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天竺山
文章字数:771
岁在庚子,仲夏之初。受诚智道长之邀,文朋诗友相会于秦岭之东南,山阳之天竺山。问道天竺,观壮丽河山,修心养德也。
7月25日,云淡淡兮欲雨,雾蒙蒙兮欲仙。虽天公不作美,精神依然高涨也。
辰时即起,鹤城出发,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中午时分,至天竺广场。文斗平凹之墨迹“秦岭最美是商洛”赫然立于天竺山之脚下。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溪水,瀑布挂川。仰望天竺,只见半山之黛兮,难见山之顶峰也。
乘科技之光,坐时代之缆车,须臾,已至半山腰也。从山之左边拾级而上。雨愈下愈大,情愈涨愈高。仰看那“天柱魔霄”宛如擎天之柱,直插云霄,似乎是在向天问道。俯瞰那天竺山林,青山如黛,美景如画,波涛汹涌之云海,似“水漫金山”。九道斋饭,一滴汤水。虔心敬重,感悟清修也。
至晚间,众朋文友,坐道观之雅堂。按长幼之分列坐,丝竹管弦起。一壶茶一盘果,尚论古今,品茶问道也。日有日出日落,月有阴晴圆缺,此乃乾坤之道也。
深山藏古寺,云里听梵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中华民族文明之鸿蒙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之起源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告柔能克刚,水滴石穿之理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明随遇而安之道也。人类与自然之和谐相处,取法自然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此乃福祸转换之辩证法也,由此看度之重要也。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日出东方,云蒸霞蔚,白茫茫之流云,浮动众山之上。仰观宇宙之大,自感人类之渺小。俯瞰大地之雄,方知乾坤之理也。憧情于山水,流逝于诗文,其不快哉!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观天竺悟道,开启尔等发展之理也。
极目楚天,近看山涧之溪水,奔流到海不息也;远观秦岭之茫茫兮,延绵不断也。生于商山之脚,长于丹水河畔,此乃故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