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党员带头魔芋成朝阳村“宝贝疙瘩”
本报记者 谢非 李小龙
文章字数:1093
  “这片地就是我们村里的魔芋基地,看现在的长势,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7月30日,镇安县木王镇朝阳村,村支书沈道方带着记者去看村上的魔芋产业基地。只见板栗林下一株株魔芋枝叶茂盛,长势喜人。脱贫攻坚,产业先行,朝阳村的党员干部在如何发展产业上颇费了一番脑筋。
  朝阳村大部分耕地为坡地,难以耕作、单产低,却正好为魔芋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魔芋这种植物必须要种在遮阴的地方,能晒到太阳,但是不能暴晒。所以我们就在山上的板栗林里套种了魔芋,没想到长势特别好。”沈道方说,思路一变,传统农业的弊端就成了发展特色产业的优点。去年,朝阳村仅靠出售魔芋的收益就达到了600多万元,魔芋已经成为朝阳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而当年动员群众种魔芋并不是如想象的那么顺利。虽然朝阳村以前就有魔芋种植的历史,但大都是在房前屋后或者田间地头种上几株供自家食用。2011年,村里要大规模发展魔芋产业时,村民大多持犹豫和观望的态度。沈道方和村委会其他干部一合计,自己先带头试种。“作为党员,作为村干部,我们有责任给全村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沈道方表示。
  于是,在朝阳村的小川沟里,5名村干部自掏腰包的100亩魔芋基地建起来了。当年10月,到了挖魔芋的时候,沈道方召集全村的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小川沟,现场观看挖魔芋。让群众亲眼看到,魔芋这项产业是可行的,是可以给大家带来收益的。由于当年魔芋价格稍微上涨一些,沈道方和其他几名村干部都挣了三四万元。第二年,朝阳村的魔芋种植面积就上升到了300亩。如今,全村的魔芋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2615亩,80%以上的村民家里都种上了魔芋。
  魔芋产业给朝阳村群众带来了真正的实惠。七组的贫困户张远仪从开始到5亩多地,发展到今年已经有了30多亩魔芋,去年仅靠魔芋一项就收入了近10万元。不但成功脱贫,还一跃成为村里的种植大户。还有六组村民陈红军家,今年有15亩魔芋,春天仅出售魔芋种苗就挣了五六万元。陈红军不仅是村里的产业示范户,今年还被村里吸纳为入党积极分子。这样的例子在朝阳村里不胜枚举。
  “按照现在的长势,今年全村的魔芋产业收益将会达到800万元,人均增收7000多元。”木王镇书记张本华说,“目前,村里正在跟县里的一家企业洽谈办魔芋加工厂,就地加工成魔芋精粉。一方面解决附近几个高寒村魔芋冬季储存难题,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
  如今的朝阳村不仅有魔芋,还有板栗、蚕桑、茶树,形成了村里的四大产业,让村里的脱贫产业多元化。同时,党支部加强引领,每个支委抓一项产业,让每一项产业都能成为群众增收的推手。沈道方介绍,将来计划再发展2000亩魔芋,实现全村魔芋种植5000亩,让魔芋不仅成为木王镇的一张名片,而且是大山深处群众致富增收的“宝贝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