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 路
文章字数:1648
从记事起我就知道,山外有个舅舅。
一到大年三十晚上,外公必然会发“失心疯”(外婆如此说的)。因为思念远方的儿子,外公脾气暴躁,看谁都不顺眼,感觉任何东西都碍事,就像一只太阳晒过的炮仗,随时都能点燃。我们都小心翼翼地躲着他,尽量不多说一句话。外公有气没处撒,把屋里大大小小的坛子搬出来,想砸又舍不得,摆了一堂屋。
初一早上又一个一个搬回原位。就在这一来一回的搬运中,他的气消了。然后,外公趴在黑亮的大桌子上,握着短粗的干涩的黑色钢笔,写一个字把笔尖在嘴里抿一下。他在给舅舅写信:
我儿,你一切都好吧,我很好,勿念!
就这几个字,外公得写一早上,初一的饺子热了又热,他总算把信写好了,准备哪天去县城,寄信。
我上学了,学会写第一个字开始,外公就把写信的任务压在我身上。
照葫芦画瓢,我看着外公的那几个字慢慢描。时间长了,认的字也多了,给舅舅写信时,不用照抄,也不必外公说一句我写一句。有时候我还自作主张多写一段话,比如:你有空多回家来看看。外公很满意,这句话其实是他心里早想写上去,却又不愿意写或者不会写。
后来,村口安了个绿色的邮筒,外公寄信的时候不用走十几里路去城里了,当天会有骑着绿色自行车的邮递员取走。外公守着那个邮筒,亲自看着邮递员来取走了他才回家。
那时候,邮递员的自行车很慢,一封信从发出到收回,常常得一个多月。后来,邮局里有了公用电话,比乡政府里那个手摇电话先进多了,只需按下一串号码,你的声音就可以通过一根细细的的线,很快传到对方耳朵,相隔多远,就像面对面讲话。
提前一个月写信时约好时间,哪一天几点几分在邮局里通一次电话。虽然说的也只是信上那几个字,花的钱比邮票钱多多了,能听到儿子的声音,外公觉得这钱花得值。
在广播站工作的叔叔家里,安装了一部座机电话,那是村里第一部私人电话。想要安装这样一部电话不是家家可以实现的,不光是一千多块钱安装费,主要是没指标。
尽管每次和舅舅打电话,也就是那几个字,他甚至不等舅舅多说一句话,赶紧挂了电话,外公也感到满足了。
信,不再写了。
因为舅舅有了传呼机,外公可以随时呼一下舅舅,然后等在公用电话旁,听舅舅跟他说说话。
手机出现了,渐渐在人群里普及开来,座机电话被冷落了。
舅舅回家临走的时候,把他的手机给外公,外公很认真地学习怎么开机怎么关机怎么拨电话,怎么接电话,很快就掌握了。
外公也有了手机,这一下高兴了。用不着跑路也用不等,想啥时候打电话就啥时候打。
不过,舅舅向我们吐槽了:正在工地上忙着,电话响了,接电话吧不安全,不接吧又担心有啥事。三更半夜地电话响了,心惊肉跳地拿起电话,喂喂半天又不说话。
手机更新得很快,不再是只能接打电话的“砖头”机。多功能的智能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外公过生日时,我在手机上给他买了件衣服,他问,怪了,衣服能自己从手机里出来?
舅舅发红包到我手机,我从包里拿现金给外公。外公不接,他说,这不是你的钱吗。
我说,是舅舅给的。
他生气了,说我骗他:钱能在空里飞?
让他不解的事还有,那次我和他一起买东西,提着东西出门了他责备我说,你买东西咋不给人家钱呢?
给了,用手机微信付的。我说。
我眼睛没有麻糊,我就没见你掏钱么!外公生气了。
我给他解释了好久,他又亲眼见过几次我用手机付款之后,相信了。
一天,我打开微信视频,舅舅笑嘻嘻地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外公很吃惊,你舅还上电视了?
于是,不打电话了,把视频一开,不光能听声音,人像都看得清清楚楚。舅舅穿的啥衣服,在哪里干什么,一清二楚。
遗憾的是,外公自己还是用不了智能机。不过这样,他已经很开心了。当然,每年的除夕夜,外公这个“炮仗”再也点不着了。尽管舅舅没回来陪他过年,但是通过视频,看到舅舅他们一家忙忙碌碌,喜喜庆庆地过节,就跟在一起吃了团年饭一样。
八十多岁的外公,终于迎来了“天堑变通途”的日子,横亘在山里山外之间的那道秦岭,打通了亚洲第一长隧,高速路载着外公到了舅舅家里,两个多小时就到了,比那时一封信抵达的时间短多了。外公亲眼见了舅舅的生活,他彻底放心了。
那条传达亲情的邮路,从此,不再山高水长。
一到大年三十晚上,外公必然会发“失心疯”(外婆如此说的)。因为思念远方的儿子,外公脾气暴躁,看谁都不顺眼,感觉任何东西都碍事,就像一只太阳晒过的炮仗,随时都能点燃。我们都小心翼翼地躲着他,尽量不多说一句话。外公有气没处撒,把屋里大大小小的坛子搬出来,想砸又舍不得,摆了一堂屋。
初一早上又一个一个搬回原位。就在这一来一回的搬运中,他的气消了。然后,外公趴在黑亮的大桌子上,握着短粗的干涩的黑色钢笔,写一个字把笔尖在嘴里抿一下。他在给舅舅写信:
我儿,你一切都好吧,我很好,勿念!
