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清嘉庆年间的商州迎春旧俗
刘 毅
文章字数:3832
    清代迎春仪式(资料图片)


  年节无事,继续整理校注清嘉庆年间商州知州陈祁《商於吟稿》,读到几首与迎春旧俗有关的诗作,从中可略窥200多年前州城士民欢庆佳节的情景,颇有意趣,特录于此,以飨诸君。
  嘉庆五年(1800)正月初,立春前夕,陈祁作《迎春》诗:
  东郭飏青旗,鞭牛习旧仪。
  酒先春熟早,梅为闰开迟。
  农动儿童报,年丰父老熙。
  寇尘风扫荡,犹记笠渔诗。
  迎春是我国古代祭礼之一。《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古时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公服率绅耆吏役,鼓乐出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后汉书·祭祀志·迎春》载:“立春之日,皆青幡帻,迎春于东郭外。”诗中的“东郭”在今商州城区东关一带。
  14年后的嘉庆十九年(1814)冬,商州东店子王巷人王时叙“旅食京师,言归未能。回忆故乡风土,得绝句一百四首……命之曰《商州山歌》。”《商州山歌·其八》诗曰:“东郊先日闹繁华,彩仗青旛夹道斜。一夜微风吹细雨,迎春开遍小黄花。”对立春前一日一夜微风细雨、漫山遍野迎春花盛开、通往东关春场的道路两旁彩饰的仪仗及青旗猎猎作响、州城士民夹道迎春的热闹场景进行了生动地描绘。
  据载,迎春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为什么要在东郊迎春呢?因为“斗柄东指,天下皆春”,且迎春时所祭祀的句(读gōu)芒(即勾芒),相传为古代主管树木的官,称木神,也是主管农事的官,又称芒神,同时也是司春之神。传说他居住在东方,所以就将祭祀的活动定在了东方。后来,这种活动逐渐影响到民间,使之成为世代沿袭的迎春活动。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演变为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
  打春即鞭牛,犹鞭春,谓打春牛以示迎春。唐代诗人元稹《生春·其七》诗有:“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据乾隆《续商州志·典礼·迎春》载:“立春前一日,迎春于东郊。立春日鞭春、送春牛。”
  关于商州“鞭牛”旧俗,州城名宿李克昌老先生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撰文以述。
  立春这天,有“打春”的活动。立春前一日,把由府衙有关差役置办的“春牛”(扎糊的模型)及装扮的“芒童”(牧童),以五营四哨的乐队仪仗,通过大街送往“春场”(专为打春用的地方,在城东一里许的北坡下),谓之“迎春”。
  立春当日,有关人等均前往春场参加打春仪式,临近“交节”(节气交替)时分,由州牧(当时商县置州)持以红绿布条做的鞭子打“牛”,即谓“打春”。其时,围观群众甚多,藉此仪式以劝农耕,宣示春耕生产的开始。民间则传为立春时节耕牛将有大难,所以,养牛人家在立春之日必须给耕牛吃饱、喝足、经管好,以防不测。实则是过了“立春”,将开始春耕,喂好耕牛,以迎接春耕大忙。
  “打春”这一活动,于农村动员春耕颇有意义,但却从民国初年就慢慢没有人举办了。
  “酒”即春酒,一般指冬酿春熟之酒,供新年、迎春及立春家宴时饮用。明代殷奎《立春日与瞿允同县宰饮酒》:“故人昨日故乡来,春日今朝春酒开。”吃春酒在清代是相当普遍的习俗。康熙年间,商州知州王廷伊编纂的《续修商志·典礼志·节序》载:“立春前一日,有司官属东郊序坐,簪花行酒,扮演春戏。民间鼓吹,贺新春。立春日,鞭春,送春牛,饮春酒,茹春饼。”
  梅花于早春时盛开,繁花似锦,暗香四溢。宋代卫宗武在《和咏梅其一》一诗中赞它:“独占东风第一筹,孤芳不与众芳侔。”而清嘉庆五年(1800)有闰四月,故“梅为闰开迟”。
  立春时节,天气转暖,阳气生发,农事始动。《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王命布农事。”卫宗武《山行》即有:“花事已阑农事动,村村雨足一犁耕。”春动农事,至今犹然。现今,耕牛渐稀,但乡民们不误农事,于正月中播种洋芋、清除麦田杂草……为了丰收的年成,开始辛勤地劳作。
  诗中的“笠渔”指王笠渔,时任商州吏目,作者在诗下原注“王笠渔少府去岁《立春》诗有‘春风荡寇尘’之句”。嘉庆初年,白莲教起义风起云涌,义军长期活动于四川、湖北、河南、陕西边境地带,清廷屡次派兵遣将追剿,前后历时九载。商州地连楚豫,境内烽烟不绝,故谓“寇尘”。
  立春当日,陈祁又作《春帖子词》,并注“庚申正月十一日,立春。”庚申即清嘉庆五年(1800)。
  其一
  东阁报梅开,春从天上回。
  鞭牛占岁稔,稌黍看成堆。
  春帖子也称春端帖子、春端帖、春帖。宋制,翰林书春词,以立春日剪贴于宫中门帐,谓之春端帖子。文字以工丽为尚,体近宫词,多用绝句;大都粉饰太平,或寓规谏之意。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立春》载:“(立春日)学士院撰进春帖子。”清代沈初《西清笔记·纪典故》载:“每岁立春日前,进春帖子词。”
