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红色资源 打造美丽乡村
文章字数:3463
会师广场
依河而建的设施大棚
改造后的老街
感受老街里的老物件
古色古香的村庄
留仙坪红色教育基地
初夏的丹凤县蔡川镇留仙坪村,四野苍翠,流水潺潺,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近年来,这个环境宜人的小村庄抢抓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机遇,整合辖区红色历史遗迹、农业生产要素、闲置公共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实现空间形态、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的系统性重塑和综合集成创新,成为商洛山中的一片红色沃土、一座古色村庄、一颗绿色明珠。
深挖红色历史 还原红色印记
走进古色古香的留仙坪老街,沿着青石板路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黄泥墙、瓦屋顶、木板门的传统民居。街道边,大炮、卡车、战壕等革命战争中常见的东西接踵而至,让人感受到先辈们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房屋外墙上,“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总结加强党的领导经验”“中原突围部队和陕南游击队胜利会师”等主题彩绘图,昭示着这里曾经的峥嵘岁月;房屋大门边,“擀面皮”“浆水鱼鱼”“水煎包子”等各色不一的小吃,让人一瞬间就闻到了地方美食的味道……
位于丹凤县城西北23公里处的留仙坪村是块红色沃土,这里有着太多的革命故事。中原突围时期,中共商洛工委领导下的第一支敌后游击武装陕南游击队于1946年在丹凤县蔡川镇留仙坪村诞生,同年8月2日,李先念率领的中原军区北路突围部队与巩德芳率领的陕南游击队在留仙坪胜利会师。中原战役爆发后,李先念率部队以商洛地区为中心区域,在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等广大地区坚持游击战争,不仅使党的军队力量得以保存,而且牵制了国民党的大量兵力,由此,以商洛为中心区域创建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人民解放军全面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丹凤县对辖区红色历史进行深度挖掘,积极申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2020年11月,留仙坪村被中组部确定为2021年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
经过深入调研和规划设计,留仙坪村围绕建成美丽村庄和红色村庄,编制了《留仙坪村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留仙坪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方案》,明确要建成“全市一流全省前列的红色教育基地、全市一流全省有影响力的干部培训基地、国家4A级景区”的目标,充分挖掘村中生态、文化的资源禀赋,将红色历史、红色教育、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留仙坪村对村庄滨河部分实施堤路结合红色步道2.8公里,新修桥梁1座,修建停车场1个、游客服务中心1个,完备村庄道路、水系布局、配套设施。同时,村上统一风貌,在红色宜游区实施民居改造106户,铺设石板路400米,形成带有浓郁乡土风情的红色古街风貌,串珠式建成以“一广场、一古街、一旧址、一故居、一基地”为核心,沿老君河、204省道分布4公里的红色美丽村庄。留仙坪村还统一管理,在全村建成公厕5座(其中标准化旅游公厕1座)、污水处理站1座,铺设污水管网1.5千米,安装路灯90盏、垃圾分类收集亭17个,配备垃圾清运车、洒水车等装备5台(套),安置8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公共服务设施,划分责任区负责公共区域常态化保洁。
从过去街道年久失修、老房子多处倒塌、群众居住很不安全,到如今屋里屋外整修一新,既保留了农家房屋特点,又干净、通风、舒适,留仙坪村的整体风貌发生了蝶变。
“我们留仙坪村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按照红色美丽村庄设计和乡村振兴规划,高标准实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结合本地传统民居特点,实施民居改造,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留仙坪村党支部书记马继军说道。
整合一二三产 实现融合发展
6月26日,在留仙坪村的一处设施大棚内,村民孙卫东和往常一样忙碌着。他常年在此务工,干着除草、疏果、浇水等工作。同一时间,在村中石磨坊杂粮基地,村民刘会珍正和几名务工群众一起,在干净整洁的厂房里有序包装产品。
美丽村庄撬动美丽经济,带动村民参与旅游就业、创业,促进村民劳务性收入水平提高,让农民在家门口有景看、有活干、有钱赚。像他们一样,留仙坪村的群众如今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我在这里一个月能挣几千块钱,基本上全年都有事情干。跟我一样,最多时一天就有几十个人在这里务工。”孙卫东一边忙碌一边说道。
近年来,留仙坪村围绕“党旗红、生态优、产业强、农民富、乡风好”的总要求,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红仁核桃550亩、油菜油葵320亩、杂粮基地300亩,发展连翘、金银花等中药材850亩,建设采摘大棚,种植大樱桃、冬枣600株及各类蔬菜。同时,开办农特产品加工作坊,注册商标2个,布展“山珍铺子”2家,开通了直播带货和电商服务,杂粮面、核桃油、调味品等特色产品走俏市场。2022年以来,留仙坪村订单销售160万元,带动农户80多人。
