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 村 旧 物
文章字数:2876
赵 丰
泥 屐
泥屐,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说白了就是“板凳鞋”——一块脚板大小的木头板子,下面钉有四条木腿,将其绑在脚上,行走于泥水之中,如走高跷。
这可不是娱乐的道具,是生活的必需品。
秋天雨季到了,村子街道的稀泥积水到了人的小腿肚,没有现在的高筒雨靴,赤脚又怕受凉,要出门就要穿泥屐。它用坚硬的槐木做成,板面却形似鞋底,在底面前后两处拉槽凿卯,分别揳上片状带榫头的俩腿儿,侧面看去,如汉字的“丌”字,齿下还有玉米粒大小方形的土钉子头,用来防滑。使用泥屐时,脚先穿好鞋,踏在泥屐板儿面上,用一条麻绳将脚和泥屐绑在一起。穿好后,先在屋子里学习走法,如果踩不稳脚一歪,一个趔趄栽倒在地上,会窝了脚脖。
在屋里走稳了,才敢出门踩泥水,那噗叽——噗叽——或者吧嗒——吧嗒——之声都很有趣,但稍不留神,就会一个狗啃屎摔趴在泥巴窝里。
泥屐是有历史的,谢灵运、李白、苏东坡、叶绍翁都穿过。到了后来,就纯粹成为百姓使用的物了。
实用性的泥屐,鞋与木底常是分体的,一般用小拇指粗的麻绳把鞋绑在木屐上。谢灵运穿的木屐,就是可拆分临时组装的,也当属于实用型一类。南宋中期的叶绍翁曾在朝廷做官,后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写下《游园不值》四句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后两句人皆尽知,前两句却少为人知。这里的“屐”,应该就是泥屐,作者应是在雨后天晴,杏花盛开的时候,去一个园林访友,未能进入时的感慨。
小时候,我家也有一双泥屐,后来,虽是有了雨鞋,但一到雨天祖父还是穿泥屐,成为村子里最后一个穿泥屐的老人。祖父不在了,泥屐被父亲收藏在楼上,我小时总是悄悄地上楼翻出积满尘土的它,体验穿它走路的感觉。参加工作后,我忽然突发奇想,再踩一次泥屐。然而,老屋翻修后,那泥屐不知身在何处了。长久不用的东西,母亲嫌占地方,总是瞒着父亲扔掉。
泥屐,与油布伞、蓑衣、油灯等生活物品一起,镌刻着那个时代独有的民生记忆。
木屐踩泥水的声响,穿越过漫漫历史长河,终于消失在昨夜清风中,变成一缕遗响。
油 灯
油灯的历史可能更长。考古资料上说,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成型的灯具出现。
早期的灯,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瓦豆谓之登(镫)”,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虽然形制比较简单,却奠立了中国油灯的基本造型。此后经青铜文化的洗礼,由于铸造技术的提高,油灯和其他器物一样,在造型上得到了重要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青瓷技术的成熟,青瓷灯开始取代了此前的青铜灯。但这种油灯,我只是在电视里见过,大多用于皇宫或者大户人家,而老百姓使用的,则是将豆油或煤油盛在瓷碗或者其他器物里,将麻绳或布条用油浸湿,然后点燃发光。
童年,我和祖母睡在一个土炕上。记忆里最早的油灯,就是祖母炕头的那个豁口的黑瓷碗,半碗煤油,麻绳做的灯捻,晃晃悠悠地闪光。祖母在纺线,背影和纺车被油灯的光照在土墙上。油碗里的捻线一寸寸短了,祖母就再续一根。我睡着了,她还在纺线,醒来了祖母还在摇着纺车。我黑夜的概念,就是祖母、纺车,以及呛鼻的煤油气息。
土屋的墙壁,被煤油燃烧的烟雾熏成黑色。
记忆里,祖母总是在咳嗽。
高中毕业后在村里劳动的那段时间,家里地方小,我在生产队的饲养室睡了几年。土炕的上方挂着一个煤油灯,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把灯芯调进调出、控制灯光的旋钮。夜里,饲养员振明爷要给牲口添草,就卸下玻璃油灯,举着走向放置草料的地方。
秋天,夜里要给苞谷浇水,使用的也是那种玻璃油灯,查看水流是不是跑出了水渠,跑出了苞谷地。
直到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末,我仍然使用过油灯。第一年恢复高考,我去乾县师范读书,到了晚上学校规定的下自习时间,教室的灯就熄了,一些好学的学生就点燃自制的油灯读书写字。在墨水瓶的盖上打一个圆孔,将牙膏皮制成的灯芯模插到圆孔里,用布条做灯芯,里边装着的,依然是煤油。一个油灯下,会围着几个学生的脑袋。
草 帽
行走在炎热夏日的泥土路上,戴顶草帽再合适不过了。
关中人戴的草帽,是用麦秸编织的。编织草帽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做不了,麦稍黄了,小镇上的“忙集”就开张了,农夫到集上购农具,买草帽,一家有几个劳力,就得准备几顶草帽。一顶草帽,从收麦戴到秋收,草帽的颜色由黄变黑,它的使命就结束了,很少有把隔年的旧草帽又戴出来的。好在,草帽的价钱极便宜。
夏日的乡村,宛若草帽的河流。
高中毕业后,高考制度还没有恢复,我就做了四年农民。第一年收麦时,父亲给我的头顶扣了一顶草帽,我卸下来扔了,说扣个那东西在头上像个啥?父亲知道我的心思:不想一辈子做个农夫。他发着脾气说:你还想上天?农民咋了,这天底下农民一层层,还不照样一辈子!
