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岗位留真情
文章字数:1461
李治军
李晓燕(左二)为同事指导档案管理工作
10月21日,在首届“陕西最美档案人”表彰大会上,商南县档案馆干部李晓燕被命名为“陕西省首届最美档案人”,受到了隆重表彰。
李晓燕是谁?在成长为“最美档案人”的背后,她有着怎样的付出?带着崇敬与好奇,记者走进商南县档案馆一探究竟。
2009年6月,李晓燕调入商南县档案馆工作时,对档案工作是个真正的“门外汉”。为了把工作做好,李晓燕向同事和前辈虚心求教,认真钻研档案业务,就连去外地参加培训时也不忘向优秀的同行“取经”。经过几年潜心学习,她的业务能力突飞猛进,连续2年给全县的文秘干部作档案业务培训。
2018年,商南县档案馆实施整体搬迁,她冲锋陷阵,全身心投入搬迁工作中。无论是旧库统计档案库存、新库密集架规划,还是档案下架上架等环节,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档案馆搬迁后,她不顾劳累,又投入新馆档案目录整理、案卷索引完善和档案查阅利用等工作中。
最麻烦、最能考验耐心的是查档工作。李晓燕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查档的人员,认真为他们查档,总能让查档人员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018年3月中旬,商南县城关街道办长新路社区年过八旬的王莫夫妇,因几年前搬家时不慎把结婚证弄丢了,在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时不能提供结婚证,手续办理受阻。两位老人心急如焚、如坐针毡,百般无奈之下想到档案馆“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些有用的材料。由于时间太久,老人也记不清是哪一年领的结婚证,含含糊糊说大概是1960年左右。李晓燕微笑着对老人家说:“奶奶,不着急,我慢慢找,你先喝口水歇一歇。”
然而,要查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档案,李晓燕心里也没底,毕竟那个时候的档案极其稀少,也不全。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从多个渠道寻找相关证据,哪怕找到间接的也好。于是,她把城关镇(现在叫街道办)1959年至1962年间有关结婚证存根的卷宗都调出来,老人家看不清,她就不厌其烦地一本一本地翻呀查呀……没有喝水,没有休息,一查就是一下午,竟然连下班的时间也忘记了——眼前80多岁的老人还焦灼地等着呢!已经晚上7点了,还没有找到,她仍不死心,尝试着把女方出嫁时所在地的迁移证调出来,仔细地翻看查阅。正如人们所说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终于查到了女方出嫁时的迁移证,证实是在1958年结的婚,于是顺藤摸瓜把1958年的结婚证调出来,翻着翻着,“王莫”的名字跃入了眼帘,“找到了!找到了!”她激动得像个孩子似的边蹦边叫。老人家更是兴奋不已,热泪盈眶,拉着李晓燕的手连连道谢!当时已经晚上8点了,单位同事都下班回家了,只剩下她一个瘦弱的身影……
2018年3月29日,王莫夫妇来到商南县档案馆,为李晓燕送来了一面鲜红的锦旗,上面绣的“热情服务待群众一丝不苟查档案”是老人家对她发自内心的褒奖。
类似这样为群众服务的事例还有很多,一丝不苟查档成了李晓燕工作的常态。10年里,她共接待查档人员5000多人次,调阅案卷15230多卷。
李晓燕不仅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脱贫攻坚工作也毫不马虎。2016年5月的一天,她的女儿在学校感冒发烧晕倒了,老师打来电话时,她正在距县城20多公里的村子里扶贫。为了不拖单位的后腿,她联系到一个亲戚把女儿领到医院看病,自己则强忍着眼泪继续完成扶贫工作。
“岗位平淡,工作琐碎,但她心里总装着群众,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吃苦耐劳、勇于担当、默默奉献。”县档案局局长方勇这样评价李晓燕。
正是有了李晓燕这样得力的干部,商南县档案馆2012年在商洛市率先升级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连续10年获得全省档案宣传通讯先进集体,2015至2017年连续3年在年度考核中被省档案局评为优秀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