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家 搅 团
文章字数:3141
位于西安市建国路的秦家搅团小吃店
热腾腾的搅团出锅了
3月16日下午,天空飘着蒙蒙细雨。记者来到西安市建国路,在这条老街道上慕名寻找藏匿其中的商洛美食——秦家搅团。
建国路沿街有许多遗留下来的平房,特别是靠近建国门附近,低矮的房子连成一排,店铺林立,秦家搅团是最南头的一家。别看店面不太起眼,它在这里已经开了近30年。
记者探店
秦家搅团门店不大,但门头上淡黄色的“秦家搅团”4个大字很是醒目,边上的“柞水风味”4个红色小字,告诉顾客这家搅团店大概是柞水人开的。
透过推拉玻璃门,可以看到操作台上一锅酸菜汤正冒热汽,旁边擦得光亮的不锈钢架子上摆放着大碗的油泼辣子、炒好的韭菜、腌好的酸菜等。店主人余锡兰就站在这里,招呼来往的顾客。她接过丈夫盛好的搅团,动作熟练地依次加入韭菜、酸菜,舀上两勺搅团的“灵魂调味品”酸菜汤,再加上一小勺油辣子,金黄的搅团、翠绿的韭菜、火红的辣椒这些鲜艳的色泽,加上咸香酸爽的联想,让人不由得垂涎欲滴。余锡兰说:“酸菜和搅团是绝配。调味时,酸菜汤把搅团围在其中,因此人们又把搅团叫作‘水围城’。”
记者进店的时候,余锡兰的丈夫秦志宏正把两大包搅团放到停在门口的电动车上,急着去送货。因为下雨,也不是饭点儿,来吃饭的人并不多,但自记者进店,顾客你来我往,没有间断过。其中有20来岁的年轻人、40多岁的中年人,但以老年人居多。
店铺后面的小院里,四五个大瓮和塑料大桶靠墙摆放着,里面都是余锡兰的“宝贝”——她精心腌制的酸菜。据她说,这几年因各种原因,生意没有前些年好,但也是四五瓮酸菜来回倒换。每周买一次芹菜,一次要买300多斤。
正在吃浆水面的小伙告诉记者,他是甘肃人,在附近上班,隔三差五过来吃饭,就喜欢吃这家的酸菜,汤酸度适中,菜香脆可口。
说话间,40多岁的顾客王先生也和记者聊起来:“我是关中人,住在附近,经常在这儿吃饭。她家的搅团软糯、劲道,浆水做得好,而且店主有良心,多年来一碗足量,价格还没涨。在这儿的公园逛的人,都爱到这里吃上一碗搅团或者浆水鱼鱼。”
就在这时,一位女士进了店,热络地和余锡兰打着招呼,要了一碗浆水鱼鱼。原来这位女士以前在东大街上班,经常和同事到这来吃搅团。她笑着说:“疫情三年,出门少。今天在这儿附近学习,我专门绕城墙一周,过来吃一碗鱼鱼。”
住在建国路上的孙女士也是一名老顾客,从她滔滔不绝地讲述中,记者得知,30年前余锡兰是推着竹编车子卖搅团的,从那时起,她就成了余锡兰的顾客。孙女士说:“来吃搅团的都是回头客,几天不吃就想了,总要过来坐坐。将近30年了,味道没有变过,现在一大碗6块钱,价格也不高。”从她的讲述中,记者知道了余锡兰从推着孩子卖搅团到如今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在西安城里有车有房,期间经历的许多艰辛。
摆地摊卖搅团
余锡兰今年56岁了,脸上没有多少皱纹,并且还有一些光泽和红润,就是说话的时候,一双眼睛让人感觉总是眯着。
余锡兰说话嗓音洪亮,普通话中夹杂着陕南口音。她告诉记者,她是柞水县红岩寺镇正沟村人,1992年,20来岁的她来西安打工,认识了在省四建三公司工作的丈夫、河南人秦志宏,他当时就住在建国门附近。有了孩子之后,余锡兰总想着要干点啥。“咱不能总是伸手向人要钱花吧,而且也想让孩子过上好日子。”她笑着说。在她的话语中,记者感受到了熟悉的商洛女人身上那股朴实的倔劲。
这时候,余锡兰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余锡兰的邻居、一个来自泾阳的老太太对她说:“锡兰,你卖搅团呀,那个利润高。”但对那时的余锡兰来说,她也就是见过家里大人做搅团,自己从来没做过。老太太说:“那你可以问你妈妈呀。”
于是,余锡兰就先腌了酸菜。“酸菜、咸菜在我们那里是必不可少的家常菜,做起来很顺手。”余锡兰说。接下来,她的第一锅搅团出锅了,还漏了鱼鱼。她举起食指,笑着对记者说:“那时候不会做嘛,漏的鱼鱼比这指头还粗咧。”令她没想到的是,“我把两桶搅团刚推出村口,就被一个单位全要了。”说到这,余锡兰的脸上笑出了花,可见当时的她多么高兴。
