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先贤刘必达
文章字数:1455
刘必达,字非闻,号上林,生于明万历甲午年(1594年),卒于崇祯甲申年(1644年),享年51岁。
刘公祖籍西安咸宁人,明成化年间,先祖迁至丰阳。先祖皆为秀才,曾祖刘延樟为汾阳令,家学渊博。刘公少年聪明异常,五岁即知书达理,气度不凡。十六岁考中博士弟子员,文章华丽,品行敦厚,亲善和睦,众人皆佩服其品行。
明天启七年,正值省试,刘必达因父亲病重没有参加。他每天照料父亲,并亲自喂药。父亲病逝,刘公悲痛欲绝,素衣素食守孝三年,徐侯重其笃孝,亲自来吊唁。
刘公为人仗义,有一个族侄非常贫穷,没有资费去应试,刘公即分割祖业予以资助;有个迁移到楚地但却没有生路的族人,刘公分给田地让他回来另谋生计;姐姐家里十分贫穷,就接回来赡养;姑姑寡居之后,亲自接到家里供养,几十年如一日,毫不懈怠。
崇祯六年(1633年)冬,流寇突然侵袭,刘公急忙背着母亲躲避到南山一个山沟里,但还是遇到了贼兵。贼兵用刀逼着母亲,刘公哭着用身体挡住兵刃保护母亲,贼兵感其孝顺,遂放了他们。又一年重阳夜,又有流寇侵袭,刘公急忙背着母亲外逃,跳到护城河里才幸免于难。
有一年遭灾,家里缺粮,刘公将仅有的几斗粟米供奉给母亲食用,自己仅靠食用榆树皮度日。这年冬季,又有流寇侵袭,刘公扶着母亲躲避到翠屏山里,绝粮三天,刘公夜奔三十多里,从商州背回一袋子米,救活了饿得奄奄一息的母亲。后来,贼兵退去了,母亲却因受到惊吓而一病不起。商州一位陈姓好友敬慕刘公贤良,请刘公和母亲居住,待如宾客。母亲病逝后,刘公哀伤过度,几乎失去性命,后来历经艰辛,将母亲归葬丰阳老家。母亲病逝后,士绅乡贤竞相邀请先生教授子弟,一时桃李济济。
崇祯十三年(1640年),刘必达在庭试中被皇帝破例选为进士,授予山西汾阳令。任汾阳令期间,刘公为官清明,慈爱护民,革除苛捐杂税,平抑物价,裁除杂役,减轻税负,打击恶霸势力,奖励节孝之士,立社学兴教化,不到半年时间,汾阳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汾阳父老乡亲对刘公心悦诚服,纷纷到府捧香祝曰:“自有汾人,未见如此父母。”其善政功绩深受张巡等人好评。
李闯王兵抵汾阳后,刘公极力守城,怎奈出现内应,导致城破。刘公不想被俘,愤而跳入井中,又被闯王兵士从井中捞出,捆绑至太原。刘公十分愤慨,冒死写密报通消息,结果被闯王兵士发现,将刘公残忍杀害。
其子刘绪岱被战争冲散,再次回到汾阳时,突然听到父亲被害的消息,急忙赶到太原,到处打听父亲的遗骸,听说一个好心人将同时遇害的很多人一起埋葬在一个大坑里了。当时,乱兵到处搜扑刘绪岱,他只好强忍悲痛逃回山阳。至第二年农历闰六月,刘绪岱再次来到山西太原,禀告官府开启义冢寻找父亲遗骸。每找到一具遗骨,刘绪岱便刺指滴血认亲,从早上一直找到下午,将坑里的遗骨一一滴血辨认,但血滴均不入骨。刘绪岱哭得肝肠寸断,悲痛欲绝,围观的群众莫不伤心落泪。此时,来了一位老者,唏嘘地告诉刘绪岱说,西关后祠后有一棺,上面有墨字画像,可以去看看。刘绪岱奔过去一看,所画容貌与父亲十分相像,便急忙起棺,但肌肉已化,无可辨认,于是刺血三滴,三滴皆入骨。四周围观的群众惊讶地说:“真是个孝子啊!”刘绪岱找到父亲的遗骸后,十分伤心,哭得晕死过去。苏醒之后,刘绪岱急忙为父亲制作寿衣寿棺,敛于灵柩车中,于六月二十四日发至太原,十一月运回山阳。山阳民众感念刘必达忠烈纯孝之德,特提请入祀乡贤祠。县令赵廷臣题乡贤祠联曰:“孝义原于天成,忆昔明经膠序,行著家邦,媲鹗荐,长河汾,子臣之广誉令闻,直可炳国书而昭百世;忠贞本自性笃,看今节建先朝,烈彰昭代,辉宫墙,先俎豆,君父之隆恩伟典,岂不偕血食而亘千秋。”
