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不像”自行车
文章字数:1897
在我已到耄耋之年,家里有汽车、摩托,过上小康生活的时候,总是初心难忘,常常抚摸着那辆曾经帮我完成工作任务的自行车。
说起这辆自行车,那可真是天赐之物。1973年初春,我接到调令,从丹凤县委党校到县广播站当编辑、记者。当时的工作条件很差,出外采访就靠两条腿,费时费力,很不适应新闻工作的时效性要求。我心想,要是有一辆自行车就好了。可是,让单位买吧,单位的经费有限,一时安排不上;自己买吧,生活又很拮据,一辆自行车200元左右,实在无力购买。正在我发愁之时,突然发现单位的库房里有一堆损坏的自行车零件,其中有车头、把手、车架大梁和没有一根辐条的变形车圈。我想,如果能把这堆破损零件整形修理,再配上缺少的部件,拼凑成一辆自行车,这燃眉之急就迎刃而解了。于是,我就和保管员付安娃商量,说明工作需要,请他和领导商量一下,把这堆破损零件折价处理给我。他当即满口答应说:“行。这堆烂铁放在这儿也没用,还绊搭人哩。”几天之后,付安娃告诉我:“和领导说过了,你出5块钱,拿去想办法用吧。”我高兴极了,立即向财务部门交了钱,拿回了零件,在事业组李进忠师傅的热情帮助下,总共花了50多元钱,用了一周时间,把损坏的零件整形、修理、电焊,买新补缺,经过组装、校正、刷漆,终于拼凑出了一辆杂牌自行车。大家把它称为“四不像”,但它并不难看,我非常喜欢。
物在其用。这辆来历寒碜的“四不像”,是变废为宝,用处可大了。我骑上它,如同骑上了不吃不喝的“千里马”,为我按时完成组织交给的采访任务,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次,县上召开三级干部会,都开始报到了,宣传部交给我一个紧急任务,要我赶快到炉道公社采写改河造田的材料,会上要印发。
炉道离县城60公里,中途要翻三座大山。时间紧,任务重,刚过完年的初春,仍然天寒地冻,有些路段还有积雪和冰溜子。我凌晨4点起床,冒着严寒,不顾路滑,骑着“四不像”向炉道深山而去,于12时到达。吃过饭后,立即听取公社汇报,到现场采访。当晚,我就写成了初稿,经过公社领导审阅,第二天一早返回,交了差。县委宣传部部长看了后,很满意。当我拿到会上印发的这份材料时,眼里流出了热泪:“没有‘四不像’,我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四不像”自行车,陪我走过了近30年的工作历程,可谓功不可没。退休后的日子里,我为了尽快把住房盖起来,在创办涂料厂、为盖房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四不像”又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我打造了两个铁架子,往货撑子上一挂,它又成了送货车,每次可带120斤涂料,大路小路都能送到地方,方便用户。几年下来,盖房的钱攒够了,6间3层楼房也盖起来了。
因为我在方圆几十里内做涂料生意,用“四不像”自行车运送涂料,名气也渐渐大了起来,相当多的人都知道它是专门运送涂料的自行车。特别是它三次失而复得,而且一次比一次神奇,在我眼里就成了一辆具有传奇色彩的自行车。
第一次丢失,是由于我的不慎。我把它放在邮政所门口,寄完东西后,忘了骑,到第二天天快亮时醒来,才记起车子还在邮政所门口,急忙起身去找。原来卖小吃的摊主凌晨4点摆摊时,发现我的车子还在邮政所门口,就推到自己摊子跟前保管了起来。看见我急急忙忙在邮政所门口寻车子,他就高喊:“车子在我这里哩!”归还给我,我买了盒猴王烟谢之。
第二次丢失,是我在馍店买馍时,把车子放在馍店门口,忘记了,一连几天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丢的,想寻没法寻。待到我又一次去该店买馍时,店主冯朝军说:“大叔,你把车子放到门口,一直到天黑还不来取,我才推到屋里头。几天啦,都不见你来,今天你就推回去吧!”我说:“老了,不行了,脑子没用了,也记不起来在哪儿丢的。”我又买了一盒猴王烟谢之。
第三次丢失,是我送完涂料回家吃饭时,把“四不像”放在门口,等把饭吃完,不见影了。这一次和前两次不同,是被街上那些不务正业赌钱吸毒的混混偷去卖了。我想来想去,它一定是卖到废品收购站了,就一连几天到县城和离县城十里远的商镇去找,没有找到。县城原木材公司院内的一家废品收购站,我因为不知道,未去找,恰巧又是混混把“四不像”卖给那里了。四五十天后,这家废品收购站把收来的所有自行车卖给洛南县的一个厂子,整整装了一大车,恰好“四不像”被装在汽车的最顶层。当该车停在老君殿去洛南的路口,货主和司机去吃饭时,被我一担子徐宽富路过时发现,立即到饭店找到货主,要求他把这辆车子卸下来。货主急了,高喊:“凭什么?”徐宽富说:“就凭这车上沾的涂料,是涂料厂整天送涂料染的,寻了四五十天了。”货主觉得在理,就和徐宽富一同返回原木材公司院内,讨要了购买这辆自行车的钱,把“四不像”给送回来了。
这一切说明,“四不像”自行车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是我的传家宝,我要永远留着它。