就这样,我极不情愿地第一次戴上了草帽。父亲端详着我说:看看,这下才像个割麦的了。
握着镰跟着父亲下了地,地头一片片金黄的草帽,与等待收割的麦子一个颜色。我四下里观望,没有一个光着头颅的。那时还是生产队,男男女女数十人集中在一片地里,弯腰,草帽晃动,麦子成片地倒下。
那顶草帽,陪着我从夏到秋。夏日的雨说来便来,这草帽霎时便从遮阳转为遮雨,大汗淋漓时我用它扇风,干活歇息时他又成了我屁股下的坐垫。秋日雨多,出门时必须抓一顶草帽扣在头上,拾棉花,掰苞谷棒、拉苞谷秆……风风雨雨的,都绕着它远去。
看电视剧,一顶皇冠显现,便是皇帝驾到;一顶乌纱帽下,无疑是古代官员的脸;佩戴礼帽者,不是文化人便是商人;而一顶顶草帽,便是农夫的形象。
土 炕
北方的乡下,土炕便是人们的窝。
有句乡谚很形象:“一个老牛没脖子,一家老小都驮上。”
把土炕比作老牛,这很贴切。
一座土坯房建起来,首先要建造土炕,我们这儿叫“盘炕”,土坯立起炕柱,用稀泥、麦秸做成的炕坯为盖,外部用泥土封实,然后从炕洞门里塞进柴火,点燃烘干,铺上席子和被子。那时,很少人家有褥子,夏天还好说,冬春季节就要每天用柴火烧炕了,家乡人很少用土炕这个称呼的,一概称之为“烧炕”。
土炕盘好后,下来就是建造锅头,锅头是连着土炕的,做饭时的火焰,也就扑进了炕底下,同时起到了烧炕的作用。
冬天,地里没有多少活,一家人就拥挤在土炕上,饭做好了,炕中间摆个小方桌,一家人围着吃饭。有时邻居来串门,女人们在土炕上纳鞋底,做针线活,老婆老汉们在上边玩纸牌。后来兴起打麻将,方桌上摆牌,男人玩,女人在自家男人身后看,边看边指责丈夫,你打的什么臭牌!
这幸福的土炕!
