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孟 郊 与 商 州
刘 毅
文章字数:5852

 杨一清
 

 明万历凌濛初本《孟东野诗集》“商州客舍”书影
明弘治杨一清商州刊本《孟东野诗集》强晟序文书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道尽了天下慈母心,千百年来拨动了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生动地表达了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庭情结,至今被人们广为传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诗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孟郊(公元751—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幼而丧父,老而失子,一生怀才不遇,两试进士不第,46岁才中进士,遂作《登科后》一诗,其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千古名句。50岁时任溧阳(今江苏溧阳市)县尉,由于不能施展抱负,遂放迹林泉,徘徊赋诗,以致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郑余庆再度招其任兴元军参谋,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于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是中唐时期比较有名望的“苦吟”诗人之一,其诗多写自己的生活感受、世态炎凉及民间苦难。他的诗句不蹈袭陈言,多白描手法而自所开创,不用典故,不雕章绘句,诗语出自肺腑,平易而不素淡,自然而不藻饰,但诗的内容却由于生活的困顿而冥思苦吟,务求奇险。他的诗一扫大历时代平庸靡弱的诗路,而与韩愈同开奇崛险怪的诗风,时人有“韩孟诗派”之说。孟郊在诗中喜用“苦”“寒”“饥”“贫”“老骨”“老恨”等词,颇多苦语,因其与同时代的“诗奴”贾岛都以推敲、苦吟著称,故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有“郊寒岛瘦”之说。一个“寒”字形象而又生动地体现出了孟郊在诗歌创作及人生之路上的坎坷经历。
  唐代都城在长安,商州与之近在咫尺,又是长安去往东南一带的商於道上的重镇,故而文人墨客或求取功名,或调迁途经,多于此驻留,孟郊也不例外。
  史载,孟郊曾行次商州。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孟郊“再应试长安”,“再下第,遂出长安作楚湘之游”,“有《自商行谒复州卢使君虔》诗”,“行次于商,因有斯作”(华忱之《唐孟郊年谱》)。原来,唐贞元九年,43岁的孟郊第二次在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不中,原拟东归,后离开长安出游湖楚,访卢虔于复州(治所在今湖北天门),行经商州时作《自商行谒复州卢使君虔》一诗。其诗“商岭莓苔滑,石坂上下频,江汉沙泥洁,永日(一作‘水白’)光景新”句对行经商州时山路青苔多滑及上下石坡等情形进行了描写,鲜活生动。
  唐贞元九年孟郊再下第后,至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第三次应试长安之间的一个冬天,孟郊客居商州,夜宿旅店,作《商州客舍》一诗:
  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
  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
  日短觉易老,夜长知至寒。
  泪流潇湘弦,调苦屈宋弹。
  识声今所易,识意古所难。
  声意今讵辨,高明鉴其端。
  全诗抒写他在屡试不第后,于冬日途经商州投宿旅店,适逢风雪,触景生情所产生的游子思乡、怀才不遇以及半生无成的多重感慨。
  其实,除以上两首诗外,在700余年之后的明代弘治年间,商州与孟郊还另有一则书事,在孟氏诗作的流传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却长期不为人知,颇值得发掘探究。