就这几个字,外公得写一早上,初一的饺子热了又热,他总算把信写好了,准备哪天去县城,寄信。
我上学了,学会写第一个字开始,外公就把写信的任务压在我身上。
照葫芦画瓢,我看着外公的那几个字慢慢描。时间长了,认的字也多了,给舅舅写信时,不用照抄,也不必外公说一句我写一句。有时候我还自作主张多写一段话,比如:你有空多回家来看看。外公很满意,这句话其实是他心里早想写上去,却又不愿意写或者不会写。
后来,村口安了个绿色的邮筒,外公寄信的时候不用走十几里路去城里了,当天会有骑着绿色自行车的邮递员取走。外公守着那个邮筒,亲自看着邮递员来取走了他才回家。
那时候,邮递员的自行车很慢,一封信从发出到收回,常常得一个多月。后来,邮局里有了公用电话,比乡政府里那个手摇电话先进多了,只需按下一串号码,你的声音就可以通过一根细细的的线,很快传到对方耳朵,相隔多远,就像面对面讲话。
提前一个月写信时约好时间,哪一天几点几分在邮局里通一次电话。虽然说的也只是信上那几个字,花的钱比邮票钱多多了,能听到儿子的声音,外公觉得这钱花得值。
在广播站工作的叔叔家里,安装了一部座机电话,那是村里第一部私人电话。想要安装这样一部电话不是家家可以实现的,不光是一千多块钱安装费,主要是没指标。
尽管每次和舅舅打电话,也就是那几个字,他甚至不等舅舅多说一句话,赶紧挂了电话,外公也感到满足了。
信,不再写了。
因为舅舅有了传呼机,外公可以随时呼一下舅舅,然后等在公用电话旁,听舅舅跟他说说话。
手机出现了,渐渐在人群里普及开来,座机电话被冷落了。
舅舅回家临走的时候,把他的手机给外公,外公很认真地学习怎么开机怎么关机怎么拨电话,怎么接电话,很快就掌握了。
外公也有了手机,这一下高兴了。用不着跑路也用不等,想啥时候打电话就啥时候打。
不过,舅舅向我们吐槽了:正在工地上忙着,电话响了,接电话吧不安全,不接吧又担心有啥事。三更半夜地电话响了,心惊肉跳地拿起电话,喂喂半天又不说话。
手机更新得很快,不再是只能接打电话的“砖头”机。多功能的智能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外公过生日时,我在手机上给他买了件衣服,他问,怪了,衣服能自己从手机里出来?
舅舅发红包到我手机,我从包里拿现金给外公。外公不接,他说,这不是你的钱吗。
我说,是舅舅给的。
他生气了,说我骗他:钱能在空里飞?
让他不解的事还有,那次我和他一起买东西,提着东西出门了他责备我说,你买东西咋不给人家钱呢?
给了,用手机微信付的。我说。
我眼睛没有麻糊,我就没见你掏钱么!外公生气了。
我给他解释了好久,他又亲眼见过几次我用手机付款之后,相信了。
一天,我打开微信视频,舅舅笑嘻嘻地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外公很吃惊,你舅还上电视了?
于是,不打电话了,把视频一开,不光能听声音,人像都看得清清楚楚。舅舅穿的啥衣服,在哪里干什么,一清二楚。
遗憾的是,外公自己还是用不了智能机。不过这样,他已经很开心了。当然,每年的除夕夜,外公这个“炮仗”再也点不着了。尽管舅舅没回来陪他过年,但是通过视频,看到舅舅他们一家忙忙碌碌,喜喜庆庆地过节,就跟在一起吃了团年饭一样。
八十多岁的外公,终于迎来了“天堑变通途”的日子,横亘在山里山外之间的那道秦岭,打通了亚洲第一长隧,高速路载着外公到了舅舅家里,两个多小时就到了,比那时一封信抵达的时间短多了。外公亲眼见了舅舅的生活,他彻底放心了。
那条传达亲情的邮路,从此,不再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