说起这辆自行车,那可真是天赐之物。1973年初春,我接到调令,从丹凤县委党校到县广播站当编辑、记者。当时的工作条件很差,出外采访就靠两条腿,费时费力,很不适应新闻工作的时效性要求。我心想,要是有一辆自行车就好了。可是,让单位买吧,单位的经费有限,一时安排不上;自己买吧,生活又很拮据,一辆自行车200元左右,实在无力购买。正在我发愁之时,突然发现单位的库房里有一堆损坏的自行车零件,其中有车头、把手、车架大梁和没有一根辐条的变形车圈。我想,如果能把这堆破损零件整形修理,再配上缺少的部件,拼凑成一辆自行车,这燃眉之急就迎刃而解了。于是,我就和保管员付安娃商量,说明工作需要,请他和领导商量一下,把这堆破损零件折价处理给我。他当即满口答应说:“行。这堆烂铁放在这儿也没用,还绊搭人哩。”几天之后,付安娃告诉我:“和领导说过了,你出5块钱,拿去想办法用吧。”我高兴极了,立即向财务部门交了钱,拿回了零件,在事业组李进忠师傅的热情帮助下,总共花了50多元钱,用了一周时间,把损坏的零件整形、修理、电焊,买新补缺,经过组装、校正、刷漆,终于拼凑出了一辆杂牌自行车。大家把它称为“四不像”,但它并不难看,我非常喜欢。
物在其用。这辆来历寒碜的“四不像”,是变废为宝,用处可大了。我骑上它,如同骑上了不吃不喝的“千里马”,为我按时完成组织交给的采访任务,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次,县上召开三级干部会,都开始报到了,宣传部交给我一个紧急任务,要我赶快到炉道公社采写改河造田的材料,会上要印发。
炉道离县城60公里,中途要翻三座大山。时间紧,任务重,刚过完年的初春,仍然天寒地冻,有些路段还有积雪和冰溜子。我凌晨4点起床,冒着严寒,不顾路滑,骑着“四不像”向炉道深山而去,于12时到达。吃过饭后,立即听取公社汇报,到现场采访。当晚,我就写成了初稿,经过公社领导审阅,第二天一早返回,交了差。县委宣传部部长看了后,很满意。当我拿到会上印发的这份材料时,眼里流出了热泪:“没有‘四不像’,我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四不像”自行车,陪我走过了近30年的工作历程,可谓功不可没。退休后的日子里,我为了尽快把住房盖起来,在创办涂料厂、为盖房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四不像”又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我打造了两个铁架子,往货撑子上一挂,它又成了送货车,每次可带120斤涂料,大路小路都能送到地方,方便用户。几年下来,盖房的钱攒够了,6间3层楼房也盖起来了。
因为我在方圆几十里内做涂料生意,用“四不像”自行车运送涂料,名气也渐渐大了起来,相当多的人都知道它是专门运送涂料的自行车。特别是它三次失而复得,而且一次比一次神奇,在我眼里就成了一辆具有传奇色彩的自行车。
第一次丢失,是由于我的不慎。我把它放在邮政所门口,寄完东西后,忘了骑,到第二天天快亮时醒来,才记起车子还在邮政所门口,急忙起身去找。原来卖小吃的摊主凌晨4点摆摊时,发现我的车子还在邮政所门口,就推到自己摊子跟前保管了起来。看见我急急忙忙在邮政所门口寻车子,他就高喊:“车子在我这里哩!”归还给我,我买了盒猴王烟谢之。
第二次丢失,是我在馍店买馍时,把车子放在馍店门口,忘记了,一连几天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丢的,想寻没法寻。待到我又一次去该店买馍时,店主冯朝军说:“大叔,你把车子放到门口,一直到天黑还不来取,我才推到屋里头。几天啦,都不见你来,今天你就推回去吧!”我说:“老了,不行了,脑子没用了,也记不起来在哪儿丢的。”我又买了一盒猴王烟谢之。
第三次丢失,是我送完涂料回家吃饭时,把“四不像”放在门口,等把饭吃完,不见影了。这一次和前两次不同,是被街上那些不务正业赌钱吸毒的混混偷去卖了。我想来想去,它一定是卖到废品收购站了,就一连几天到县城和离县城十里远的商镇去找,没有找到。县城原木材公司院内的一家废品收购站,我因为不知道,未去找,恰巧又是混混把“四不像”卖给那里了。四五十天后,这家废品收购站把收来的所有自行车卖给洛南县的一个厂子,整整装了一大车,恰好“四不像”被装在汽车的最顶层。当该车停在老君殿去洛南的路口,货主和司机去吃饭时,被我一担子徐宽富路过时发现,立即到饭店找到货主,要求他把这辆车子卸下来。货主急了,高喊:“凭什么?”徐宽富说:“就凭这车上沾的涂料,是涂料厂整天送涂料染的,寻了四五十天了。”货主觉得在理,就和徐宽富一同返回原木材公司院内,讨要了购买这辆自行车的钱,把“四不像”给送回来了。
这一切说明,“四不像”自行车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是我的传家宝,我要永远留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