  “名诗一首抒尽人间母子情,巨篇五百咏遍天下平民心”,浙江德清孟郊祠的这副对联准确地概括了孟郊的诗。“名诗一首”即指《游子吟》,“巨篇五百”是说孟诗传世500余首。孟诗以短篇五言古诗居多,今传有《孟东野诗集》10卷。《孟东野诗集》现存刊本有北宋刊本、宋蜀刻残本、明初抄本、明弘治杨一清刊本、明万历凌濛初刊朱墨套印本及明嘉靖秦禾刊本等。其中,明弘治杨一清刊本即刻印于商州。
  孟诗在宋初即有刻本,但大多混乱残缺,各家自异,卷数不一,未有定本,直至常山(今河北石家庄一带,三国蜀名将赵云即称“常山赵子龙”)宋敏求(北宋著名史地学家、藏书家,所著《长安志》(20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都志)搜集散佚,采用以类相从的方式编订10卷,名《孟东野诗集》,并附宋敏求序,云“今总括散佚,摘去重复,若体制不类者,得五百一十一篇,厘别乐府、感兴、咏怀、游适、居处、行役、纪赠、怀寄、酬答、送别、咏物、杂题、哀伤、联句十四种,又以赞、书二系于后,合十卷。”至此,孟诗始有较完整的本子,该本也成为后世孟诗之祖本。孟诗在后世流传的版本主要基于宋敏求本,但宋氏刻本又多为后人另行刊刻。根据刊刻时间的不同,流传至今的孟诗主要有三个体系:其一为北宋宋敏求小字本及蜀刻本体系,其二为南宋国材成德刊本体系,其三为南宋临安陈氏刊刻的“书棚本”体系。
  明弘治杨一清刊本《孟东野诗集》即属“书棚本”体系。所谓“书棚本”,是指南宋时在临安钱塘(今浙江杭州)一带,有书商陈起在睦亲坊开书肆芸居楼,睦亲坊附近御河上有棚桥,故附近街巷都以棚名,睦亲坊就在棚北大街,因此陈氏刻书多有木记,题“临安府棚北大街陈宅书籍铺印行”或“临安府棚北大街睦亲坊南陈宅刊本”等,“书棚本”之名由此而来。“书棚本”一般刻印精细,历来为藏家所珍,递藏有序,钤印累累。《唐女郎鱼玄机诗集》就是著名的“书棚本”之一,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央视《国宝档案》栏目专门对其进行过介绍。
  关于明弘治杨一清刊本《孟东野诗集》,近代著名藏书家莫伯骥在其著名目录学著述《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中说:“此本前有目录,后有宋敏求题,行字与宋刻同,惟无‘临安府棚前’一行,可证其为翻雕棚本矣。序中有‘提学杨按察邃安先生(即杨一清)以全集不多见,出所抄本,属商州梓行之,维时同知于君睿奉命惟谨,阅两月工完’等语。”
  明弘治杨一清刊本《孟东野诗集》(10卷)共4册,书框高17.5厘米,宽12.5厘米,开本半叶10行,每行18个字,双栏,注文小字双行,版心黑口,双黑鱼尾。卷首有《孟东野诗序》一篇,其文曰:
  孟东野以诗鸣于中唐之间,极为昌黎韩子所称重。至如联句诸作,与韩公角奇争隽,不肯相下,可谓雄矣!先辈且有‘东野润色退之’之说,虽未必然,要其所成就终非翱、湜所可班。顾其辞意伤于晦涩,无盛唐大家雄浑蕴藉之风,亦器量使之然哉。
  提学杨按察邃庵先生以‘全集不多见’出所抄本,属商州梓行之。维时同知于君睿奉命惟谨,阅两月工完。先生欲晟识其后,呜呼!末学小子于名家述作何敢妄赘一言?然先生嘉惠后学与同知君勤事奉公之美,不可以不白也,于是乎书。
  弘治己未春正月望日,后学汝南强晟识。
  序文大意是,孟郊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韩愈非常称许看重他。他的联句诗文辞新奇俊美,堪与韩愈相抗,不遑多让,可以称雄。前人(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吕本中《童蒙训》曰“山谷云:‘退之安能润色东野,若东野润色退之,即有此理也。’”山谷指北宋黄庭坚)曾有“东野润色退之(指孟郊的诗比韩愈的诗更出彩)”的说法,虽然不一定很准确,但孟郊的成就终究不是李翱、皇甫湜(二人均为唐代文学家,都曾经师从韩愈,学习古文,倡导古文运动。南宋文坛领袖刘克庄《故襄师陈端明挽诗·其二》有“韩门翱湜在,行状与铭诗”句)所能相提并论的,但是孟诗的文辞过于晦涩难懂,缺乏盛唐时期大文学家雄健浑厚、含蓄委婉的风范,这也是他的度量(南宋吴曾在《能改斋漫录·沿袭》中也说:“孟东野:‘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吴处厚以渠器量褊窄,言乃尔。”)导致的。
  负责陕西教育行政事务的官员杨一清先生(文人学者的通称)认为“(孟郊)全集不多见”,所以把他私藏的《孟东野诗集》抄本拿出来,在陕西下属的商州刻版印行。时任商州副知州于睿积极配合,严格按照杨先生的要求落实此事,两个月后书刻印好了,杨先生让我在书后题跋。呜呼!我这样才疏学浅的后辈怎么敢在名家的著作上随便写什么呢?然而,杨先生(倡刻孟诗)给予后辈学人的恩惠及副知州于睿君尽力公事(刊刻孟诗)的善举,不能不说明,于是我就写了这些话。
