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为了初心使命·英雄烈士谱
文章字数:1889

胡达明


  胡达明,乳名寿祺,原名治安,曾用名胡通、胡寿、胡平甫、胡亦然、吴刚,1913年4月生于陕西省蓝田县孟村乡胡家村一个贫农家庭。生世12天,父亲患病去世,由母亲抚养成人。7岁入本村私塾,6年之后进入巩村乡立小学。
  蓝田县1926年已有党的活动,随之农民协会建立。李仁轩、蔡子伟、汪锋等在东川举办青年训练班,宣传进步思想,传播马列主义,引导青年走革命道路。胡达明深受革命思想影响,积极为革命散发传单、送信,担任校学生会会长、蓝田县学生联合会委员。1929年夏,在杨珊、潘子林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校团支部书记、学生会常务主任。期间刻苦学习《社会进化史》等革命书籍。
  1931年春,胡达明考进陕西省立一中,因家贫无力继续上学,又考进陕西省机械局工徒学校半工半读。不久因闹学潮,学校被迫解散,胡达明进入陕西省机械局工厂当工人,继续从事革命活动,担任厂共青团支部书记,同年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编入街头支部。该厂地下党支部建立后任支部书记。在此期间,胡达明先后兼任共青团陕西省委、中共陕西省委干事和西安市互济总会委员,曾领导过一次工人罢工斗争。
  1932年,中共陕西省委号召工人到红军游击队中去,胡达明积极动员西安机械局工人参加渭北红军游击队。由于有人告密,被捕扣押50多天,面对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被当局以“危害民国罪”和“参加共产互济会嫌疑”,判处有期徒刑5年,押进陕西省第一监狱。胡达明在狱中组织党员秘密建立支部并任支部书记,领导难友同狱方进行斗争;同时刻苦阅读革命理论书籍,传播马列主义,反对狱方利用佛教会以讲经来欺骗瓦解“囚犯”。次年秋,同被捕入狱的赵伯平一起领导政治犯绝食3天,要求改善生活,取得胜利。
  1935年五六月间,胡达明因病保外就医。出狱后到处寻找党组织,四处扑空后到一家汽车修理厂当学徒,后经共产党员刘湘卿(王力)恢复组织关系。在汽车修理厂,动员了三四十名工人上夜校学习新文化,并以胡亦然的笔名在《工商日报》上发表揭露厂方压迫工人的文章《工人日记》。当反动当局搜捕他时,幸得工人群众掩护逃脱。
  1936年二三月间,胡达明到蓝田县石官寨国民小学教学,以此作为掩护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在蓝田九间房,他以开办药铺为名建立交通站;组织小学生在农村宣传抗日,为绥远的抗日军队进行募捐,发动高中学生到西安找学联会建立联系,发动高小教师联名控告伪联保主任;西安事变发生后即回到农村,发动农民建立抗日救国会。此时在许权中旅工作的汪锋调胡达明到该旅方仲如为主任的政治处,任上尉政治助理员,党内担任特别支部副书记,在地方兼任蓝田县救国会武装部工作,与汪锋、赵伯平、方仲如等一起举办了两期蓝田县抗日人士训练班,并亲自讲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随红十五军团南路军驻防礼泉赤桑镇。
  1937年2月,中共陕西省委调胡达明回独立旅任特支副书记。5月参加党中央在延安召开的苏区代表会议。7月调省委任巡视员,继调任省委西安职工委员会副书记,负责在工人中恢复和建立党的组织,并任省委候补委员。1938年10月参加省委干部训练班学习,兼任党支部书记。1939年春调任中共沿河(合阳、韩城一带)地委副书记兼民运部长,5月调回省委任职工部部长、省委委员,兼任省监委委员、民运委员。1940年11月任省委职工委员会书记、省委机关党支部书记,兼省委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1942年进中央党校四部学习。1943年调入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部,主管陕、甘两省干部工作。1945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正式代表。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调集7个旅8万多人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中原军区部队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迅速分三路实施突围,其中北路主力部队由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等率领一路血战,连续突破敌人数道封锁线,于7月中旬进入商洛境内,开始创建豫鄂陕革命根据地。胡达明受命和汪锋一起奔赴陕南,参加根据地创建工作。8月初豫鄂陕边区第一地委和第一军分区成立,9月胡达明任第一地委副书记、第一军分区副政委。
  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从8月下旬开始,国民党调集5万多兵力对根据地进行“清剿”。豫鄂陕军区所属部队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取得反“清剿”斗争的重大胜利。从11月下旬开始,国民党当局又先后调集9个正规旅和17个保安团对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大规模“清剿”。11月26日中午,胡达明率部队准备前往蓝田葛牌、玉山一带开展工作,行至商县杨家斜麻地沟时由于恶霸地主告密,被国民党杨家斜乡自卫队及正规军一部包围。胡达明立即指挥部队迎击敌人,在突围中不幸身受重伤,将身上携带的文件撕碎吞进肚内,壮烈牺牲,年仅33岁。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2月下旬,胡达明遗骸由商县移往蓝田县故居孟村乡胡家村安葬。(中共商洛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