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有效投资持续发力 康养之都建设提速
——2022年我市投资运行浅析
文章字数:2818
    2022年全国、全省及商洛市固定资产投资对比

    2022年商洛市三次产业投资占比

  本报通讯员 益晓云 陈晓艳
  去年,我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围绕“一都四区”总目标,坚持“以项目论英雄”,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有效投资持续发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用高品质强内涵,全力打造中国生态康养之都。
  投资结构优化
  2022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位居全省第一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9、10.9个百分点,全年维持高位运行。
  从主要领域投资看,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2022年,我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7.4%,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房地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9.2%。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跃居第一,占比达到40.7%。
  从投资规模看,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截至2022年底,我市有在建亿元及以上项目438个,同比增加73个,占全部施工项目个数的32%,完成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1%,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2%,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投资看,占比呈现“两提一降”。2022年,三次产业均呈增长态势,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8.4%、1.7%、28.7%;从投资占比看,一、二、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9.8%、30.5%、59.7%,其中一、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0.7和4.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占比呈现“两提一降”。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快速增长。2022年,我市国有投资快速增长,同比增长42.2%,高于民间投资38.8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8.2%,占比比上年同期回升6.9个百分点。
  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占主导。2022年,我市施工项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23.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90.7%;设备工器具投资同比下降10.7%,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9%;其他费用投资同比下降7.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4%。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快,占比高。
  优品质强内涵
  我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一都四区”战略定位,全力打造生态康养之都。2022年,全市聚力优品质强内涵,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文旅康养迎来新一轮建设热潮,秦岭山水乡村建设速度加快,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态康养之都建设提速。
  城市品质再提升,基建投资跑出加速度。2022年,我市充分利用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手段争取资金,基础设施投资跑出加速度,同比增长47.4%,高于固定资产投资28.7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业投资同比增长73.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47.9%。四大门户区提升和南大门改造全面完成,州城路、民主路“白改黑”全线贯通,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文旅康养迎热潮,文化颐养成投资热点。2022年,我市以柞水云山湖森林康养度假区、“秦岭·江山”国际度假区、龙山公园、洛南仓颉文化产业园等为代表的旅游、休闲产业项目火热开建,带动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44%。市交投医养结合、丹凤县金山养老公寓、商南县后湾老年活动基地等重大健康养老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带动卫生投资同比增长103%。生态、文化、康养、旅游深度融合,加速了商洛宜居宜游的康养名城建设。
  特色农业助振兴,美丽乡村更宜居。2022年,市委、市政府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宜居美丽乡村。截至12月底,全市有农业在建项目12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41个,同比增长48.8%;以商洛园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千亩特色农业种植基地、镇安县兰花特色产业园建设、镇安红豆杉氧吧小镇开发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业项目,以蔡川镇留仙坪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镇安桂花能源罗家营乡村振兴旅游区建设等为代表的宜居乡村项目,带动全市农业投资同比增长28.5%,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5个百分点。特色农业建设步伐加快,助推了乡村振兴,加快了山水田园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营商环境趋优化,投资先行指标持续向好。我市成立稳投资专班,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通过组织项目集中开工等多项措施加快新项目落地开工。2022年,新开工项目944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59个,同比增长20.3%,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3%,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达到61.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3.6个百分点。
  存在短板弱项
  2022年,我市投资运行总体平稳,但也存在工业投资结构不优,投资主体信心不足,房地产投资低迷等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工业投资结构不优。2022年,工业投资持续低迷,同比增长1.5%,远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 30.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5.3%。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不足,限制了企业技术开发,增加了企业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有效投资转化不足,2022年工业竣工项目323个,而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只有33个,工业投资项目不能有效转化为规上工业企业,优质工业项目少,投资效益不高。
  民间投资信心不足。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民营企业经营困难,民间投资信心不足。2022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4%,回落43.9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1%,回落7.7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占比最大的制造业投资出现负增长。市场主体不敢投、不愿投、不能投现象值得关注。
  房地产投资降幅较大。2022年,受重大项目建设周期影响,商州区的江南世纪城、古文化商业街项目、香菊药业集团地产有限公司的盛世华宸项目已竣工;商州区的公园天下、丹江園住宅小区项目已接近尾声,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降幅较大,同比下降19.2%。受疫情、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影响,开发商投资意愿不强,投资后劲不足。
  抓项目扩投资
  当前,我市投资规模、结构、效益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抓项目扩投资,准确把握投资方向,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狠抓高质量项目,力促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的工业投资项目是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动能转换的关键。应进一步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在太阳能光伏、抽水蓄能电站集群、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等领域加大投资。继续推进矿业“五化”转型,围绕“3+N”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促进结构转型升级;加快项目投产达效,推动工业投资项目有效转化为规上工业企业,并尽快形成产能效益。
  稳定房地产投资,提振住房消费信心。应继续坚持“房子只住不炒”方针,因城因地精准施策,稳房价、稳预期,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同步激活新房和二手房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合理需求平稳释放,配合“生态康养之都”建设,提升住房品质,发展宜养宜居的康养地产和高端地产,提振住房消费,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应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科技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新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今年以来,我市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筑牢经济发展底盘决心坚定,西康、西十两条高铁,丹宁、洛卢两条高速同时进入建设高潮,“康养之都”品牌效应持续发力,工业倍增计划鼓舞人心,房地产行业终将迎来春天,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有望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我市将踏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