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变困难为动力
本报通讯员 杨远彦 郑学义
文章字数:1211
  他是一位贫困家庭的孩子,也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学习上,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练习,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并主动帮同学讲解疑难问题;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他积极参加,努力取得优异成绩。
  他总是说:“努力后的滋味是甜的。只有用知识充实自己,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面对家庭的不幸,他身处逆境仍坚韧不屈。他就是2022年度商洛市“新时代好少年”——镇安县回龙初级中学九(1)班学生陈凯。
  陈凯2006年12月出生在镇安县回龙镇回龙村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靠打零工挣钱养家,母亲自幼患小儿麻痹症,自理能力受限。从8岁开始,陈凯除了认真学习外,还承担起照顾妈妈的责任。小小年纪的他,假期带母亲到镇安县医院做康复治疗,周末跟随父亲下地干活,薅草、播种、施肥,都是他经常干的。
  今年3月,父亲在回龙镇干活时不慎被重物砸伤左腿,当陈凯深夜赶到事发地点时,父亲已经倒在血泊里,左腿血肉模糊,大量鲜血不断涌出,因失血过多变得神志不清。在周围人的帮助下,他急忙找车把父亲送到了镇安县医院,医生检查后,诊断为左下肢开放性骨折伴随血管神经断裂,不排除截肢的可能,建议立刻转往西安。经过8天的住院治疗和植皮手术、小腿由三根钢针插入以此固定伤口后,父亲出院回家。为了避免二次感染,陈凯每天用药为父亲的伤口消毒,并按时给父亲腿部肌肉按摩防止肌肉萎缩。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自此,陈凯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为父亲按摩换药,帮母亲照顾3岁的弟弟,做好早饭,把家里一切安排妥当才去学校。尽管生活的重担花费了大部分的精力,但他的学业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将爱与责任扛在肩上,用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乐观自强。
  为了照顾父母和弟弟,陈凯每天放学后早早回家,给他们做饭。他心里清楚,自己是家中的小小男子汉,他要尽其所能减轻家庭负担。
  当别的孩子还在甜美的睡梦中时,他已早早起床帮助母亲干农活了;当别的孩子享受零食时,他想办法省钱给父亲买药;当别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娇时,他选择坚强勇敢面对生活,刻苦励志学习……
  家境的贫寒并没有消磨掉陈凯学习的劲头,为实现自己挣钱带母亲治好小儿麻痹的梦想,他每天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背诵古诗、用树叶粘贴植物标本、对着镜子练习英语口语发音、反复练习数学习题……
  在学校里,陈凯很少在课间玩耍,因为他知道,只有在学校把作业完成,回家才能帮母亲干活。在地里干活时,母亲不忍他这么辛苦,总是要他回家休息,却被他拒绝。在不下地干活的时候,陈凯还会打扫家里的卫生,简陋的小屋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有时作业较多,他会把作业带回家里做,但同样不会耽误帮家里干活。
  通过刻苦努力,陈凯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他多次获得县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今年5月被评为2022年度商洛市“新时代好少年”。
  家庭变故使陈凯早早地扛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相信一切会好起来的……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把所有的困难当作动力,考上县中,努力改变我家里贫困的生活。”陈凯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