留仙坪年平均气温13.8℃,夏季平均气温22℃,森林覆盖率89.8%,清澈的老君河滋润着一河两岸,生态优美,气候适宜,堪称“天然氧吧”。以此为基础,留仙坪村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完成水毁河堤修复300米,实施河道水生态修复2公里,修建拦水坝4座,栽植芦苇2万多株,修建鱼塘一座,修复农田灌溉设施1.3公里,打造水景观4处。同时,村上对红色教育基地院内和村庄路边、河边、产业基地周边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对1棵千年古槐进行生长环境综合治理,新改造厕所150个。留仙坪村还大力推进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修建小竹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游园38处,沿路荒坡栽植连翘1万株,推动荒坡绿化和群众增收有机结合。
“我们村新建产业路5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集体经济转型成立公司,整合一二三产,建起17座采摘大棚,开办农特产品加工作坊,建设休闲农业体验园,通过本地务工、土地流转、发展业态等,人均收入由6000多元增长到11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5万元增加到50多万元,群众收入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马继军说道。
拓宽发展思路 打造红色乡村
6月26日,丹凤县在留仙坪村举行了全县中小学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研学旅行活动启动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此次为期三天的研学旅行活动,丹凤县共有35所学校的10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在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全面了解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历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刻体会革命先辈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知重负重、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这种磨炼意志、强健体魄的研学活动,已在留仙坪村举办了多次。
近年来,留仙坪村对可开发利用的国有、集体、农户“三类资产”进行调查摸底,盘活撤并搬迁后闲置的留仙坪中学、小学、乡政府、供销社的楼房场院和村集体闲置厂房、闲置农房,进行改造装修,建成了红色教育基地、陕南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中原北路突围部队与陕南游击队会师广场、研学宿舍、研学餐厅等,赋予经营功能,加速推进了资源变资产、农房变商房。同时,村上引导扶持在外人员回乡发展农家乐3家、民宿2家,可同时接待200人食宿、培训,并在红色教育基地旁修建1处蔡川镇留仙坪红色文化体验园,在红色古街开办研学体验馆3个,随着培训、研学、旅游的发展,大棚、农田、村庄变成了劳动教育、休闲体验的场所。
“村上的环境不断好起来,游客可以直接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我们也能过一把当老板的瘾,哈哈哈……”石建朝一脸兴奋地说道。
留仙坪村还围绕红色旅游、党员培训、学生研学,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和业态转型,精心培育吃、住、游、养、学、训“六类业态”,开发观光游览线路,由村上成立留仙坪乡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企业合作运营教育培训基地,发展学生研学旅行。如今,整个红色美丽村庄年可接待旅游、培训、研学10万多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村庄规划设计,深化424产业培育工程,围绕干部培训、户外研学、红色旅游、休闲康养等,不断优化运营,把留仙坪建设成为蟒岭山区老君河畔的古色村庄、红色沃土。”马继军说道。
红色是留仙坪最亮的品牌,古色是留仙坪最深的底蕴,绿色是留仙坪最大的优势。留仙坪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农业文化、休闲康养等资源,着力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休闲康养、红色教育、国防教育等业态,充分融合农业、生态、文旅等有机元素,走出一条休闲农业、特产加工、干部培训、研学旅行、避暑康养等紧密连接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为全面加快“一都四区”建设、奋力谱写商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一份特色乡村力量。
“我们将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在塑造乡村形态、保护山水生态、培育新兴业态、开发历史文态上持续发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红色美丽村庄。”蔡川镇党委书记陶刚介绍道。
