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党员干部要警惕饭局里的陷阱
文章字数:1453
  编辑同志:
  “局”字,本为下棋的术语,富含博弈,引用到人们生活的饭桌上,自然饭就没那么容易吃了。“饭局”的醉翁之意不在“饭”而在“局”,不少盛宴的背后是精心设的局。
  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著名的饭局:《鸿门宴》,是项羽谋杀刘邦的饭局;《煮酒论英雄》,是曹操试探刘备的饭局;《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解除将领兵权的饭局;《火烧庆功楼》,是朱元璋诛灭功臣的饭局。往事越千年,或实或虚,流传下来,皆警醒世人,有人设宴相请,你要小心“饭”中有“局”!特别是党员干部更要当心“饭局”里有陷阱。
  现如今,有些干部头脑仍不清醒,沉迷于奢侈享乐的饭局里,因为再不敢用公款大吃大喝了,几天不吃请心就发痒,千方百计找老板、拉下属、凑人头组局解馋。有的干部在饭局的长期浸泡中培养出了所谓的品位。据报道,查处的重庆市渝北区委原常委吴某某总结出“红酒开胃、白酒佐餐、洋酒助兴、啤酒解醉”的“酒道”。“我很羡慕老板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在一起吃喝玩乐心情愉悦,觉得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原经信委副主任王某的忏悔。失衡的心态往往使这些人逐步从浅尝辄止演变为躬身入“局”。有的干部面对饭局,开始还“一口回绝”,后来就“半推半就”,最终“满口答应”,以“老熟人请客不能不给面子、老关系相邀不能伤了感情”为借口自欺欺人。还有的干部背后盘算着“是否安全”,只要听说饭局不是公款买单、地点又隐蔽,就放心大胆吃喝。
  饭局被不少干部视作交际场,热衷于组织、参与同学会、老乡会、战友会,借着吃吃喝喝建成“关系网”。“涉黑涉恶组织成员的一些人,只因参加了我在场的一个饭局,便号称和我关系很好。”江西省庐山市委原副书记周某就因参加饭局,被涉黑组织搭上了关系。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原局长叶某某组织了一个吃喝圈,圈内是长期和他私交甚密的管理服务对象,“在我那酒肉朋友圈,有人叫我‘老大’,听起来觉得顺耳,爽!”云南省文山市原副市长杨某某有一个名为“逍遥”的微信群,每天都有攀附他的人排着长队请他吃饭喝酒。这些在饭局上结成“小圈子”的人,臭味相投,不讲党性、不讲原则、不讲道德,你贪我占,各行其奸,纵容包庇,沆瀣一气,污染了一地的政治生态环境。
  作为老板为拉项目、搞贷款,信奉“筷子一提,可以可以;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借饭局开道,酒杯搭梯,攀结权贵,搭上“天线”。又据报载,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原党委书记索某某,身居重要岗位数年,饭局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多。一些商人闻讯而来,投其所好,找关系、进饭局、说好话、送重礼、谈“商机”。索某某在饭局上干起了“帮人办事、收取好处”的生意。也有的干部主动组织饭局宴请老板,为的是在酒酣耳热之际暗示老板“带一带子女”“照顾下家人生意”。更有一些地方干部借换届选举之机,通过宴请党员、人大代表、群众,搞拉票、串联、助选等非组织活动。
  饭局乱象丛生,危害甚大。要堵住饭局,必须管住吃请的人,约束请吃的人,盯住危险的人(比如手中有权及管钱管物的干部),严打组“局”的人。近年来,为遏制饭局,中纪委出台了相关规定,提醒党员干部这些饭局去不得:不准参加公务宴请,不准接受企业安排的吃请,不准到企业搞变相吃喝,不准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吃请,不准接受可能影响公务执行的吃请,不准用公款宴请私客,不准参加大操大办的婚丧喜庆宴席,不准参加各类带有敛财性质的宴席。凡查到违反规定参加饭局的人就让其“出局”。这是各级党委、政府查处饭局乱象的尚方宝剑,再和群众监督等相结合,多管齐下,遏制饭局,当可见效。
  读者 辛恒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