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精准筛查 资源整合 辅具覆盖 综合服务
——残疾人脱贫的“丹凤模式”
文章字数:5721
 

  4月26日,中残联辅具中心主任李晞(中),省残联副理事长兰孟偃、副巡视员郜广尉,商洛市政府副市长李华、商洛市残联理事长房立学为丹凤县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站揭牌。

  5月13日,省辅具中心主任鲁勇(右三)在丹凤县筛查培训会现场指导实操实训。

  无障碍改造为竹林关南院村王存善解决了出行难、如厕难问题。

  陈益海的天麻喜获丰收

  彭海朝正在从事竹编

  图为10月31日武关镇残疾人辅具集中发放现场 
   
  因病致残,因残致贫,贫病交加,积重难返,这似乎成了贫困山区残疾人贫困户无法走出的怪圈,残疾人贫困户成了脱贫攻坚的硬骨头。丹凤县创新残疾人工作方法,积极争取中省市残联和省辅具中心支持,充分利用全省县域残疾人一体化综合服务试点机遇,率先在全省开展“以辅具服务为切入点带动综合服务,助力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试点。试点工作本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以残疾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坚持“数据源于需求、需求引导资源、资源推动服务、服务统筹共享”的工作思路,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实践相统一,在中省市残联的直接领导指导下,以提升辅助技术服务为切入点,探索创新出了“精准筛查+资源整合+辅具覆盖+综合服务”的县域残疾人一体化综合服务的“丹凤模式”,为残疾人贫困户安上了致富腾飞的翅膀,破解了残疾人贫困户脱贫攻坚的难题,使“在实现奔小康的路上,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的目标”成为现实。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属于国家深度贫困县,辖12个镇办,155个村(社区),总人口31.42万人,有贫困户24580户83468人,现有持证残疾人15329人,其中贫困残疾人6760户7764人,未脱贫2827户3247人。长期以来,基层残联缺乏满足残疾人服务需求的科学数据的决策支撑,缺乏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的资源有效供给方式,缺乏调动县域残联工作主动性的激励机制,导致满足残疾人需求与服务资源供给不协调、不充分的矛盾持续存在。为了改变残疾人综合服务普遍存在的“上级安排什么,残联就做什么”为“残疾人需要什么,残联就服务什么”。2019年初,中省市残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在丹凤县全面推行县域残疾人一体化综合服务试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县委书记郑晓燕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残联、财政、卫健、民政、扶贫、就业等相关部门协同抓的试点工作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将试点工作纳入全县脱贫攻坚整体工作大局,确保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四个到位”。
  4月25日,陕西省贫困县残疾人辅具适配综合服务试点培训会在丹凤召开,中残联辅助技术中心主任李晞、省残联副理事长兰孟偃、商洛市副市长李华等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全省各市、贫困县残联负责同志、丹凤县镇村专委等300多人参加了培训。会后丹凤县承担具体工作任务的残联、财政、卫健、民政、扶贫、就业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残联充分发挥牵头和协调的职能作用,加强上下联系沟通,主动担当作为,使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方法 唱响精准服务残疾人工作的最强音

 
  残疾人工作对象是持证残疾人,因各种客观原因尚未办证的残疾人将无法享受惠残政策,为使党和国家扶贫助残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丹凤县创新方法、主动服务,唱响了残疾人工作的最强音。
  1、主动服务便残。年初县残联与县扶贫局联合发通知,明确要求镇村(社区)结合脱贫攻坚对需办证人员进行摸底汇总,县残联根据工作需要,随时组织鉴定团队携带设备巡回镇村,为残疾人上门集中开展免费鉴定和信息采取。对卧床不起、行动不便的肢体残疾人,县上下发了《关于特殊群体办理残疾证的通知》,出台了由村专委上门调查、录制视频、填写《审查表》即可直接网上申办,让信息多跑路,残疾人少跑腿,足不出户就可办证,尽最大可能实现办证全覆盖。今年以来共办证2218例,相当于前5年的总和。
  2、扶志扶智助残。丹凤县常年常态化开展扶贫助残系列活动,每到一处都采取在镇村文化广场召开群众大会,现场开展残疾人鉴定、健康体检等系列服务,会前宣讲政策、扶志扶智,镇村主持,残联干部宣讲、现场答疑解惑、本土残疾人致富典型现身说法,气氛十分活跃。今年以来共开展扶贫助残系列活动80多场,参与人数累计1.2万多人次,使残疾人政策深入人心,残疾人各类需求更加明确。

