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科技引领农业发展
文章字数:1485
王鼎 代飞
柞水县始终坚持将科技部定点帮扶作为重要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科技扶贫“四级联动”作用,精心搭建平台载体、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培育科技人才,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顶层设计,高位推动落实。聚焦脱贫摘帽目标,成立柞水县科技创新委员会,为全县9个镇办81个村(社区)配齐分管科技的副镇长副主任,完善了科技扶贫的领导体系。制定了《“十三五”科技扶贫规划》《脱贫产业发展规划》《创建全国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为科技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建立了中、省、市、县科技扶贫系统“四级联动”体系,将科技助推农业产业发展作为包扶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全程跟踪帮扶效果。
发展壮大产业,稳步推进增收。围绕“一主两优”脱贫主导产业,与陕西省科学院达成合作协议,在柞水县建成木耳技术研发中心,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院士技术团队在柞水县设立院士工作站,为木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大力支持中药产业龙头企业盘龙、欧珂技改项目,实施“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与示范”等县级科技计划项目47个,建设盘龙生态产业园、西川休闲农业产业园、卉丰农业产业园等省市示范园区8个,建立品种改良、高产示范等基地4个,发展鱼、药、菜、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基地5万亩,板栗、核桃建园30万亩,生猪、土鸡、大鲵、虹鳟鱼等标准化养殖场20余个,有效带动了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搭建平台载体,激发发展活力。坚持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创新型县“两个创建”为主线,制定了《柞水县创新型县建设方案》,已通过科技部批准启动建设。依托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和李玉院士技术团队,成功培育玉木耳、金木耳、羊肚菌、竹荪、灵芝等珍稀食用菌,研发出神人、白4、青卷等木耳菌种,根据柞水县实际推荐试用木耳菌种27个,目前正在实验推广。引进南五味子北移技术,建设丰北河五味子标准化千亩大田栽植基地等6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直接带动4000余名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累计投资1.7亿元,建成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柞水分中心、柞水县电子商务平台、柞水县中医药博览馆等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创客团队16家,年创产值2.8亿元,全面激发了产业发展活力。
突出人才培育,提升服务水平。精心编制“三区”人才和科技特派员选派计划,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园区沟通联络,16家企业与全国20多家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实现了院企优势互补,有效带动了县域科技水平整体提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三区”人才考核管理办法》《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基本要求和保障措施,因户制宜、因人而异精心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菜单,将帮扶内容点对点落实到了产业发展大户、集体经济组织和相关企业。累计引进院士2名、“三区”人才36名、省级科技特派员67名、县级科技特派员34名,与12家高校院所和4个省级产业扶贫团签订帮扶协议,实现了所有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创新带动模式,增强扶贫能力。坚持创新思路,探索出科研院所联系龙头企业,帮助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三区”人才联系产业合作社,帮助产业发展壮大,带动一批贫困户造血功能增强;科技特派员联系产业大户,帮助提升科学管理,带动一批贫困户转化为产业大户的“三联三帮三带”科技扶贫模式。强化与吉林农业大学等多家高校院所、科研企业沟通合作,形成一县多高校、一县多院所的合作局面,先后引进新技术15个,推广新技术11个,建立示范基地8个,争取项目13个1750万元,举办培训30多场次,培训农民1000余人,受援对象累计增收400多万元,直接带动2000多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