  序文中提到的“提学杨按察邃庵先生”指时任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杨一清。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三南居士,谥文襄。祖籍云南安宁,生于广东化州,寓居湖南巴陵,定居江苏镇江。其7岁能文,以神童荐入翰林。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举人,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山西按察佥事、陕西提学副使、太常寺少卿、南京太常寺卿、左副都御使督理陕西马政、陕西巡抚兼理马政、总制三边(甘肃、延绥、宁夏)军务、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武英殿大学士,直至内阁首辅,官居一品。著有《石淙诗稿》(19卷)等传世,《明史》有其传。
  杨一清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为官50余年,位极人臣。其担任山西、陕西提学,识拔了李梦阳、康海、马理等著名文学家和理学家;督理陕西马政,恢复茶马之制,三次总制三边,修筑长城,整顿边防,保障了西北边境的安全;借张永之手诛除了权倾一时的大宦官刘瑾,对明代社稷有匡正之功,又入朝担任户部、吏部尚书,两次入阁,位至首辅,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明代第一才子杨慎誉之为“四朝元老,三边总戎;出将入相,文德武功”。《明史》本传称“其才一时无两,或比之姚崇云”。由云龙《杨文襄公年谱书后》云:“吾滇杨文襄公,文章事业,为明代第一。”
  杨一清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39岁始,先后四入陕西,在边陇苦寒之地度过了10余年。刊刻孟诗一事就发生在第一次入陕时期。明代焦竑《熙朝名臣实录》载“(杨一清)丁忧,服阕补陕西提学副使,自弘治四年至十一年,凡八年”。这期间,他曾来过商州,朱诚泳《咏雪倡和诗序》载:“弘治癸丑之岁暮,雪且作,佥以先生(杨一清)必惮出,乃毅然冒雪抵三原,以至于商洛,不四旬而历州邑者凡十数,得诗三十又六篇,皆其较艺之隙之所成。”康熙《续修商志》载有其《文公祠》(杨一清《石淙诗稿》题作“秦岭谒韩文公庙”,文公祠在今商州区牧护关镇)一诗及《修韩昌黎祠碑》(韩昌黎祠即文公祠)文。《文公祠》诗曰:“骨肉相逢兴不孤,朔风吹雪满头颅。一封正气青天在,八代衰文赤手扶。犹有篇章传道路,岂应香火托浮屠?庙门下马瞻依地,却愧经行是坦途。”
  于睿,山东莱阳(今莱阳市)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贡士,弘治年间曾任商州同知(即副知州,清代谓“州同”)。关于于睿,今存最早的商州旧志康熙《续修商志·官师志》载“商州同知(成化年始)……于睿:山东莱阳人。”杨一清《修韩昌黎祠碑》文中有“同知于睿则躬亲其地而董役者也”句,而今存最早的莱阳旧志康熙《莱阳县志·贡举志》仅记“贡士(成化)……于睿:丁亥贡,授商州同知。”
  强晟(公元1452—1514年?),字景明,河南汝南(今汝南县)人。明万历《汝南志·选举志》载其为成化丙午科(公元1486年)举人,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强晟春闱下第后,决意放弃科第,参加谒选,获任真宁(今甘肃庆阳属地)教谕,后受聘校艺湖藩,继入秦府(指明代藩王秦简王朱诚泳的王府)伴读,任左长史等,诗名颇著。著有《汝南诗话》(一卷)传世,内容多记作者父执及其友人诗语轶事、汝南乡俗趣事,以及任职秦府时于陕西之见闻。通过强晟的《汝南诗话》,我们可以了解明弘治年间,也就是文学复古运动兴起前夕陕西地方文学的状况。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图书馆今存《汝南诗话》明正德刊本(孤本),该本卷首有原新四军秘书长、中纪委副书记、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李一氓附记两则,其一曰“弘治本《孟东野诗集》有强晟叙”。
