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村产业兴旺人康乐
文章字数:2487
群众在基地打工,获得劳务收入。
工作人员将木耳装箱
雨后初晴,金钱河畔的山阳县户家塬镇康乐村的富乐康顺公司大棚木耳基地人来人往。60多名木耳采摘人员忙着采摘,又有运送、晾晒、喷浇的10多人在基地不停穿梭往来,加上一会儿来一群考察学习的,一会儿来几个谈收购生意的,走了一拨,又来一拨,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去基地打工,是村民最理想的工作
康乐村地处山阳县城西50多华里的金钱河畔,是户家塬镇与板岩镇毗邻的一个深山沟。深秋的山里,红黄绿蓝紫,在朗丽的秋阳下显得五彩斑斓,煞是好看。顺着依山新修的入村水泥路走不多远,就看见顺沟蜿蜒而上有序地排列着一眼看不到头的木耳大棚。大棚四周全部用彩色铁丝围拦,只有上下两个大门可入。但进到围栏里面,却是大道通行至每个大棚的各个道口。大棚另侧,是一溪淙淙山泉,叮叮咚咚奔向就在村口的金钱河。村主任敬好治介绍说,康乐村全村532户群众中有贫困户109户,致富没门路,打工没去处,很多群众多年来一直靠着耕种那点瘠薄的山坡地勉强度日。看到城镇人盖高楼、买小车,他们只有大眼瞪小眼没办法。去年以来,康乐村在山阳县、户家塬镇大力支持下,依托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发展食用菌产业。县农业部门首先将该村作为全县食用菌基地建设重点,由县扶投公司投资965万元,在该村流转耕地60亩,建起53个食用菌大棚。
今年,镇、村又通过招商引资,使富乐康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该村,按照“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租赁大棚发展食用菌种植,建成了零化肥、零农药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基地与32户贫困户签订用工协议,有效解决当地贫困户就业增收问题。“在这里打工一天可以挣80元,老板还管饭呢。”康乐村竹凹组麻沟年近50岁的吴凤琴一边摘着木耳一边介绍,“要是不耽误,这月我在这打工就可以挣2000多元。”
康乐村木耳基地的建成,让很多出门打工走不开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养家。“我家5口人,3个娃都在上学,丈夫多年前在外打工患上尘肺病,干不了体力活。我把一点地租给村上建了这大棚。现在,在门口就能打工挣收入,家里也能顺便照看了。”贫困户张芳边采摘木耳边给介绍,言语中透露出满足和自豪。
镇、村还以康乐村大棚基地为阵地,开展农民大课堂技能培训。通过技术专家传授,能人结对帮带,让那些贫困户劳力在学中干、干中学,截至目前,已有30多人掌握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付林学、俞健锋这些技术熟练的工人,一月可以拿到3000至5000元的高收入。
专家驻地指导,优质黑木耳成了市场新宠
走进康乐村木耳大棚,那七个一串、两串一组、一排6组、一棚悬挂1万至2万个不等的木耳菌棒上,密密麻麻长满了一元硬币大小的黑木耳。在一缕阳光的照耀下,一面乌黑光亮,一面略呈灰白的黑木耳,感觉就像婴儿玉肌,不由人想用手去轻轻地摸一摸。秋季木耳种植虽说要求技术含量高、风险大,但康乐村这大棚木耳长势确实喜人。“只要天气好,3天采一茬。前面已经采过两茬,现在第三茬刚开采。”富乐康顺公司老板付林建说,“我这基地木耳能有目前这长势,多亏了县农业局给我派了个好专家现场指导和技术把关!”他介绍说,今秋,县农业部门从东北高薪聘请的技术员李永坤,一直被派驻在康乐村木耳种植基地现场指导,从选菌棒到挂袋、浇水、温度控制、采摘、晾晒、烘干,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笔者看到,在各个大棚四周,布设了许多大型的温度计。
穿着一身迷彩服的木耳专家李永坤操着东北腔说:“好山好水好气候才能出好木耳。你看这里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没有任何污染,昼夜温差大,最适合木耳生长,生产的木耳胶原蛋白和矿物质含量高。”说着,抓一把刚采收的鲜木耳说:“像这种不大不小,色泽鲜亮,捏着又有质感的木耳就是木耳中的上品。”
不久前,富乐康顺公司已给康乐村生产的黑木耳申请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多个电商和超市负责人纷纷和公司联系,希望代为销售。目前,秋季黑木耳价位已从上年的每公斤不到50元上涨到70元。在卜吉河市场做了几十年木耳生意的朱先生说,康乐村现在的木耳是他见过的最好的木耳。
政企联合,木耳产业助力脱贫奔小康
康乐村发展木耳产业,有效助力脱贫攻坚。据包村干部户家塬镇武装部部长阮凯介绍,富乐康顺公司租赁经营村上的木耳大棚,按照1000元/棚年的租赁资金反馈村集体,带动康乐村集体每年增收5.3万元;按照600元/亩年的租金兑付农户土地流转金,带动当地49户实现地租收入3.6万元。公司还将16个大棚返租给本村程先启、陈世阳等8户贫困户种植经营,租棚户以2元/袋成本价认领木耳袋料,待木耳成熟后,公司以每袋不低于3.5元的价格回收。生产管理过程中,公司统一进行原料采购,统一进行代料配置,统一技术指导,分户管理,确保租棚户种植成功。为了保证这个扶贫产业有力发挥扶贫效果,政府还统一给全县木耳种植购买保险,对种植木耳带动贫困户有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予以30万元经济扶持。“近期雨水多,这两天趁着天晴了,赶紧采摘晾晒。”基地领工付林学介绍,“最近每天上工60至80人,能采摘优质鲜木耳1万多斤。首批采摘干品大约10吨左右,按照市场现行价格,能卖60多万元。”
据悉,康乐村的木耳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基本使用的是当地民工。现在,承包经营的企业又投资560万元发展黑木耳种植。基地在经营过程中,使用当地农民50多人,其中贫困户劳力30多人,普通女工日工资80元。贫困户每户只要有个劳力常年在基地上班,即可确保全家稳定脱贫。同时,公司从销售木耳的利润中每年拿出5.3万元分红给村集体,村集体不再是空壳了。公司还采取“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与邻村联系,将村集体经济资金入股企业,实现年终分红,带动全镇10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有了这木耳基地,村上脱贫摘帽肯定没问题,而且还能带动其他村如期脱贫。”镇党委书记杨建峰自信地说。“付老板人厚道,讲信用,从不拖欠民工工资。现在,群众天天来这里打工能挣到现钱,日子有奔头了,人人都抢着来打工挣钱。日子过好了,邻里间的纠纷少了,村上管理也轻省多了。”村主任敬好治补充道。
一位老者看着那些在木耳基地打工挣钱的人说:“这金钱河边,往日总有人在河沙里淘金,却没有让多少人挣到钱过上好日子。而今倒是这几十个木耳大棚,让大伙赚到了钱,过上了舒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