这一次开门红,给了余锡兰莫大的信心,生意算是做起来了。客人来吃搅团,余锡兰总是竖起耳朵,仔细听他们说的话。人家说哪里不好、哪里不行,她就立刻改进。
因为拆迁,余锡兰一家搬到辛家庙附近的村子住了一段时间。回到建国路后,她租下了现在店铺所在的平房,每天照样推着小推车,在建国门城门洞子卖搅团。大儿子上了幼儿园,她又把小儿子放在三轮车上,带着卖搅团。
余锡兰一边同孙女士给记者讲述着过往,一边招呼客人,不知不觉第一锅搅团卖完了,她开始做第二锅。
操作台旁边的高筒锅里,金黄色的搅团在一个电动搅拌杆的带动下咕嘟咕嘟冒着热汽。这个固定在锅上方的电动搅拌杆,是20世纪90年代自动机器还不盛行的时候,余锡兰经人点拨,让丈夫专门找人设计制作的,这个“半自动机器”省了她的许多力气。在机器搅拌下,金黄色的搅团变得丝绸般细腻顺滑,余锡兰用勺子轻轻搅动,掌握着稀稠和火候,一边念起了顺口溜:“搅团做得好,就要工序到、火工到,稀稠掌握好。古话说过,有巧没巧,七十二搅,你搅好熬到,它就自然好;你不偷工减料,它就自然好。”最后,她用勺子舀起来,搅团在勺和锅之间垂落成一条丝带,连绵不断,就算是做好了。而过去,余锡兰一天做两三锅搅团,全靠擀面杖搅,做过搅团的人都知道,那可是很费力气的活。
搅团店开了近30年
当时,建国路上一个食堂老板经常从余锡兰这儿拿搅团卖,跟她说:“你把这门打开嘛,开个店。”在余锡兰的心里,这个老板是她的第二个“贵人”。
但是,余锡兰有许多顾虑,担心开了门店就有各种费用,开销大,加上孩子小,她总想着:“挣得起赔不起,丈夫和自己干的也不是一行,还要照顾两个孩子……”
“人家就给我壮胆,费用能有多大?只要能卖。大概是1995年,我开了搅团店,就是办了个营业执照,其实也没啥费用。”余锡兰说。
余锡兰把推车放进屋里,顾客也就跟了进来。一开始,店铺就是如今的操作台那么大个空间,大概3平方米,靠墙摆放一张长条桌子,门外放一张茶几,生意特别好,一到饭点儿,里外都是人。
那时候没有网络,但吃过搅团的人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过来吃搅团。建国路上的岐山面店老板第一个拿余锡兰的搅团、鱼鱼在自己店里卖,接着高新、曲江等地的饭店也来批发余锡兰的搅团,一些单位、酒店也在她这儿订员工餐。余锡兰雇了一个打杂的,她和弟弟两个人打搅团,丈夫负责送外卖,每天送出搅团和鱼鱼四五百斤,和店里零售的差不多持平。
“我们经常忙到夜里12点都不能休息,一直有顾客,还要送员工餐。自从干了这个之后,我凌晨两点之前就没有睡过觉。”余锡兰说,“弟弟他们早上四五点就起床了,因为头一天订的货,6点多一开门,人家就来拿。”酒店、单位订的员工餐,她都安排错开时间,你周一他周三,因为挤在同一天,搅团做不出来。
慢慢地,余锡兰把店面后面、左边的小间房子连同右边的院子都租了下来,发展成了50多平方米、有4张桌子的规模。这是余锡兰的骄傲,但也慢慢成了她的心病,她也想像别人一样,把店开大,甚至开连锁店。
可以说,秦家搅团是余锡兰一手经营起来的。一开始,丈夫有自己的工作,可能也看不上这点小买卖,里里外外就靠余锡兰自己。孩子在学校有什么事情,老师一叫,她总是说就来就来,结果半天也到不了。她的目标就是能把两个儿子养大成人,这是她努力的动力,但也成了店铺发展壮大的制约因素。她说:“我总想着,自己有两个儿子要抚养,赔不起,不敢盲目扩大,并且就自己一双手,也干不过来。”
现在,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看着别人的店都开大了,余锡兰想往大发展的想法也由一点火星变成了一团火,在心中越烧越旺。她说:“我就想在西安市区四个方向各找一家铺面,不用很大,但要做得精致,这就是我现在的目标。”她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继承她的生意,和她一起把秦家搅团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