土炕一般三四年就要拆了换新,那时化肥紧缺,经过烟熏火烤,炕土黑油油的,其中含有钾,属于速效肥,乡下人把它敲碎,给苞谷旱烟作追肥。用它的肥生长出来的苞谷,棒子大颗粒满,旱烟则叶厚味浓。换新炕都是在八月,一则是做追肥的时节,二则此时天热炕干得快。
土炕的历史,少说也有上千年了。如无怨无悔的老牛,驮着北方农人的生活。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土炕在我的家乡都换成了床。土炕毕竟不卫生,烧起来麻烦,电费不贵,在床上铺条电褥子,或者使用热宝宝。有的村子通了天热气,电褥子、热宝宝也都成了历史。
但依然有人在怀念着土炕的日子,暖暖活活的一家人,热热闹闹的邻居们,现在的床啊,一整天都是冷冷清清的啊!这日子,过的是越来越没滋味了啊。
泥 屐
泥屐,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说白了就是“板凳鞋”——一块脚板大小的木头板子,下面钉有四条木腿,将其绑在脚上,行走于泥水之中,如走高跷。
这可不是娱乐的道具,是生活的必需品。
秋天雨季到了,村子街道的稀泥积水到了人的小腿肚,没有现在的高筒雨靴,赤脚又怕受凉,要出门就要穿泥屐。它用坚硬的槐木做成,板面却形似鞋底,在底面前后两处拉槽凿卯,分别揳上片状带榫头的俩腿儿,侧面看去,如汉字的“丌”字,齿下还有玉米粒大小方形的土钉子头,用来防滑。使用泥屐时,脚先穿好鞋,踏在泥屐板儿面上,用一条麻绳将脚和泥屐绑在一起。穿好后,先在屋子里学习走法,如果踩不稳脚一歪,一个趔趄栽倒在地上,会窝了脚脖。
在屋里走稳了,才敢出门踩泥水,那噗叽——噗叽——或者吧嗒——吧嗒——之声都很有趣,但稍不留神,就会一个狗啃屎摔趴在泥巴窝里。
泥屐是有历史的,谢灵运、李白、苏东坡、叶绍翁都穿过。到了后来,就纯粹成为百姓使用的物了。
实用性的泥屐,鞋与木底常是分体的,一般用小拇指粗的麻绳把鞋绑在木屐上。谢灵运穿的木屐,就是可拆分临时组装的,也当属于实用型一类。南宋中期的叶绍翁曾在朝廷做官,后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写下《游园不值》四句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后两句人皆尽知,前两句却少为人知。这里的“屐”,应该就是泥屐,作者应是在雨后天晴,杏花盛开的时候,去一个园林访友,未能进入时的感慨。
小时候,我家也有一双泥屐,后来,虽是有了雨鞋,但一到雨天祖父还是穿泥屐,成为村子里最后一个穿泥屐的老人。祖父不在了,泥屐被父亲收藏在楼上,我小时总是悄悄地上楼翻出积满尘土的它,体验穿它走路的感觉。参加工作后,我忽然突发奇想,再踩一次泥屐。然而,老屋翻修后,那泥屐不知身在何处了。长久不用的东西,母亲嫌占地方,总是瞒着父亲扔掉。
泥屐,与油布伞、蓑衣、油灯等生活物品一起,镌刻着那个时代独有的民生记忆。
木屐踩泥水的声响,穿越过漫漫历史长河,终于消失在昨夜清风中,变成一缕遗响。
油 灯
油灯的历史可能更长。考古资料上说,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成型的灯具出现。
早期的灯,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瓦豆谓之登(镫)”,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虽然形制比较简单,却奠立了中国油灯的基本造型。此后经青铜文化的洗礼,由于铸造技术的提高,油灯和其他器物一样,在造型上得到了重要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青瓷技术的成熟,青瓷灯开始取代了此前的青铜灯。但这种油灯,我只是在电视里见过,大多用于皇宫或者大户人家,而老百姓使用的,则是将豆油或煤油盛在瓷碗或者其他器物里,将麻绳或布条用油浸湿,然后点燃发光。
童年,我和祖母睡在一个土炕上。记忆里最早的油灯,就是祖母炕头的那个豁口的黑瓷碗,半碗煤油,麻绳做的灯捻,晃晃悠悠地闪光。祖母在纺线,背影和纺车被油灯的光照在土墙上。油碗里的捻线一寸寸短了,祖母就再续一根。我睡着了,她还在纺线,醒来了祖母还在摇着纺车。我黑夜的概念,就是祖母、纺车,以及呛鼻的煤油气息。
土屋的墙壁,被煤油燃烧的烟雾熏成黑色。
记忆里,祖母总是在咳嗽。
高中毕业后在村里劳动的那段时间,家里地方小,我在生产队的饲养室睡了几年。土炕的上方挂着一个煤油灯,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把灯芯调进调出、控制灯光的旋钮。夜里,饲养员振明爷要给牲口添草,就卸下玻璃油灯,举着走向放置草料的地方。
秋天,夜里要给苞谷浇水,使用的也是那种玻璃油灯,查看水流是不是跑出了水渠,跑出了苞谷地。
直到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末,我仍然使用过油灯。第一年恢复高考,我去乾县师范读书,到了晚上学校规定的下自习时间,教室的灯就熄了,一些好学的学生就点燃自制的油灯读书写字。在墨水瓶的盖上打一个圆孔,将牙膏皮制成的灯芯模插到圆孔里,用布条做灯芯,里边装着的,依然是煤油。一个油灯下,会围着几个学生的脑袋。
草 帽
行走在炎热夏日的泥土路上,戴顶草帽再合适不过了。
关中人戴的草帽,是用麦秸编织的。编织草帽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做不了,麦稍黄了,小镇上的“忙集”就开张了,农夫到集上购农具,买草帽,一家有几个劳力,就得准备几顶草帽。一顶草帽,从收麦戴到秋收,草帽的颜色由黄变黑,它的使命就结束了,很少有把隔年的旧草帽又戴出来的。好在,草帽的价钱极便宜。
夏日的乡村,宛若草帽的河流。
高中毕业后,高考制度还没有恢复,我就做了四年农民。第一年收麦时,父亲给我的头顶扣了一顶草帽,我卸下来扔了,说扣个那东西在头上像个啥?父亲知道我的心思:不想一辈子做个农夫。他发着脾气说:你还想上天?农民咋了,这天底下农民一层层,还不照样一辈子!
