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难忘的端午节
贺治乾
文章字数:2214


  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总有一些日子,总有一些人和事,让人们终生难忘。我最难忘的是端午节。
  (一)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不插艾,到处是虫害。”记忆中,在端阳节当天,天刚麻麻亮,老家就有不少大人小孩成群结队地往山上爬,大家都在争着割艾草。不大一会,人们便背着一捆一捆的艾草回到家中,小孩们跑前跑后把艾草分插和分挂在家里各个角落,说是能辟邪、驱虫、防蚊、保平安。
  小孩多的家中,这一天分外热闹,外婆、奶奶、妈妈、姐姐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有的用雄黄酒涂抹小孩儿的额头,有的用五色丝线缠一个包,有的用花碎布缝一个包,里面装着用中草药制成的香料,戴在小孩胸前,老远就有香气扑鼻。在一些讲究人家里,还用“青、红、白、黑、黄”五色丝线拧成一股绳,戴在小孩手腕和脚腕上,象征着吉祥和安康。五色线不可以任意拆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丢到河里。
  家乡的粽子也很有讲究。一种是用槲叶包成的,长条扁圆形,体积比较大。一种是用芦苇叶(当地人称芋叶)包成的,多是三角形的,体积比较小。粽子里有用糯大米包的,也有用小米、高粱、糜子包的,一般里面都有红豆、红小豆、大枣什么的。
  儿时的我和同伴们,都盼望端午节,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想吃粽子。
  (二)
  孩提时代的端午节,更多的是心酸的记忆。
  那时,不管家里再穷再富,过端午都要竭尽全力让家人高兴。富裕的家庭,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就开始张罗,用槲叶包、芦苇叶包的糯米、小米,分别掺一些红豆角子、红小豆、大枣等,用大铁锅蒸煮,焖上一夜。次日早给左邻右舍送一些,让大家一块尝尝,有的还专门给附近的亲戚送一些。温饱型的家庭,只是躲在家里忙碌,多包的是小米和糜子,一般仅供自家吃。
  日子过得紧巴的人家,包不起粽子,只能用大铁锅焖一锅米饭,端午节每人端上一碗,乐呵呵的当粽子吃。
  我家的生活水平在村上算是中等偏下。每逢端午节,父母亲都想尽办法争取包一些粽子,但更多的是做焖饭。每每此时,我和村上的小孩们一样,都羡慕那些富裕人家,常常想着有一天能饱饱地吃上一顿大米粽子,但这个愿望始终没有实现。
  有一年端午节早上,我和三个同学结伴上学。过到河中间,我发现一块石头边有个黑乎乎的东西,拾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粽子。大家高兴坏了,你争我夺,都想看看,但谁都不舍得吃。一个年龄稍大的同伴提议,让大家一人一口分着吃,谁拾的谁最后多吃一口。就这样,一个槲叶粽子,大家一人只咬了一口,最后的一口让我吃了。
  吃完粽子,我随手丢掉粽叶,跟着大家继续往前走。这时,一个年龄稍小的同伴折回去,把粽子叶捡起来,用舌头在粽叶上舔了又舔,一直舍不得丢。这心酸的一幕,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三)
  改革开放以后,国人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农村人不缺吃不缺穿,城里人更不用说。端午节不仅恢复了传统的风俗,而且还有了不少改进和翻新。就拿吃粽子来说,每逢端午节前后,各式各样的粽子出现在电视广告里,市场上大小商店随处都有叫卖,亲朋好友也互相赠送,单位都要分发福利。说实话,家里的粽子太多,真让人头痛,有时竟不知如何处理。
  我们家不管粽子再多,品种花样再翻新,一家人都不太喜欢。我真正想吃的,还是老家的槲叶粽子。老家的亲朋好友知道后,每逢端午佳节,都会给我送来一些。这样,我每日早晨吃两个,有时晚上加一次,前后持续八九天。说来也怪,端午节的粽子只要放在恒温处,十天半月也不会变馊。实在吃不完了,就把粽子放在冰箱里冷冻,时不时取出来过过瘾,解解馋。
  令人遗憾的是,自从参军入伍后,一晃就是三四十年。这期间,我未能陪伴父母过一个端午节,也不能在老人身边尽孝。老家的那种风俗习惯和欢乐场面,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每遇到端午节,我只能给年迈的父母写一封信,有时也捎些零花钱,却难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儿子不在跟前,父母从无怨言,只是鼓励我在部队好好干。
  尤其令人悲痛的是,2009年的端午节,竟是父亲大人的忌日。那日,我在单位突然接到父亲病重的电话,来不及收拾东西,立即和爱人往老家赶。到达村口,听到里边一片哭声,如同挨了闷棍,大脑顿时一片空白。当我跌跌撞撞扑进屋里,只见父亲躺在堂屋中间。
  我一下子扑倒在父亲身上,抱着老人家摇个不停。我不相信老人家离我们而去,我甚至希望老人家只是困了睡着了。我和爱人哭得死去活来,全家人哭成一片。
  我不相信老人去世。前几天,听县上朋友讲,他们一行人到村上,还同父亲一起抽烟、喝酒。父亲的体质,父亲的气色,都令他们敬佩,都说老人不像83岁,顶多只有70来岁。
  可现实是,老人家确实离世了。村上人讲,端午节的早上,老人早早起来,把我的侄子送到学校后,又上山割了一捆艾草,回来路上,还与几个邻居有说有笑。快到家门口时,突然瘫倒在地,几个人连忙把老人扶在炕沿坐下,但见老人脸色铁青,好像有一口痰、一口气出不来,几个人又是捶背又是拍胸,前后不到5分钟,父亲就咽气了,可怜的父亲,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一辈子要强争气的父亲,就连去世时也没有麻烦过任何人。我们5个儿女,在父亲闭上眼睛的那一刻,竟无一人待在身边,什么递水吃药,什么端饭喂饭,什么伺候大小便,这些都没有给我们提供任何机会。我们做儿女的,实在是后悔、惭愧不已。
  父亲一辈子艰辛劳累,是个老革命,当过兵,打过仗,还当了近30年的大队干部。生儿育女,操劳家务,把儿女的一切都安顿得井井有条。到了老年,条件好了,该省心享福了,却突然离开了我们。我们这些不孝的子孙,实在愧对先辈,愧对老人!
  这个端午节,我们全家人是在万分悲痛中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