿交了住院费。
“您明年就65岁了,会考虑退休吗?”
“我应该会坚持到干不动的那一天。”张晓慧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