  强晟少年时就随父亲强宏(进士,曾任陕西按察副使)宦寓关中,对于陕西颇为熟悉。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春,时任真宁教谕的强晟应陕西提学副使杨一清之邀至西安贡院参加“五经会讲”,在会讲期间,雅好宾客的旧识秦简王朱诚泳再次召见强晟,礼聘他为王府伴读,后历任王府纪善、右史、左史,位至三品。朱诚泳知人善任,改变了强晟的人生轨迹,使其得以从陋邑真宁进入西安文化圈子。而强晟也知恩图报,在朱诚泳逝后校刻其诗为《小鸣集》(10卷),并编撰了《秦简王遗行录》,使朱诚泳英名善行著于丹青。
  明弘治年间,明孝宗朱佑樘励精图治,使成化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出现了短暂而辉煌的“治世”,明朝再度中兴盛世,后世史家谓之“弘治中兴”。这一时期,在长安诗坛上形成了以朱诚泳为中心的秦藩文学圈子与以杨一清为代表的藩臬文人群体,他们酬唱密切,藩府与藩臬文人会聚为长安文会,书写着从闲适到雅健、从馆阁到朔漠的斑斓光谱。同处一个唱和群体,杨、强二人过从甚密,有着非同寻常的诗文情谊。
  强晟虽是寓居西安的外乡人,但20年来,他比很多本地人更熟稔陕西官场的沉浮,也经历着陕西文坛的变迁。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六月,秦简王朱诚泳薨。同年十二月,政绩卓著的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杨一清调任太常寺少卿。
  由强晟为《孟东野诗集》所作序文可大致推断,弘治十一年十月前后,即将调任离陕的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杨一清认为《孟东野诗集》世所稀有,故而拿出自己私藏的抄本,让商州副知州于睿进行刻印,随后又让与他交厚且颇负文名的强晟题识,于是就有了商州刊本《孟东野诗集》。
  宋版书世所稀有,明清时期即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文人墨客热衷于搜罗收藏宋版书,藏家得之也多秘不示人,以致市面上宋版孟诗稀缺,而明弘治以前也无其他刊本,故而杨一清刊本《孟东野诗集》的出现填补了空缺,得以广泛散播。同时,也得益于杨一清在明代文坛及政坛上的巨大影响力,使得这一刊本流传甚广,也为历代藏书名家所重。迨至今时,这一刊本为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及台湾“国家图书馆”等所藏。其中,国家图书馆藏本有清代著名藏书家周锡瓒校跋、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跋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古籍收藏家周叔弢校;上海图书馆藏本即杭州叶氏藏本,该本有晚清藏书家吴慈培跋及原国民政府教育总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近代著名藏书家傅增湘跋;南京图书馆藏本有晚清著名藏书家丁丙跋。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嘉靖写本也收有强晟所作序文,可见其传播之远。
  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商务印书馆将《孟东野诗集》纳入《四部丛刊》(共502种,3100余册,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我国新出的规模最大的丛书),以杭州叶氏藏明弘治杨一清刊本为底本影印出版发行。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商务印书馆又以其为底本,列入国学基本丛书整理出版发行。1959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第一代研究者、四川大学现代文学学科重要奠基人华忱之教授以其为底本,整理校订《孟东野诗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商州古代地僻人稀,经济、文化并不发达,明清两朝中进士者不过寥寥数十人,刊刻书籍见之甚少。在偶然的机缘下刊刻《孟东野诗集》,并得以广泛流散,为名家所重,传至今日,庋藏诸馆,且以之为底本影印或校注,为孟诗的流传作出了重要贡献,殊为不易,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