依河而建的设施大棚
改造后的老街
感受老街里的老物件
古色古香的村庄
留仙坪红色教育基地
初夏的丹凤县蔡川镇留仙坪村,四野苍翠,流水潺潺,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近年来,这个环境宜人的小村庄抢抓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机遇,整合辖区红色历史遗迹、农业生产要素、闲置公共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实现空间形态、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的系统性重塑和综合集成创新,成为商洛山中的一片红色沃土、一座古色村庄、一颗绿色明珠。
深挖红色历史 还原红色印记
走进古色古香的留仙坪老街,沿着青石板路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黄泥墙、瓦屋顶、木板门的传统民居。街道边,大炮、卡车、战壕等革命战争中常见的东西接踵而至,让人感受到先辈们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房屋外墙上,“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总结加强党的领导经验”“中原突围部队和陕南游击队胜利会师”等主题彩绘图,昭示着这里曾经的峥嵘岁月;房屋大门边,“擀面皮”“浆水鱼鱼”“水煎包子”等各色不一的小吃,让人一瞬间就闻到了地方美食的味道……
位于丹凤县城西北23公里处的留仙坪村是块红色沃土,这里有着太多的革命故事。中原突围时期,中共商洛工委领导下的第一支敌后游击武装陕南游击队于1946年在丹凤县蔡川镇留仙坪村诞生,同年8月2日,李先念率领的中原军区北路突围部队与巩德芳率领的陕南游击队在留仙坪胜利会师。中原战役爆发后,李先念率部队以商洛地区为中心区域,在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等广大地区坚持游击战争,不仅使党的军队力量得以保存,而且牵制了国民党的大量兵力,由此,以商洛为中心区域创建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人民解放军全面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丹凤县对辖区红色历史进行深度挖掘,积极申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2020年11月,留仙坪村被中组部确定为2021年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
经过深入调研和规划设计,留仙坪村围绕建成美丽村庄和红色村庄,编制了《留仙坪村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留仙坪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方案》,明确要建成“全市一流全省前列的红色教育基地、全市一流全省有影响力的干部培训基地、国家4A级景区”的目标,充分挖掘村中生态、文化的资源禀赋,将红色历史、红色教育、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留仙坪村对村庄滨河部分实施堤路结合红色步道2.8公里,新修桥梁1座,修建停车场1个、游客服务中心1个,完备村庄道路、水系布局、配套设施。同时,村上统一风貌,在红色宜游区实施民居改造106户,铺设石板路400米,形成带有浓郁乡土风情的红色古街风貌,串珠式建成以“一广场、一古街、一旧址、一故居、一基地”为核心,沿老君河、204省道分布4公里的红色美丽村庄。留仙坪村还统一管理,在全村建成公厕5座(其中标准化旅游公厕1座)、污水处理站1座,铺设污水管网1.5千米,安装路灯90盏、垃圾分类收集亭17个,配备垃圾清运车、洒水车等装备5台(套),安置8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公共服务设施,划分责任区负责公共区域常态化保洁。
从过去街道年久失修、老房子多处倒塌、群众居住很不安全,到如今屋里屋外整修一新,既保留了农家房屋特点,又干净、通风、舒适,留仙坪村的整体风貌发生了蝶变。
“我们留仙坪村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按照红色美丽村庄设计和乡村振兴规划,高标准实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结合本地传统民居特点,实施民居改造,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留仙坪村党支部书记马继军说道。
整合一二三产 实现融合发展
6月26日,在留仙坪村的一处设施大棚内,村民孙卫东和往常一样忙碌着。他常年在此务工,干着除草、疏果、浇水等工作。同一时间,在村中石磨坊杂粮基地,村民刘会珍正和几名务工群众一起,在干净整洁的厂房里有序包装产品。
美丽村庄撬动美丽经济,带动村民参与旅游就业、创业,促进村民劳务性收入水平提高,让农民在家门口有景看、有活干、有钱赚。像他们一样,留仙坪村的群众如今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我在这里一个月能挣几千块钱,基本上全年都有事情干。跟我一样,最多时一天就有几十个人在这里务工。”孙卫东一边忙碌一边说道。
近年来,留仙坪村围绕“党旗红、生态优、产业强、农民富、乡风好”的总要求,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红仁核桃550亩、油菜油葵320亩、杂粮基地300亩,发展连翘、金银花等中药材850亩,建设采摘大棚,种植大樱桃、冬枣600株及各类蔬菜。同时,开办农特产品加工作坊,注册商标2个,布展“山珍铺子”2家,开通了直播带货和电商服务,杂粮面、核桃油、调味品等特色产品走俏市场。2022年以来,留仙坪村订单销售160万元,带动农户80多人。