精准筛查 实现行政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

  为实现残疾人服务工作的精准化,丹凤县确立了以残疾人需求精准筛查为突破口,对所有数据一次到位,形成基准数据库后不再折腾的思路,建立残疾人需求与政策回应相统一的决策机制。一是制定标准搞筛查。结合全县残疾人动态更新工作,在陕西省残疾人辅助技术中心专家指导下,编制完成了《丹凤县残疾人综合服务项目需求筛查表》,同时结合残疾人辅具技术服务需求,编制完成了《丹凤县残疾人辅助器具评估适配表》。残疾人需求筛查标准的建立,不仅确保了残疾人需求筛查识别有章可循,而且一次筛查工作能够覆盖残疾人需求的诸多领域。二是建立机制抓筛查。借鉴陕西省2018年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经验,组建由村专委与村医组成的残疾人需求筛查小组,明确各自工作分工与职责范围,建立全县镇村专委群,畅通了残联、镇村专委与残疾人的交流渠道;为激励筛查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县上整合使用了2018年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15万元和康复经费10万元的专项经费,直接补贴到筛查人员(10元补助村专委,5元补助村医);强化绩效考核兑现,对残疾人需求筛查考核实行量化积分、按分兑现、奖优罚劣、末位淘汰的奖惩机制,确保筛查数据准确性;编印《丹凤县残疾人政策项目文件汇编》,举办筛查工作培训,把惠残助残政策项目介绍与筛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行筛查小组走街串巷、进村入户、上门实查、和残疾人拍照合影的工作机制,明确了筛查人员必经遵从“见本人、访家属,看现状、查佐证,知需求、解家情,如实查、求精准”的工作规范流程,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运用残疾人需求筛查APP数据收集技术,保证残疾人需求筛查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三是比对筛查作决策。7月份对全县所有残疾人的需求集中筛查结束后,县上及时进行梳理归类、汇总分析,全县各类需求共计2446人:1868名残疾人有辅具需求共8大类20个品种2688件(防护类509件、移乘类711件、助行类650件、如厕类150件、洗浴类161件、助视类146件、助听类262件、假肢86件、矫形器13件);93名0-14岁残疾儿童有康复需求;284名残疾人有无障碍改造需求;133名残疾人有技能培训需求;68名残疾人有就业需求。比对2018年动态更新数据,由于残疾人专委上门入户筛查更加精准,因而残疾人各类需求比以往均有大幅度增加,为残疾人精准综合服务提供了决策依据。丹凤县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整体部署和资源整合情况,对残疾人需求情况进行科学论证,更加精准的细化完善了以辅具适配为重点推动残疾人综合服务的工作方案。有的放矢的调整全县2019年残疾人工作各类项目资金资源,提高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体现了残疾人需求筛查数据对工作决策的实际价值。

资源整合 实现残联系统资源向社会资源多元拓展

  为扩大残疾人服务资源供给多样性,丹凤县改革创新,以试点项目为突破口,进行资源整合。
  1、整合政府资源。县上多次召开协调会议,要求县级各部门把行业政策、项目资金都要用足用活,向扶贫助残上倾斜,通过县扶贫信息中心大数据比对,对残疾人各类需求分别向对应的业务部门进行交办,使残疾人安全住房、移民搬迁、安全饮水、用电、医疗、义务教育、产业发展、救助兜底等全部得到有效保障,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
  2、整合社会资源。协调民营丹凤博爱医院辅具服务站派遣康复辅具医务人员入户筛查、指导服务。西安鸿福公司借助“互联网+需求筛查”的技术优势,运用手机APP对试点村镇进行筛查评估,为残疾人需求筛查与数据比对提供技术支撑。利用智库系统资源,邀请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专家,为试点项目调研论证、科学决策、规划指导、经验总结提供智库支持。不同系统领域的资源参与给力,为县域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提供了动力基础。
  3、整合系统资源。县政府召开专题办公会议,把丹凤县残疾人康复中心、丹凤县残疾人康复医院、丹凤县残疾人托养中心三个项目进行整合,实行民办公助,落实了投资主体,企业投资3000万元,政府补助950万元,目前已完成27亩土地的“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进入工程招标启动开工阶段;对筛查汇总需求数据进行分类甄别,整合残联系统残疾人无障碍改造、阳光增收、临时救助、培训就业、精准康复、辅具适配等项目资金,对残联系统能够予以解决的,及时向省市残联汇报,用尽用活残联自身资源,整合项目资金,尽最大可能地予以及时解决或分期解决。比如有助听器需求262个,远远超过每年分配丹凤县20个左右指标的限制,经省市残联协调整合给予全额满足,配发实物,县残联仅承担调试配听费用;无障碍改造需求284人,超出了往年50人的指标限制,省市残联协调整合给予全部解决,在2019年项目中全部给予评估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也改变以往当年办证次年享受为动态调整,按季度发放,使残疾人在办证后下个季度即可享受,今年共发放“两项补贴”1168万元。

