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与爱 不可辜负
文章字数:1465
人不是神,人是血肉之躯。饿了就得进食,需要五谷杂粮和肉类蔬果的供养。有人说烹饪就像爱一样,也有人说厨房的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温度,我也赞同。当香气扑鼻的食物摆上餐桌时,那一粥一菜一汤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一顿饭,一桌美食,更多的流露出一份温馨祥和和爱的情愫。
在九十年代作为工薪阶层家庭,家里供养两个学生上学,经济状况不说想必大家都清楚。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状况,爸爸和妈妈总会在周末回老家种地。小时候我们住在四合院,院子里的人老爱串门。早上的稀饭,中午的拌汤,各剩了一碗,分开热麻烦,晚上我就放一起热热了吃,恰被现代版的王熙凤看到啦,她说:“好娃哩,你看你做的啥饭,这是人吃的吗?”我当时啥都不想解释,扭头直接走掉了。好话不出门,坏话传千里。传到了爸爸的耳朵,他叮咛妈妈把饭菜给我们做好后再走。有次半夜起来上厕所,看见妈妈边揉眼睛,边做饭,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等他们回来的时候,我就学着妈妈做饭的样子,做了最简单的西红柿鸡蛋面,爸爸高兴地一手抱一个,把我和姐姐抱起来超过了他的头顶。多数人不喜欢他人从门缝里看人,人都爱表扬,从那时起我就告诉自己要学着做饭,也是从那时起,我便爱上了做饭。
常常没事了就浏览网上的美食栏目,有喜欢的菜品了,我也会学着做几道。曾在乡村被燃烧麦秆浓烈的烟味儿刺激过,之后,我的呼吸道就比较敏感。我并不喜欢沉浸在烟熏火燎中,然而,我却喜欢那氤氲着温度和爱意的厨房,把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经过自己的手,组合成有滋有味的生活,心里就像抹了蜜一样,甜滋滋的。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几次去灶上打饭,遭到空跑一趟的尴尬局面,看见别人都吃上了热饭,自己空着碗离开,心里酸溜溜的。索性买了灶具开起了小灶,想吃啥做啥,稀稠、油盐醋由自己控制多好呀。爸爸妈妈辛苦了一辈子,遇到节假日,我会提前列个单子,早早出门挑选食材,为他们精心做一顿饭。一家人围着餐桌而坐,看着盘子里逐渐变空,心里就有小小的成就感。
孩子有点便秘,试过多种办法效果都不明显,有次在肯德基意外发现她喜欢吃玉米。玉米是粗粮利于排便,可短短一小截就得8元钱,超市也就二三元钱一根,做起来也方便。孩子吃完我给她在家煮的玉米,悄悄爬我耳朵边上说:“妈妈你好厉害呀,你和小猪佩奇里面的猪妈妈一样。”既实惠又能让孩子崇拜你,一举两得。人都爱听好听的,孩子这样一说,再多的辛苦感觉都是值得的。
人也是有惰性的,有时候累了就懒得动弹。有段时间给借调到行政中心上班,离家远了,中午就在单位灶上吃。20多层的高楼,排队打饭的人很多,急忙排不到跟前,我身后的两位年长的男同志嘟囔:“老婆退休撵远在他乡的娃去了,咱成了空巢老人,一辈子也不会做饭,只能来灶上将就着吃,你看这前面站的全是年轻人,这一个个都不顾家里其他人,自个儿跑来上灶了,咋都没一点儿家庭观念。”另一个说:“不敢说,现在这年轻娃自我的很,哪有咱当年的吃苦精神,现在个个都是神,都得敬着。”听得我心里挺不是滋味,一下子涨红了脸,也是呀,家里的老母亲还帮我带娃呢,刚顾了自己方便,于是,我顶着大太阳,打了饭菜带回家。母亲带着娃在院子玩儿呢,孩子看见我带的吃的,高兴地跑过来抱住我的腿:“妈妈,什么好吃的呀,我想吃。”旁边一老人说:“看你娃多孝顺,饭菜都买回来了,我还得自个儿回去做。”这些话虽说是表扬的话,可我心里清楚自己配不上孝顺。