留仙坪年平均气温13.8℃,夏季平均气温22℃,森林覆盖率89.8%,清澈的老君河滋润着一河两岸,生态优美,气候适宜,堪称“天然氧吧”。以此为基础,留仙坪村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完成水毁河堤修复300米,实施河道水生态修复2公里,修建拦水坝4座,栽植芦苇2万多株,修建鱼塘一座,修复农田灌溉设施1.3公里,打造水景观4处。同时,村上对红色教育基地院内和村庄路边、河边、产业基地周边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对1棵千年古槐进行生长环境综合治理,新改造厕所150个。留仙坪村还大力推进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修建小竹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游园38处,沿路荒坡栽植连翘1万株,推动荒坡绿化和群众增收有机结合。
“我们村新建产业路5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集体经济转型成立公司,整合一二三产,建起17座采摘大棚,开办农特产品加工作坊,建设休闲农业体验园,通过本地务工、土地流转、发展业态等,人均收入由6000多元增长到11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5万元增加到50多万元,群众收入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马继军说道。
拓宽发展思路 打造红色乡村
6月26日,丹凤县在留仙坪村举行了全县中小学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研学旅行活动启动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此次为期三天的研学旅行活动,丹凤县共有35所学校的10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在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全面了解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历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刻体会革命先辈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知重负重、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这种磨炼意志、强健体魄的研学活动,已在留仙坪村举办了多次。
近年来,留仙坪村对可开发利用的国有、集体、农户“三类资产”进行调查摸底,盘活撤并搬迁后闲置的留仙坪中学、小学、乡政府、供销社的楼房场院和村集体闲置厂房、闲置农房,进行改造装修,建成了红色教育基地、陕南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中原北路突围部队与陕南游击队会师广场、研学宿舍、研学餐厅等,赋予经营功能,加速推进了资源变资产、农房变商房。同时,村上引导扶持在外人员回乡发展农家乐3家、民宿2家,可同时接待200人食宿、培训,并在红色教育基地旁修建1处蔡川镇留仙坪红色文化体验园,在红色古街开办研学体验馆3个,随着培训、研学、旅游的发展,大棚、农田、村庄变成了劳动教育、休闲体验的场所。
“村上的环境不断好起来,游客可以直接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我们也能过一把当老板的瘾,哈哈哈……”石建朝一脸兴奋地说道。
留仙坪村还围绕红色旅游、党员培训、学生研学,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和业态转型,精心培育吃、住、游、养、学、训“六类业态”,开发观光游览线路,由村上成立留仙坪乡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企业合作运营教育培训基地,发展学生研学旅行。如今,整个红色美丽村庄年可接待旅游、培训、研学10万多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村庄规划设计,深化424产业培育工程,围绕干部培训、户外研学、红色旅游、休闲康养等,不断优化运营,把留仙坪建设成为蟒岭山区老君河畔的古色村庄、红色沃土。”马继军说道。
红色是留仙坪最亮的品牌,古色是留仙坪最深的底蕴,绿色是留仙坪最大的优势。留仙坪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农业文化、休闲康养等资源,着力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休闲康养、红色教育、国防教育等业态,充分融合农业、生态、文旅等有机元素,走出一条休闲农业、特产加工、干部培训、研学旅行、避暑康养等紧密连接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为全面加快“一都四区”建设、奋力谱写商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一份特色乡村力量。
“我们将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在塑造乡村形态、保护山水生态、培育新兴业态、开发历史文态上持续发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红色美丽村庄。”蔡川镇党委书记陶刚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