  “东阁报梅开,春从天上回。”意思是说,早春时节,州城处处梅花盛开,岁序更替,春意从天而降,大地生机盎然。“东阁报梅”用“东阁官梅”典故。南朝梁何逊《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清人江昉刻本《何水部集》于此诗下注云:“(何)逊为建安王(萧伟)水曹,王刺扬州,逊廨舍有梅花一株,日吟咏其下,赋诗云云,后居洛思之,再请其任,抵扬州,花方盛开,逊对花彷徨,终日不能去。”何逊对梅花的一片痴情,是其寂寞苦闷时的寄托所致。唐代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据此有“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之咏,后以“东阁官梅”为赏梅赋诗或咏梅之典。“东阁”源于杜甫之诗,故址在今四川简阳市东,也称东亭。“东阁梅”本指杜甫东阁、蜀州东阁之梅,宋元后却演变为扬州东阁、何逊东阁之梅。元代萨都剌《送佥事王君实之淮东》诗有:“使君腊月扬州去,东阁梅开雪压枝。”
  “岁稔”谓年成丰熟,稔指谷物成熟。唐代白居易《泛渭赋序》:“上乐时和岁稔,万物得其宜。”《后汉书·法雄传》:“在郡数岁,岁常丰稔。”“稌黍”指稻谷等粮食,稌即稻,《诗经·周颂·丰年》:“丰年多黍
  多稌。”传:“稌,稻也。”
  其二
  祭罢句芒社鼓喧,传柑节近正开轩。
  迟春十日非无意,留取辛盘待上元。
  “句芒”即“勾芒”,在古代非常重要,迎春时祭祀句芒的风俗,从周朝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句芒是木神(春神),木盛于春,故春时祭之。《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暤,其神句芒。”传说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唐代阎朝隐《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句芒人面乘两龙,道是春神卫九重。”后来句芒的形象演变成了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也称芒童,现在在年画中时有见到。“社鼓”为旧时祭神时所打的鼓乐。古时,常于社日祭祀社神,分春、秋两社。春社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为立秋后第五个戊日,适当春分、秋分前后。南宋陆游《春社》诗有:“太平气象吾能说,尽在冬冬社鼓中。”明代方
  太古《社日出游》诗说:“村村社鼓隔溪闻,赛祀归
  来客半醺。水缓山舒逢日暖,花明柳暗貌春分。”
  “传柑节”即农历正月十五。北宋时上元夜于宫中宴近臣,贵戚宫人以黄柑互相馈送,谓之传柑。“柑”谐音“官”,用来祝福加官晋爵。北宋苏轼《戏答王都尉传柑》:“侍史传柑玉座傍,人间草木尽天浆。”明代程嘉燧《潞安元夕》诗有“佳节太平难际遇,传柑灯宴说京华”之句。
  “迟春”指立春(节气)较晚。由《其一》可知,清嘉庆五年(1800)正月十一日立春,故曰“迟春十日”。北宋张耒《寺西闲步》:“闰月迟春候,轻阴弄晚晴。”
  “辛盘”,旧时元旦(农历正月初一)迎春,用葱、韭、蒜、薤等辛菜作食品,谓之辛盘,取迎新之意。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引晋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正元日五薰炼形,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南宋吴文英《解语花·檐花旧滴》:“还斗辛盘葱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十五夜称“元夜”“元宵”。
  其三
  银旛彩胜影飘摇,日暖欣看玉烛调。
  料得东风能解冻,妖氛如雪一齐消。
  “银旛”也作“银幡”,指用银箔制作的幡胜。南宋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旛”同“幡”,指冠上的巾饰。“彩胜”,唐宋时立春日,用有色绢、纸等剪成的小旛或其他饰物,叫作彩胜,也叫幡胜、旛胜,插于头发上或系于花枝,表示迎春,并互相馈赠,后来成为装点节令的一般饰物。唐代张继《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遥知双彩胜,并在一金钗。”北宋苏轼《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萧索东风两鬓华,年年幡胜剪宫花。”
  “玉烛调”即“调玉烛”,谓四季气候调和,四时之气和畅,形容太平盛世。唐代杜甫《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大历二年调玉烛,玄元皇帝圣云孙。”仇兆鳌注:“玉烛云孙,喜太平有象。”玉烛指四时调和之气,言人君德美如玉,可致四时和气之祥。战国尸佼《尸子·仁意》:“四时和,正光照,此之谓玉烛。”《尔雅·释天》:“四气和谓之玉烛。”
  “东风”即春风。《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妖氛”在此意似“寇尘”,均指白莲教起义之事。作者在欢庆立春之余,仍不忘政事,期盼着白莲教起义能如白雪一般,在和煦的春风下,慢慢消散。
  时光悠悠,岁月流转。时至今日,迎春、鞭牛等习俗已经不再延续,但商州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可鉴,勤劳淳朴善良的商州民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不变,追古思今,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