刘公祖籍西安咸宁人,明成化年间,先祖迁至丰阳。先祖皆为秀才,曾祖刘延樟为汾阳令,家学渊博。刘公少年聪明异常,五岁即知书达理,气度不凡。十六岁考中博士弟子员,文章华丽,品行敦厚,亲善和睦,众人皆佩服其品行。
明天启七年,正值省试,刘必达因父亲病重没有参加。他每天照料父亲,并亲自喂药。父亲病逝,刘公悲痛欲绝,素衣素食守孝三年,徐侯重其笃孝,亲自来吊唁。
刘公为人仗义,有一个族侄非常贫穷,没有资费去应试,刘公即分割祖业予以资助;有个迁移到楚地但却没有生路的族人,刘公分给田地让他回来另谋生计;姐姐家里十分贫穷,就接回来赡养;姑姑寡居之后,亲自接到家里供养,几十年如一日,毫不懈怠。
崇祯六年(1633年)冬,流寇突然侵袭,刘公急忙背着母亲躲避到南山一个山沟里,但还是遇到了贼兵。贼兵用刀逼着母亲,刘公哭着用身体挡住兵刃保护母亲,贼兵感其孝顺,遂放了他们。又一年重阳夜,又有流寇侵袭,刘公急忙背着母亲外逃,跳到护城河里才幸免于难。
有一年遭灾,家里缺粮,刘公将仅有的几斗粟米供奉给母亲食用,自己仅靠食用榆树皮度日。这年冬季,又有流寇侵袭,刘公扶着母亲躲避到翠屏山里,绝粮三天,刘公夜奔三十多里,从商州背回一袋子米,救活了饿得奄奄一息的母亲。后来,贼兵退去了,母亲却因受到惊吓而一病不起。商州一位陈姓好友敬慕刘公贤良,请刘公和母亲居住,待如宾客。母亲病逝后,刘公哀伤过度,几乎失去性命,后来历经艰辛,将母亲归葬丰阳老家。母亲病逝后,士绅乡贤竞相邀请先生教授子弟,一时桃李济济。
崇祯十三年(1640年),刘必达在庭试中被皇帝破例选为进士,授予山西汾阳令。任汾阳令期间,刘公为官清明,慈爱护民,革除苛捐杂税,平抑物价,裁除杂役,减轻税负,打击恶霸势力,奖励节孝之士,立社学兴教化,不到半年时间,汾阳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汾阳父老乡亲对刘公心悦诚服,纷纷到府捧香祝曰:“自有汾人,未见如此父母。”其善政功绩深受张巡等人好评。
李闯王兵抵汾阳后,刘公极力守城,怎奈出现内应,导致城破。刘公不想被俘,愤而跳入井中,又被闯王兵士从井中捞出,捆绑至太原。刘公十分愤慨,冒死写密报通消息,结果被闯王兵士发现,将刘公残忍杀害。
其子刘绪岱被战争冲散,再次回到汾阳时,突然听到父亲被害的消息,急忙赶到太原,到处打听父亲的遗骸,听说一个好心人将同时遇害的很多人一起埋葬在一个大坑里了。当时,乱兵到处搜扑刘绪岱,他只好强忍悲痛逃回山阳。至第二年农历闰六月,刘绪岱再次来到山西太原,禀告官府开启义冢寻找父亲遗骸。每找到一具遗骨,刘绪岱便刺指滴血认亲,从早上一直找到下午,将坑里的遗骨一一滴血辨认,但血滴均不入骨。刘绪岱哭得肝肠寸断,悲痛欲绝,围观的群众莫不伤心落泪。此时,来了一位老者,唏嘘地告诉刘绪岱说,西关后祠后有一棺,上面有墨字画像,可以去看看。刘绪岱奔过去一看,所画容貌与父亲十分相像,便急忙起棺,但肌肉已化,无可辨认,于是刺血三滴,三滴皆入骨。四周围观的群众惊讶地说:“真是个孝子啊!”刘绪岱找到父亲的遗骸后,十分伤心,哭得晕死过去。苏醒之后,刘绪岱急忙为父亲制作寿衣寿棺,敛于灵柩车中,于六月二十四日发至太原,十一月运回山阳。山阳民众感念刘必达忠烈纯孝之德,特提请入祀乡贤祠。县令赵廷臣题乡贤祠联曰:“孝义原于天成,忆昔明经膠序,行著家邦,媲鹗荐,长河汾,子臣之广誉令闻,直可炳国书而昭百世;忠贞本自性笃,看今节建先朝,烈彰昭代,辉宫墙,先俎豆,君父之隆恩伟典,岂不偕血食而亘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