就这样,我极不情愿地第一次戴上了草帽。父亲端详着我说:看看,这下才像个割麦的了。
握着镰跟着父亲下了地,地头一片片金黄的草帽,与等待收割的麦子一个颜色。我四下里观望,没有一个光着头颅的。那时还是生产队,男男女女数十人集中在一片地里,弯腰,草帽晃动,麦子成片地倒下。
那顶草帽,陪着我从夏到秋。夏日的雨说来便来,这草帽霎时便从遮阳转为遮雨,大汗淋漓时我用它扇风,干活歇息时他又成了我屁股下的坐垫。秋日雨多,出门时必须抓一顶草帽扣在头上,拾棉花,掰苞谷棒、拉苞谷秆……风风雨雨的,都绕着它远去。
看电视剧,一顶皇冠显现,便是皇帝驾到;一顶乌纱帽下,无疑是古代官员的脸;佩戴礼帽者,不是文化人便是商人;而一顶顶草帽,便是农夫的形象。
土 炕
北方的乡下,土炕便是人们的窝。
有句乡谚很形象:“一个老牛没脖子,一家老小都驮上。”
把土炕比作老牛,这很贴切。
一座土坯房建起来,首先要建造土炕,我们这儿叫“盘炕”,土坯立起炕柱,用稀泥、麦秸做成的炕坯为盖,外部用泥土封实,然后从炕洞门里塞进柴火,点燃烘干,铺上席子和被子。那时,很少人家有褥子,夏天还好说,冬春季节就要每天用柴火烧炕了,家乡人很少用土炕这个称呼的,一概称之为“烧炕”。
土炕盘好后,下来就是建造锅头,锅头是连着土炕的,做饭时的火焰,也就扑进了炕底下,同时起到了烧炕的作用。
冬天,地里没有多少活,一家人就拥挤在土炕上,饭做好了,炕中间摆个小方桌,一家人围着吃饭。有时邻居来串门,女人们在土炕上纳鞋底,做针线活,老婆老汉们在上边玩纸牌。后来兴起打麻将,方桌上摆牌,男人玩,女人在自家男人身后看,边看边指责丈夫,你打的什么臭牌!
这幸福的土炕!
土炕一般三四年就要拆了换新,那时化肥紧缺,经过烟熏火烤,炕土黑油油的,其中含有钾,属于速效肥,乡下人把它敲碎,给苞谷旱烟作追肥。用它的肥生长出来的苞谷,棒子大颗粒满,旱烟则叶厚味浓。换新炕都是在八月,一则是做追肥的时节,二则此时天热炕干得快。
土炕的历史,少说也有上千年了。如无怨无悔的老牛,驮着北方农人的生活。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土炕在我的家乡都换成了床。土炕毕竟不卫生,烧起来麻烦,电费不贵,在床上铺条电褥子,或者使用热宝宝。有的村子通了天热气,电褥子、热宝宝也都成了历史。
但依然有人在怀念着土炕的日子,暖暖活活的一家人,热热闹闹的邻居们,现在的床啊,一整天都是冷冷清清的啊!这日子,过的是越来越没滋味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