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榫卯工艺带领乡亲致富
文章字数:1390
近日,记者走进洛南县洛源镇腰庄村红木家具厂,看见工人们正戴着防尘口罩专心致志地打磨桌椅、制作家具,一派忙碌繁荣的复工景象。洛源镇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扶贫产业遍地开花,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务工增收。腰庄村红木家具厂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腰庄村红木家具厂成立于2019年11月,目前生产车间800平方米,仓储办公用地400平方米。家具厂的负责人雷俊,今年30岁,家住腰庄村一组。说起创业历程,雷俊无限感慨。从1998年起,雷俊的父亲就与同村人在江苏省苏州市家具厂务工,去苏州学习做家具手艺成了当地不少青年的选择。2005年,雷俊也到苏州市一家家具厂当学徒,学习家具制作工艺。据雷俊回忆,做学徒期间没有工资,又不能向家里要钱,最饥饿的时候,他与朋友买了一包方便面,两个人分着吃。“当学徒的3年,搬东西、打洞孔、打下手,什么活累我们就做什么。好在我们都坚持下来了,学会了师傅的手艺,有了一技之长。没有那时的辛苦付出,就没有现在的收入。”
榫卯结构是腰庄村红木家具厂的核心工艺,如今厂里的工人基本上都同雷俊共事多年,有一手好技艺。据雷俊介绍,南方很少有人学习榫卯工艺,大都是偏远山区的人前来务工做学徒。榫卯是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种工艺虽然难学,但是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建筑的精髓所在,用榫卯工艺制作的红木家具不仅品质高,使用舒适,还有极高的收藏价值,目前在国内外仍有很大市场。
早在2015年,雷俊便在西安开办家具厂,虽然钱袋子鼓起来了,但是家乡的溪谷清泉、鸡鸣犬吠却时时出现在他的梦中。于是,他筹划着如何在家门口建设工厂,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后,2019年11月,他的红木家具厂成功投入使用。“当地成本小,离家近,一起干活的基本上都是本村人,大家在外地漂泊久了,都乐意回到家乡上班。而且,现在交通也好了,运送材料和成品都很方便。”雷俊的家具厂让工人可以在家门口务工,而且节省了他的成本,实现了双赢。
今年33岁的王稳定,家住吊棚村三组,是雷俊妻子的哥哥。他是家具厂的管理人员,负责画图纸、量尺寸等一系列工作。据王稳定介绍,目前家具厂带动15名工人务工增收,工人月工资达7000多元,这在当地是不低的收入。“为何明清家具能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古人使用了榫卯工艺。木质收缩是有活性的,我们的红木家具传承了榫卯工艺,这样做出来的成品不仅是家具,更是一种工艺品。”王稳定拿着榫卯结构的木质构件,向我们介绍。
正在对家具进行刮磨的匠人李青峰,今年36岁,家住吊棚村三组。他告诉我们:“以前在苏州家具厂,我们这里都是一个带一个去打工学习。我跟着雷俊干了快两年了,目前主要负责刮磨,年收入7万多元。你看这些构件,都是要安装在一起的,尺寸差一点都不行,上下也不能出现误差,只有足够精确,才能做好家具。”说完,他马上拿起砂纸继续干活,专心地投入工作中。
“虽然工厂搬迁回来了,但我在西安还有一家500多平方米的门店,专门展示出售红木家具。做这一行这么多年,积累了很多客户,基本上都是先下订单我们再做,目前各方面情况还都不错。”据雷俊介绍,他的家具厂去年总产值达300多万元,净收入60多万元。谈起未来的发展,雷俊充满信心,也颇有紧跟潮流的创新意识:“现在网络直播带货很火,我准备招聘专业人士为家具厂拍摄短视频,利用电商平台在网络上进行销售,相信大家对传统工艺这块会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