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桑园里走出的小康路
本报记者 李亮
文章字数:1188
   
  阳春三月,大地一片生机勃勃。乘车走进山大沟深的镇安县庙沟镇中坪村,顺着一条“之”字形的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半山腰处,就是张银莲的家。
  3月2日,早上8点多,张银莲和丈夫吴忠发早已在桑园里忙着修剪桑枝。
  “两个儿子都刚买了房,等装修好了,你想住镇安县城的房子,还是西安的房子?”休息间隙,张银莲笑着问丈夫。
  “咱在两个娃儿那都可以住嘛。”吴忠发望着妻子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几年养蚕养猪终于摆脱了苦日子,两个娃也都买房了,他们打心眼里开心。
  张银莲嫁到中坪村时,村里交通闭塞,土路坑坑洼洼,干啥都要肩挑背扛,坐车去一次县城,来回颠簸不说,至少需要近3个小时。她和丈夫都是勤快人,他们不怕吃苦,开始尝试着养蚕,每年养一张蚕,种一亩地的桑树。养蚕规模小,再加上市场不景气,一年下来,赚不了多少钱。但又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将就着白忙活一年又一年。“几年前,大儿子打工时,好不容易找了个对象,结婚没多久就散了,人家姑娘来一看,地方偏房子破家里穷,不愿意跟了。”谈起家里以前的光景,张银莲叹了一口气,“在农村,没有致富路子,这穷日子就像家门口前曲折的盘山路,一眼望不到头。”
  随着脱贫攻坚战在全国打响,一个又一个利好政策来到了中坪村,让张银莲一家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县上出台了支持产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30条措施,村上修了45公里产业路,张银莲家门前的土路也变成了水泥路,自来水接到了厨房,再也不用天天担水了。在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张银莲两口子开始租地栽桑,扩大养蚕量规模。如今,他们家已修建标准化密植桑园15亩、田坎桑10亩,依靠蚕桑家里光景越来越好。
  “不瞒你说,以前半夜起来喂蚕都没劲,现在我们两个抢着喂蚕。”张银莲笑眯眯地说:“政府免费发放桑苗、桑园科管工具、消毒药物,流转桑园给补助,新建养蚕室给补助,还制定了蚕茧保护价,群众只管放心养。这么好的政策,再富不起来都对不起政府。”吴忠发介绍,去年他家春季养蚕15张、夏季养蚕5张、秋季养蚕10张,净收入6万元。在张银莲夫妻俩的影响下,周围不少村民也纷纷开始养蚕。目前,中坪村已累计发放桑苗50万株,科管密植桑园1500亩,年养蚕450张,产值达90万元。
  “大儿子在西安买了房,小儿子也在县城买了房,马上就搬进去了。以前想着我们不要成为孩子们的累赘就行,没想到现在还能给他们帮上忙。”张银莲说,这几年养蚕挣了些钱,两个孩子在城里买房,她也拿出了这几年的存款给两个孩子补贴了一部分。
  在平日科管桑园的同时,张银莲两口子还在桑园梯坎边栽植构树,依靠养蚕剩余的桑叶和构叶养猪,每年收入8万元左右,再加上养蚕的收入,一年能挣14万多元。看到养蚕扶持政策这么好,张银莲还和丈夫计划承包村上800平方米的养蚕工厂,真正实现标准化、工厂化养蚕。
  中午时分,忙碌了半天的张银莲两口子也收拾工具准备回家。暖阳下,桑树正孕育抽芽。回望修剪后的成片桑园,他们坚信,这片充满希望的桑园,定会给他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