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丹凤是我第二故乡”
——记苏陕扶贫协作先进工作者张端付
樊利仁
文章字数:1597



 
  

  尽管离开丹凤已经半年多了,但南京人张端付对这座秦岭深处的小县城始终念念不忘。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他想方设法购置了一批口罩准备快递给丹凤相关人员,却由于交通管制未能如愿,让他觉得非常遗憾。最近,他又开始牵挂丹凤县龙驹寨街办老君河下游的小龙虾了,多次给养殖龙虾的负责人打电话,讲龙虾捕捞的季节到了,第一网上来一定要先让乡亲们尝一尝……
  2018年10月底,南京市雨花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张端付接到通知,组织安排他到千里之外的陕西省丹凤县挂职帮扶。
  张端付曾被评为南京市劳动模范,这次赴丹凤挂职,组织一方面是看中了他待人真诚,做事有担当,另一方面是认为他思想解放,观念新、办法多,一定能带领丹凤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很多人都不知道,张端付的岳父在2018年10月初体检时查出了胃癌,计划11月3日在南京军区总医院进行胃切除手术。作为家里的精神支柱,虽然张端付内心非常担忧,但他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在岳父手术完成后,立即赶到丹凤开展工作。到丹凤后,张端付和他的团队很快就熟悉了当地的情况,全身心投入苏陕协作帮扶工作当中。2019年春节,当大多数人还陶醉在浓浓的年味中时,张端付却于正月初八就顶着暴雪,经过6个多小时的车旅颠簸返回丹凤,组织开展帮扶工作。有人劝他说:“你都几个月没回家了,完全可以利用春节在家多待些时间,好好陪陪家人,会会亲戚朋友。”他却淡淡地说:“丹凤的扶贫工作耽误不得!”要搞好扶贫工作,先要做好调研。张端付带领的雨丹支农团队在武关镇毛坪村实地走访考察后,针对该村茶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出“方子”,号召村民将废弃与产能低的农田改种茶树,将茶树零散种植改为成片种植,形成规模产业,建立“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将本村农户全部纳入合作社管理,改分散单户种植模式为集中合作社统一种植模式,解决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组织问题。
  在蔡川镇,支农团队对当地的马铃薯产业升级发展思路进行了梳理,选派科技人员包村包片,通过现场指导种植户选种用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覆盖地膜、田间管理等全程跟踪服务举措,保证先进技术覆盖到位。
  张端付发挥专业特长,先后调研了当地两家肉驴养殖场,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建议改半湿法饲喂,其优点在于防止驴吃食时由于呼吸导致饲料飞扬,被驴吸入肺部引起肺炎,还可以减少浪费。场方欣然接受并加以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另外一家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调研时,他建议企业自繁自养、对猪场环境进行改造、实施“雨污分流”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走访姜坪村时,张端付了解到该村地处山区,基础设施差,产业形式单一。针对这一现状,他主动向后方单位领导汇报、申请,号召身边同事一起捐衣、捐款,帮助贫困户改善日常生活。在他和支农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收集整理御寒衣物450件、书籍230多册、爱心捐款1.5万元,全部捐赠给姜坪村委会和贫困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江苏干部来丹支农的初心和使命。
  2019年正月初十,张端付会同龙驹寨街办副主任和白庄村党支部书记一起走访了两名老党员和4个贫困家庭,他拿出资金对困难群众进行慰问。张端付还先后联系马鞍山市联润食品有限公司,分别向丹凤县农业合作社捐助3万元,向龙驹寨街办白庄村爱心超市捐助1万元,向武关镇梨园村爱心超市捐助1万元。
  2019年7月,张端付联系南京庆富成副食品有限公司捐赠2万元,帮助武关镇姜坪村用于贫困户自来水改装和电力入户。2019年8月,作为雨花台区支农团队队长,他又联系马鞍山市丹阳屠宰场老板柏受华,向梨园村优秀贫困大学生黄嘉乐提供每年1万元的爱心资助。
  由于到丹凤县帮扶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尽职尽责,工作作风十分扎实,工作实绩卓有成效,张端付被丹凤县委、县政府评为“苏陕扶贫协作先进工作者”。
  2019年11月,张端付结束了帮扶工作返回江苏,但让丹凤县许多干部都没有想到的是,他和丹凤干部群众之间的情感仍在延续。用他的话说:“丹凤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