辅具覆盖 实现单一低层次向多样高质量服务提升

  1、辅具服务建阵地。残疾人要康复,器具来辅助。
  针对残疾人辅具服务需求量大、实际获得感高、残联自主可控性强等特点,高度重视残疾人服务阵地建设,依托丹凤县博爱医院场地设施(丹凤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省康复医院丹凤分院),投资80多万元建立180多平方米的丹凤县残疾人辅助服务站,常年展示近百种常见的残疾人辅具技术产品,承担全县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使其形成残疾鉴定、辅具适配评估、辅具发放(代替残联)、专委培训演示一体化服务阵地。
  2、辅具需求全覆盖。在省市残联的大力支持下,丹凤县整合项目资金,分期分批集中采购了全县所需的辅具。8月11日(肢体残疾人活动日),全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试点辅具集中兑现大会在土门镇举行,省残联副巡视员郜广尉、省辅助技术中心主任鲁勇、市残联理事长房立学和县四大班子联系分管领导参加大会,现场发放辅具186件(套),为全县辅具需求集中兑现拉开序幕。丹凤县巡回各镇办片区,在文化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开展集中服务,对辅具需求、无障碍改造、阳光增收、临时救助等助残惠残项目公开兑现,宣传政策、扩大影响、助力脱贫、取信于民,使试点工作善始善终、善作善成。11月4日,全县辅具需求2688件中除262件助听器之外,其他辅具已经全部配发完毕,总价值达500多万元。下一步,在省市残联的指导下,将不断满足更多残疾人高质量、多样性辅具适配需求。

综合服务 实现单一服务向创新服务多元化延伸

  精准筛查是基础,资源整合是关键,辅具覆盖是基础,综合服务是目标。丹凤县紧紧围绕提升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目标,以辅助技术服务为抓手,通过直接服务和综合服务,打通了“残疾人需求什么,政府就做什么”的残疾人精准服务最后一公里。
  1、综合服务建体制。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服务转介、责任交办、部门承接、落实办结、跟踪反馈的机制,建立由县政府残工委牵头,各成员单位分工实施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信息反馈系统,对需要转介政府其他部门解决的事项进行梳理归类,由县政府综合协调,转介责成相关部门,发挥项目资金优势,对口扶持、兑现实施、精准帮扶,确保全县残疾人综合服务真正达到一次筛查、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助推脱贫的效果。
  2、部门协作聚合力。部门协作聚力扶贫助残。县上根据对残疾人综合服务信息需求的梳理汇总情况,及时研究转介交办相关部门对口帮扶,限期实施到位,使残疾人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据统计,为了减轻重度残疾人负担,县政府将一级残疾人合疗款缴纳转介到县合疗办,2019年为2075人代缴合疗款45.65万元。2020年需要代缴的6713人,共需资金112.465万元,县残联将相关资料提交县合疗办后已予办理;在贫困残疾人住房保障上,县上将残疾人的危房改造、移民搬迁优先考虑,县扶贫、移民、残联与有关镇及时协调、对接统筹,组织专业工队上门对500户残疾人的危房改造进行排危改造。对纳入移民搬迁对象中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家庭,优先选择利于残疾人出行的楼层和户型,共计转介移民搬迁安置残疾人358户,每户根据人口分配面积4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不等,出资最高未超过一万元。土门镇高峪村一级肢体(下肢)残疾人彭海朝,全家5口人,出资1万元住进了移民搬迁三室一厅106平方米的县城社区新房,政府多部门协调还为他在离老家较近的竹林关镇丹水移民社区免费提供门面房两间,办起了海朝竹艺工作室,县残联扶持产业奖补资金5000元用于扩大规模,使他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发挥,今年收入3万元以上。为了满足残疾人就业培训需求,县残联联合县就业局等部门,巡回各镇村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20多场次,在全县培育残疾人培训、扶贫、就业基地7个,扶持资金200万元,安置残疾人就业580人。峦庄镇桃坪村陈益海(二级肢残)经过天麻栽培技术培训后,县残联扶持产业奖补资金3000元,今年天麻喜收丰收,仅此一项可收入两万元以上。7月22日,县残联和县就业局在北部山区峦庄镇的雨丹公司举办残疾人就业培训班,50名残疾人经过十天培训后于8月1日正式上岗,每月保底工资1600元以上。通过镇村残疾人专委宣传摸排,动员引导邻镇169名残疾人陆续进厂就业,县残联还为企业申报了残疾人就业基地项目,实现企业用工残疾人就业的互利双赢;县民政部门为3726名残疾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为53名残疾人安排了临时救助,使519名无能力脱贫残疾人享受了“兜底保障”;县上转介综合协调后卫健部门使800多名残疾人享受了医疗救助政策;保险部门为1214名肢体和精神一级残疾人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减轻了特殊残疾人脱贫的意外风险;教育部门为85名残疾儿童送教上门;83名0-16周岁残疾儿童得到了正常康复救治,享受康复救助40万元;170名重度残疾人享受到托养补助44万元……各类政策项目资源整合后向扶贫助残重点倾斜,确保了这一特殊群体充分享受到社会的关爱、政策的红利。
  3、同步小康不掉队。丹凤县在全省率先开展的“以辅具服务为切入点带动综合服务,助力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试点工作,通过精准筛查、资源整合、辅具覆盖、综合服务,走出了一条贫困县残疾人工作“过筛子、清底子、戴帽子、给路子、变日子”的探索之路,使贫困残疾人真正享受到国家政策的红利,补齐了他们脱贫摘帽的现实短板,实现了在同步小康路上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策划:王博
  组稿:王立新 余斌 任皓 孙健
  摄影:彭钢军 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