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雨中棣花
贺绪林
文章字数:1783
  近日,跟随陕西省残障人作家代表团去商洛采风。去商洛采风,棣花古镇不能不去,那可是贾平凹先生的故里啊!
  商洛市残联理事长房立学先生全程陪同。交谈中深感房理事长知识渊博、文学素养深厚,文学无用之大用的特点在他身上彰显无余,譬如对我们此行采风活动安排得周到细致,非常人性化,且事必躬亲,无微不至,言行中处处流露出对残障群体的关爱,这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出自内心深处的情怀。
  我代表大家向房理事长提出去棣花的要求,希望能满足。他笑呵呵地说:“我们早有安排,明天就去。”
  “天气预报说明天有中雨,不知能不能成行。”我很是担心。
  他笑道:“我组织过不少活动,还从没下过雨。”
  翌日早起,却下起了雨,且是中雨,但未能阻止我们去棣花的行程。我还是担心路不好走,我们这一群好几位都坐着轮椅。房理事长说,棣花景区都有无障碍通行道,不用担心。
  车到棣花,雨势未减,但房理事长早已安排好,甫一下车,就有一群年轻的志愿者上前来帮扶我们。果然如房理事长所说,虽说道路曲折蜿蜒,但都有无障碍通行道,且有丹凤县残联理事长王立新先生亲自带路,畅通无阻。
  来到宋金街,扑面而来的不仅是风雨带来的薄凉,更多的是尘封已久的秦、楚、宋、金文化,让人们充分体味到历史与文化、生态与自然、民风与民俗、秦风与楚韵水乳相融、相映生辉的古镇风情。
  几年前,我来过一次,对棣花古镇有一些了解。据史料记载,金国侵略南宋,兵至棣花古镇时,遇到南宋将士奋力抵抗,久战不分胜负,只好谈判议和,双方以棣花街中轴为界,这便是后来的宋金街。宋金街的街道东边是平砖铺就,西边则是立砖铺成,东是南宋,西是金国,泾渭分明,一目了然。
  穿过宋金街,王立新先生带着我们来到贾平凹文学馆,没料到文学馆正在施工改造,不得而入。房理事长说可以到贾家老宅看看。于是,一行人穿过小巷来到贾家老宅。
  贾家老宅是个四合院,有上房,厢房,厨房等屋。这些并不是平凹先生原生态房屋,而是在老宅地基上新修的,但保持着商洛普通农家院落风格。“丑石”还在,但不见了那棵梨树。遗憾还是有的。
  别离贾家老宅,来到二郎庙。
  踏进二郎庙院子,呈现在眼前的是两种建筑风格的庙宇,中间以一根石柱为界,西边是二郎庙,东边是关帝庙。二郎庙修建于金大安三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陕西省现存的唯一一座金代建筑。由于金代历史短暂,遗存下来的文物古迹很少,它也是全国仅存的三座金代庙宇之一,堪称金代建筑艺术的活化石。
  导游介绍:“二郎庙原来供奉的是‘二郎神’李二郎,他是秦朝李冰的次子,因为治水有功而传颂于后世。到了明、清时期,受《封神演义》《西游记》《劈山救母》等作品影响,改李二郎为杨二郎杨戬。二郎庙是砖木结构的,庙顶为歇山转角式,顶部有五脊四坡,用五彩琉璃瓦覆面,廊檐斗拱呈矛头形,代表了金人好战的性格。而位于东边的关帝庙,建于清乾隆十八年,是仿二郎庙造型而建的,兼有唐代的建筑风格。与二郎庙所不同的是,其正脊所雕刻的二龙戏珠,用翠绿色琉璃瓦覆顶,拱斗呈象鼻子形或马蹄形,工艺显得比较精细,体现了唐代的建筑风格。在两庙中间立的这一根石柱,就是当年金、宋两国的界碑。右侧为南宋国,左侧为大金国。”
  我凝望着界碑,界碑无声,默默地诉说着千年前的风云故事……
  随后去清风街。这条街原是棣花古街,是商於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伟岸的牌楼屹立路口,上嵌贾平凹亲书“清风街”三个大字。古道从街中穿过,街的东头就是知名的棣花驿。历史上这儿曾是水旱码头,车水马龙,十分的繁华。贾平凹先生的《秦腔》就是以这儿为创作原型的,而清风街也正因《秦腔》而出名。
  此时此刻,风雨中的清风街冷冷清清,少了喧嚣,多了几分幽静。徜徉在街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过了清风街,只见二龙桥横卧在荷塘碧浪之上,恬然安详。此处原有两泉——庵泉和寺泉。两股泉水像两条长龙,流经一桥,故称“二龙拱一桥”,为古代政商车马必经之路。站在二龙桥上,天水淅淅沥沥,虽已初夏,但没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意,却更有“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韵味。放眼看去,整个小镇笼罩在烟雨中;往远看,雨涤万山秀,满目尽苍翠;再眺望,雨烟在山腰缠绕,山在虚无缥缈中。回望清风街,麻石铺道,店铺林立;环目四顾,木桥栈廊,曲径接岸;楼台亭阁,草棚苫顶;流水潺潺,雨打清荷;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好美的一轴油画!
  雨天本是留客天,可还得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告别古镇时,大雨如注,风雨中的棣花愈发显得青翠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