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百姓的记忆走向乡村舞台
文章字数:1707
洛南寺耳的群众冒着严寒观看县剧团的演出
作为基层的演出团体,我们经常在乡村为群众演出,也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我们演出精心排练的现代歌曲、舞蹈时,观众寥寥无几,有时候演员甚至比观众还多,但是,当板胡二胡响起来、锣鼓家伙敲起来的时候,大量观众就不知从什么地方涌了出来,简直就是人山人海。印象最深的是一年冬天,我们在偏远的寺耳深山演出,白天艳阳高照,天气暖和,我们演出歌舞,观众只有稀稀落落十几个人;晚上,我们演出的是秦腔眉户等戏曲节目,结果演出场地被挤得密不透风。深山里海拔高,夜晚气温零下十几度,天寒地冻,观众竟然带着被子,把被子盖在膝盖上、披在身上看戏。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后,观众还兴致勃勃地让我们加演。
近年来,为了服务群众,我们经常组织文艺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广泛开展各类演出。每当遇到精心准备的节目却观者寥寥的情形,我们一方面觉得没有为观众服务好,很惭愧,另一方面又觉得很委屈。结合自己多年的演出实践,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习总书记的话说得非常明白:我们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首先得知道老百姓喜爱什么,想看什么,农村和社区需要什么,企业和学校需要什么;其次,我们是不是把群众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第三,我们是不是把老百姓当作“鉴赏家和评判者”,观众的少与寡,其实就是对我们演出服务的最好评判。
城市、社区、学校和乡村对舞台艺术各有需求。对乡村舞台来说,老百姓喜欢什么?老百姓最喜欢的无疑就是传统戏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风土人情、浓郁的民族风味的戏曲艺术已经渗入国人尤其是农村老百姓的血液,融入寻常生活,老百姓百看不厌。因此,我们要走进乡村,为百姓服务,传统戏曲艺术便成为主要艺术形式。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走上乡村舞台呢?
演出要带着百姓的记忆。传统剧目如《十五贯》《火焰驹》《三滴血》《白逼宫》《杀府》《玉堂春》以及现代的《血泪仇》《红灯记》《洪湖赤卫队》等等,多少年来老百姓虽然看过百遍千遍,但是百看不厌,因为这是融进他们情感体验的深刻的生命记忆,一旦旋律响起,那些亲切而温馨的记忆便在内心被唤醒,他们热爱并享受这样的艺术。因此,我们拿什么走进乡村?就是带着老百姓的记忆走进去,带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走进去。客观地讲,当下传统戏曲的观众在减少,原因很多,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归结于现代多元的、丰富驳杂的艺术形式的冲击,另一方面还要归结于我们不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阵地,没有有效地把传统戏曲推向前台。优秀传统戏曲要传承和发展,要让这一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粹代代相继、生生不息,那么,不断把传统戏曲带上舞台尤其是农村舞台,就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的有效手段,不能总是把城市人群喜欢的节目推上乡村舞台。
演出要带着地气、人气。传统的戏曲,舞台及道具很简单,一个简易的舞台扯一张幕帐挂着,乐器拉起、锣鼓敲起,演员走上来,就是让老百姓如痴如醉的“大戏”。我们现在推出的那些大戏基本上都在城市舞台上,富丽堂皇、规模宏大的舞台设计,炫目璀璨的声光电效果,令人目不暇接的场景转换,虽然大家都叫好,也能获大奖,但是,这些大戏如果离开了城市舞台,它还能生存吗?农村老百姓能看得到吗?这样的“大制作”只能是离农村、离百姓越来越远。所以,要走进农村,为老百姓服务,就得从农村实际出发,编排接地气、接人气的戏曲剧目,对于传统观众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高大上”,而是尊重他们记忆的“泥土味”。
演出要带着责任与使命。让传统戏曲走上乡村舞台,既是弘扬和继承传统戏曲艺术,又在为老百姓服务,这就是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因此,要走上乡村舞台,既要推出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传统剧目,又要创作编排反映新时代、表现百姓生活情感、触动百姓心灵、塑造新的人物的现代剧目,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同样是我们服务人民、占领戏曲舞台不可或缺的“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