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载公《西铭》札记
文章字数:1883
自从认祖迄今,品读先祖张载公著作次数较多的还是《西铭》。读原文,查资料,每读每查,必有新获。《西铭》原名为《订顽》,旨在订正顽劣,教人做人。张载公曾将《订顽》录于学堂双牖的右侧,后来程颐将其改称为《西铭》,与学堂双牖左侧的《东铭》相对称,是备受后世赞誉而传诵不绝的佳作之一。
愚以为,《西铭》全文253字,通篇言简意宏,精炼哲思,既展现了北宋语体类散文的精美,又体现了载公的生态观、仁孝观和生死观。
《西铭》不失为北宋主流理学家的语体类精美散文佳作。尽管北宋的主流理学家大都以毕生的精力倾注于收徒讲学,不专意于文,但其散文却思想博大精深,逻辑严密。这类语体散文,文辞古朴简洁,语言质实自然,通俗易懂,是近于口语的书面语。这些语言特色,影响甚至推进了宋、元、明的通俗文学。《西铭》简短而不浅显,简练而不简单,是对儒家人生观、价值观的精辟阐述,堪称千古名篇,千载传诵。先祖所处的北宋时代,是古代散文发展的鼎盛时期。与唐文化相比,宋朝的散文有三多:首先是名家多。唐宋八大家中,北宋就占了六位;其次是精品多。宋朝推行重文政策,加之印刷业非常发达,引起社会对散文的新需求,以致散文作家群体庞大,流派纷呈,作品丰富多彩,传世精品很多。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喜雨亭记》即是;再次是体式多。宋代散文诸如骈体、语体、散体等各类体式多元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竞争、相得益彰中取长补短,演变发展,共同构成了宋代散文的全貌。北宋主流理学家的阐道论理之文,《西铭》堪称代表之作。
“民胞物与”的生态观。《西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为:天是人类的父亲,地是人类的母亲。我们渺小的人处在自然界这个统一体中,所以,充满天地之间的气,组成了我们人的躯体。气的本性是天地万物之间的统帅,也形成了我们人的天性。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我们同胞父母兄弟和姐妹,万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民胞物与”的核心思想是爱人爱物爱自然爱生态。他认为,天地好比父母,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天地所生,一切人都是同胞兄弟,一切物都是同伴,应该爱一切人、爱一切物。这就叫作“民胞物与”。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之一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人怎样才能和谐相处呢?就是载公所言:把别人当同胞兄弟,爱人如爱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在这方面,“民胞物与”思想中的“物与”即把自然万物当作同伴的观点具有积极意义。君不见,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等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出现这些突出的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一些人一味将自然界视为索取和征服的对象,不尊重自然、不保护环境。把自然当同伴、当作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与天地为友、与万物相随,顺应自然规律,保持生态平衡。只有践行和坚守“民胞物与”的生态理念,才能保持天蓝、地绿、水碧,实现民族永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与“民胞物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天地父母”的仁孝观。《西铭》说:“乾称父,坤称母”,“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张载公总结了从上古感恩精神中生发出来的仁孝伦理观念,被后人称为新的《孝经》。《西铭》以儒家“仁”与“孝”作为价值理念,以儒家《易传》的天道思想为理论架构,为人们构筑了一个安身立命的思想精神家园。他所要继承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价值观。孔子道“仁”,孟子言“善”,张载公则认为“仁”是人的价值本性。提倡以“仁”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张载公对孔子仁学和孟子性善论的综合发展。“仁”不仅仅意味着对与自我有亲缘关系之人的孝悌友爱,而是对包括自我、家庭、社会、自然等所有存在的无限的、普遍的关爱,并将这种源于自然、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推及社会中所有人乃至宇宙万物。同时,他又扩大了“孝”的实践范围,他把“乾坤”“天地”视作人类的父母,把人子的孝行扩大为人类对天地父母的孝行,从而为“孝”注入了神圣性,使“孝”成为信仰的一个重要维度。
“存顺殁宁”的生死观。《西铭》说:“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在文章的末尾,张载公谈到了对生死的看法。他说,活着,是顺理成章的事,我就顺应上天的事理和意志,无所违逆。假如不幸死了,则是我又回到了天地父母的身边,无愧于天地,得到了安宁,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地返回大自然。一个抱有如此生死观的人物,尽管殁后贫无以殓,靠长安弟子集资买棺入殓而葬,又何惧清贫和死亡呢?这也正是先祖的品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