火候、食材、调味······既简单又复杂,既有学问,又有情致。爱就浸透在食物的挑选、摘洗、烹饪里面,当你全心全意投入进去了,家人脸上洋溢满足的微笑就是你的动力。美食与爱,都是不可辜负的。
在九十年代作为工薪阶层家庭,家里供养两个学生上学,经济状况不说想必大家都清楚。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状况,爸爸和妈妈总会在周末回老家种地。小时候我们住在四合院,院子里的人老爱串门。早上的稀饭,中午的拌汤,各剩了一碗,分开热麻烦,晚上我就放一起热热了吃,恰被现代版的王熙凤看到啦,她说:“好娃哩,你看你做的啥饭,这是人吃的吗?”我当时啥都不想解释,扭头直接走掉了。好话不出门,坏话传千里。传到了爸爸的耳朵,他叮咛妈妈把饭菜给我们做好后再走。有次半夜起来上厕所,看见妈妈边揉眼睛,边做饭,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等他们回来的时候,我就学着妈妈做饭的样子,做了最简单的西红柿鸡蛋面,爸爸高兴地一手抱一个,把我和姐姐抱起来超过了他的头顶。多数人不喜欢他人从门缝里看人,人都爱表扬,从那时起我就告诉自己要学着做饭,也是从那时起,我便爱上了做饭。
常常没事了就浏览网上的美食栏目,有喜欢的菜品了,我也会学着做几道。曾在乡村被燃烧麦秆浓烈的烟味儿刺激过,之后,我的呼吸道就比较敏感。我并不喜欢沉浸在烟熏火燎中,然而,我却喜欢那氤氲着温度和爱意的厨房,把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经过自己的手,组合成有滋有味的生活,心里就像抹了蜜一样,甜滋滋的。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几次去灶上打饭,遭到空跑一趟的尴尬局面,看见别人都吃上了热饭,自己空着碗离开,心里酸溜溜的。索性买了灶具开起了小灶,想吃啥做啥,稀稠、油盐醋由自己控制多好呀。爸爸妈妈辛苦了一辈子,遇到节假日,我会提前列个单子,早早出门挑选食材,为他们精心做一顿饭。一家人围着餐桌而坐,看着盘子里逐渐变空,心里就有小小的成就感。
孩子有点便秘,试过多种办法效果都不明显,有次在肯德基意外发现她喜欢吃玉米。玉米是粗粮利于排便,可短短一小截就得8元钱,超市也就二三元钱一根,做起来也方便。孩子吃完我给她在家煮的玉米,悄悄爬我耳朵边上说:“妈妈你好厉害呀,你和小猪佩奇里面的猪妈妈一样。”既实惠又能让孩子崇拜你,一举两得。人都爱听好听的,孩子这样一说,再多的辛苦感觉都是值得的。
人也是有惰性的,有时候累了就懒得动弹。有段时间给借调到行政中心上班,离家远了,中午就在单位灶上吃。20多层的高楼,排队打饭的人很多,急忙排不到跟前,我身后的两位年长的男同志嘟囔:“老婆退休撵远在他乡的娃去了,咱成了空巢老人,一辈子也不会做饭,只能来灶上将就着吃,你看这前面站的全是年轻人,这一个个都不顾家里其他人,自个儿跑来上灶了,咋都没一点儿家庭观念。”另一个说:“不敢说,现在这年轻娃自我的很,哪有咱当年的吃苦精神,现在个个都是神,都得敬着。”听得我心里挺不是滋味,一下子涨红了脸,也是呀,家里的老母亲还帮我带娃呢,刚顾了自己方便,于是,我顶着大太阳,打了饭菜带回家。母亲带着娃在院子玩儿呢,孩子看见我带的吃的,高兴地跑过来抱住我的腿:“妈妈,什么好吃的呀,我想吃。”旁边一老人说:“看你娃多孝顺,饭菜都买回来了,我还得自个儿回去做。”这些话虽说是表扬的话,可我心里清楚自己配不上孝顺。
火候、食材、调味······既简单又复杂,既有学问,又有情致。爱就浸透在食物的挑选、摘洗、烹饪里面,当你全心全意投入进去了,家人脸上洋溢满足的微笑就是你的动力。美食与爱,都是不可辜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