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巩固成果守底线 有效衔接促振兴
——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纪实
文章字数:4263

 洛南县古城镇草店村
  
商南沁园村茶园采茶场景
  

恩典服饰社区工厂吸纳贫困户就业

镇安县云盖寺古镇花园小区5000户移民搬迁点

  冀新鹏
  脱贫攻坚交答卷,乡村振兴再出发。
  201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攻坚克难,交出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圆满答卷”。
  截至2020年底,全市实现了7县区全部摘帽、7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7.2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八个一批”政策精准落实,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25.34%降至0,区域性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商洛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了小康社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步之年。一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及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克服灾情、
  疫情影响,聚焦“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坚持把防返贫致贫作为头等大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创新推行“五强化五确保”工作机制,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接续奋斗 强化领导夯责任
  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要论述,专题召开会议、出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措施》,全面安排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完成市县扶贫机构重组挂牌,实现机构职能有序衔接、平稳过渡。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第一组长、组长的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8个有效衔接工作组,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分别担任组长,坚持“半月一调度、每月一推进、每季一部署”,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实行各级领导联系包抓责任制,市级四套班子主要领导联系指导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3名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包联7个县区,31名厅级领导联系指导31个脱贫村,98名县区县级领导包联98个镇办,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层层夯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对标过渡期“1+32”衔接政策,制定出台市级行业部门政策文件48个,形成了有效衔接的政策保障体系。
  创新机制 巩固成果促衔接
  市上及时研究出台《建立五强化五确保工作机制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意见》,率先在山阳县建成乡村振兴大数据中心,运用大数据平台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在山阳县召开市、县、镇、村5000多名干部参加的现场会,实地观摩、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全面推行。向1248个村(社区)派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实现了有巩固脱贫成果任务的村(社区)帮扶力量全覆盖。全面推行网格化、信息化动态监测,选定2.63万名网格员,实行“人盯人”动态监测,建立“一卡两清单”和“一簿两台账”,全市共落实55880名干部联系帮扶8285户重点监测户、1.06万户潜在风险户和17.08万户脱贫户,3350户重点监测户已消除风险。“五强化五确保”工作机制得到省乡村振兴局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并得到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点赞。全面开展边巩固脱
  贫攻坚成果,边建设秦岭山水乡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两边一补齐”两年行动,打造山清水秀村美“净美商洛”。清理生活垃圾9.43万吨,拆除废旧厕所1654个,道路硬化594条663.2公里,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做实“两业” 增加收入带民富
  全市先后投放财政扶持资金12.5亿元,发展食用菌3.8亿袋、茶园2.1万亩、中药材27.2万亩、畜禽2326.3万头(只),商洛香菇入选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商洛核桃、商洛香菇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柞水木耳”等7个农产品跻身“十四运会”官方特许商品,累计71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居全国地市级榜首。柞水木耳荣获“首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榜”,跻身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深入推进消费帮扶,认定帮扶产品1776个,建设专柜397台、专馆57个、专区71个,全市线上线下共实现帮扶产品销售额12.48亿元,带动脱贫人口6.84万人。积极克服灾情疫情影响,扩大劳务输出,发挥社区工厂、就业帮扶车间和公益岗位作用,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26.83万人。2021年全市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4.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
  落实政策 聚焦民生兜底线
  我市继续坚持控辍保学“十项制度”,严格落实“七长责任制”、月报制,为581名重度残疾学生全部实施送教上门,精准资助脱贫家庭和监测对象学生5.8万名,发放资金4100多万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一人失学辍学。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组建1019个签约服务团队,完成17.12万户脱贫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健康帮扶工作。及时将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全市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69242户163668人、发放资金6.57亿元,保障农村特困供养人员17894人、发放资金1.59亿元,临时救助84173人次、发放资金0.9亿元。
