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美丽乡村百景新
本报记者 李小龙 王江波
文章字数:1726

  5月19日,当初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探出头,洛南县麻坪镇孤山村也随之鲜活了起来。
  一栋栋农家小院在道路两旁排列得整齐有序,花草树木触目皆是,早起的村民相聚在一起拉着家常,偶尔一两声犬吠,惊起河岸边正在熟睡的鸭群。
  这座幸福美丽的山水乡村,在秦岭脚下慢慢苏醒。
  “以前院子堆放很多杂物,从外面看又脏又乱,院子和路面也没有硬化,遇到下雨天,真的很糟心,现在政府给我们整修了院落,别提有多高兴了。”村民雷彩铃在门前小菜园一边劳作,一边高兴地说。
  政策好,人努力,乡村美景才能在麻坪大地上徐徐展开。
  “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村民也开始自发打扫自家门前的卫生,每天起来看到美丽的环境,心情也不由得舒坦了。”看着村子一天比一天好,村民张平笑得合不拢嘴。
  发展产业是最大的民生。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亲们挣钱的门路越来越广,腰包也越来越鼓。
  在村民李亚萍的樱桃采摘园里,几名游客正穿梭在浓密成荫的樱桃树下,一边品尝新鲜樱桃,一边体验采摘乐趣,甚是惬意。
  “我在这承包了10亩樱桃园,每到樱桃成熟的季节,游客就特别多。不仅在家门口挣了钱,也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我感到非常开心,希望游客朋友们经常来孤山游玩。”忙着接待新一波游客的李亚萍匆匆说道。
  在距离樱桃采摘园不远处的广场上,孤山村村民们正热热闹闹地赶着樱桃集。
  “孤山樱桃的品牌已经打出去了,现在我们都是在广场销售。村里环境好,樱桃品质好,很多人都是慕名过来购买。”村民马秦山笑嘻嘻地说。
  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既是一项惠民生、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发展工程。 
  随着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孤山村守住了“乡愁”、焕发了“新生”。如今,孤山村已经从贫困落后,一跃成为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旅游名村。
  道路宽敞平坦,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葱郁步道串联起家家户户,蓝天白云之下,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间与绿树、鲜花相互映衬,家家户户群众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夏日里的云蒙山村,一幅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画卷呈现在人们眼前。
  村民王东林是村里的保洁员。每天早上,王东林都会和其他几名保洁员一起清扫村里的巷道。看着眼前干净整洁、景色宜人的新家园,王东林自豪地说:“村里现在这么美,大家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良好的人居环境,离不开有效的治理。云蒙山村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从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等方面入手,着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一大早,村民龚艳就走出家门,将打包好的生活垃圾放进门口的垃圾桶里。不一会儿,清运车驶进村子,挨家挨户收运垃圾。“村里保洁员准时打扫,垃圾车定时清运,生活垃圾处理得非常及时。”龚艳说。
  在这里,“环境美”携手“生活美”一起来敲门,村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幸福生活如蜜甜。”村民时常感慨。
  走进云蒙山村木耳基地,朵朵木耳竞相绽放。村民早早来到基地,忙着采摘木耳。“自从村上建了木耳基地后,既能照顾家里,又能过来务工,每天都能有近百元的收入……”木耳基地里人声鼎沸。
  望着眼前这片木耳基地,云蒙山村党支部书记汪春堂也是笑逐颜开:“我们村结合‘两边一补齐’‘两拆一提升’工作,在加快环境整治的同时,流转土地40亩,发展地栽木耳20万袋,着力破解集体、群众双增收难题,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秦岭山水乡村。”
  目前,木耳基地带动180多名群众家门口就业,实现了群众增收35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的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辖区实际,突出‘乡土气息、田园景观’两大特色,全力打造‘锦绣云蒙、秀丽孤山、活力三兴’三大秦岭山水乡村品牌。同时,着重对东麻坪河、西麻坪河和刘麻路沿线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全面提升麻坪全域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水平。”麻坪镇党委书记习海荣满怀信心地说。
  据洛南县农业农村局执法大队副队长袁野介绍,洛南县在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中,始终围绕“六治、六清、六无”工作要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百村示范、万户行动有机结合,将工作重心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农户室内室外、村庄周边等方面拓展。在全县16个镇办100个行政村开展改厕、垃圾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美化提升等工作,引导群众养成良好习惯,自觉主动参与到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中来,切实让文明生活新风植入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