  突出后扶 提升管理优服务
  市上加快推进大型集中安置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累计建设补短板项目39个,成立易地搬迁安置社区13个,建成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67个,设置服务岗位781个,实行集中办公、民事代办,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办事难问题。成立物业管理公司,优先聘用搬迁群众担任保洁员、安保员、管理员、防疫员,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环境卫生明显改善。高度重视搬迁群众产业就业,通过加大技能培训、有组织劳务输出、开发公益岗位、配建社区工厂等方式,多措并举推动搬迁群众务工就业,累计建成安置点产业园区、社区工厂、就业帮扶车间262个,实现了4.46万户易地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创新推行“拓展五个渠道、创建五小社区、聚焦五项重点”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三五”机制,得到省长赵一德批示肯定,并被国家发改委在全国推广。
  规范程序 严管资金重绩效
  市上聚焦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超前谋划项目,严格申报程序,全市共入库项目5010个,其中产业项目2030个,基础设施项目2980个。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严格执行资金使用负面清单和比例要求,合理安排资金,精准使用资金,全市共投入财政衔接资金18.43亿元,实施项目1841个,完成支出17.92亿元。严格执行公告公示制度,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对2013-2020年已建成项目进行全面确权,建立管护台账,完善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确保扶贫资产持续发挥效益。全市共确权项目资产规模268.13亿元。全面推行农村基础设施“353”管护机制,得到副省长蒿慧杰批示肯定,被《中国乡村振兴》杂志刊发报道。
  众志成城 加快重建防返贫
  面对洪涝灾害侵袭,我市组织基层干部逐村逐户核查灾情,科学评估灾情对巩固脱贫成果的影响,对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开展综合研判,简化纳入程序,及时纳入、及时帮扶,全市因灾纳入重点监测对象1483户4836人。及时出台我市《防止因灾因疫返贫致贫二十条政策措施》《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六条措施》,积极向省乡村振兴局争取衔接资金1.35亿元,强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因灾造成C级危房1879户已全面完成修缮加固,D级危房1300户已建成或保障到位1003户,饮水受影响10.75万户已全部恢复供水,生活用电中断3.74万户已全部恢复供电,道路损毁576公里已全部完成抢通,造成生活困难群众2.4万人已发放民政临时救助794.4万元,受灾县区均没有出现规模性返贫致贫风险。
  统筹协调 动员各方聚合力
  我市持续深化苏陕协作,全面加强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以及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技等方面交流,开展宁商交流互访138批次1090人次,争取协作资金6.46亿元,实施协作项目99个,招引南京来商投资企业25家,与南京共建产业园区18个、帮扶车间63个,吸纳农村劳动力4337名,带动2.5万脱贫人口增收。积极配合中央单位开展定点帮扶,直接投入资金2982万元,引进资金322.79万元,实施项目40个,采购帮销农副产品2196.68万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帮扶,直接投入资金1.35亿元,引进资金2亿元,实施项目1296个。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动员398家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投入资金2.7亿元,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新的活力。
  严督实导 直面问题抓整改
  在全市健全常态化督导暗访机制,坚持综合督导、专项核查、定期明查和随机暗访相结合,先后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回头看专项行动、市级领导赴县区明察暗访等活动,排查存在问题,堵塞风险漏洞。联合市委组织部、市纪委监委、市委(市政府)督查办,每月对全市巩固脱贫成果工作开展联合暗访督导,及时将发现问题通报交办、跟踪督办。对标对表后评估要求,以到村“六查”入户“六问”为抓手,聚焦家庭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核心指标,组织3万多名干部,集中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层落实周活动,实行“一日一调度、一日一报告、一日一反馈、一日一通报”制度,走访群众63.84万户,排查整改问题3544个。集中组织开展2018年以来各级各类各渠道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对整改到位的,查看成效、完善资料;对整改不彻底的,举一反三、健全机制;对正在整改的,强化举措、挂牌督办,目前全市8批次66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党建领航 转变作风上水平
  全市上下牢牢牵住党建领航这个“牛鼻子”,纵深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大力实施“归雁计划”,建立镇、村党组织与外出创业、经商人员定期联系制度,健全完善鼓励机制,动员外出创业经商人员返乡担任村干部,推动“人才回归、创业回乡、资金回流”,确保实现“引回一人、振兴一村”目标。扎实开展“提士气强担当建机制促发展”作风建设,倡导“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断强化正风肃纪,创新推行“十个一”晨读制度,进一步促使乡村振兴干部增长才干、转变作风、推动落实。全面推行一周一学习、一月一授课、一季一轮训“三个一”培训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央、省、市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关政策、强农富农政策等“应知应会”内容纳入培训体系,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采取“线上+线下”的灵活多样的方式,分层级组织对党政领导、行业部门、帮扶力量、村组干部等各级各类干部开展乡村振兴业务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873场次,培训干部4.18万人次,全面提升了各级干部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巩固成果、接续奋斗,有效衔接、勇开新局。秦岭腹地,商山巍巍,丹水汤汤,处处响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号角,全市干部群众一道为“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写下了生动的注脚,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