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公益电影+”模式 助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张 英 通讯员 陈丰武
文章字数:1681
    公益电影放映现场


  一张白色幕布,一台放映机,几排小板凳……这个熟悉的场景,是我们几代人共有的关于露天电影的记忆。近日,这一温馨的画面,又出现在山阳县的广场、社区、公园等人流密集的场所。
  华灯初上,山阳县人民广场迅速热闹起来,在广场的东南角,电影放映设备已经架设到位,屏幕前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凳子,一条“感受光影魅力 深化文化惠民”的横幅引人注目。19时30分,电影准时开演,银幕前座无虚席,也有散步路过的市民驻足观赏……
  “过去,我们侧重于将公益电影放映地点深入农村和偏远地区,随着易地移民搬迁等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城里,我们及时调整放映计划和放映地点,以满足更多群众的观影需求。今天,我们把放映活动搬到了广场上,让老年人找到童年的回忆,让孩子找到快乐,让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县电影放映中心主任武斌说。
  近年来,山阳县高度重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以扩大观影覆盖面、提升群众满意度为抓手,在优化选片、创新宣传、规范放映上下功夫,通过“公益电影+”模式,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延伸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把服务农民、服务基层落到实处,助推全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今天放的两部电影我都特别喜欢,电影里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有精气神的能人,不像有的综艺节目,是一些青春偶像,不适合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自己喜欢的电影,比躺在家里刷短视频好多了!”近日,中村镇下湾村村民杨兰花高兴地说。
  山阳县委宣传部针对新时代群众观影需求,从“我放你看”向“你点我放”转变,不断完善选片机制,让群众参与选片。截至目前,开展调查走访200多次,发放调查问卷420多份,收到反馈信息320多条,通过梳理归类,按照群众需求订购《报国忠烈之杨靖宇》《长空之王》《浴血大别山》等深受群众欢迎的影片21部,累计放映430多场。
  “科教片是农村观众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这类影片的选题要贴近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偏重知识普及。”武斌说。近年来,山阳县相继在18个镇(街道)245个村(社区)陆续放映《脑血栓与心肌梗死的预防与急救》《治理黑臭水》《振兴乡村建设特色小镇》等宣教片,提升农民群众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的认识和能力;放映《家和万事兴之家风建设》《宅基地风波》等宣教片,营造邻里和谐、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根据春冬季节易发火灾的实际,播放《防患未然之山林防火》等宣教片,不断提升群众的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8月3日晚,山阳县丰东新区社区电影广场上聚满了前来纳凉观影的群众。
  “你好,我想知道咋申领一次性交通补助?”社区群众张栓平现场询问。
  “一次性交通补助是山阳县为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而推出的一项惠民政策,连续3个月在县外省内实现就业的补助对象可申领一次性交通补助300元;连续3个月在省外实现就业的补助对象可申领一次性交通补助500元……”县人社局干部赵琳围绕群众关心的一次性交通补助、一次性求职补助、一次性“创业+”补助、技工院校“雨露计划”以及缴纳居民养老保险的好处等问题进行解答,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以前只知道有这补助那补助,具体的要求和流程都说不清。这下好了,工作人员把政策送到屋门口了!”张栓平高兴地对周围的群众说。
  山阳县充分利用“公益电影+宣讲”模式,利用公益电影放映前的时间,发挥镇、村“丰阳新声”特色宣讲小分队作用,聚焦不同群体需求,积极开展分众化、特色化主题宣讲活动,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把理论讲透彻、把政策讲明白、把故事讲生动。
  截至目前,山阳县共组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11支,覆盖全县18个镇(街道)245个村(社区),放映公益电影1790多场,组建“丰阳新声”特色宣讲小分队69个,招募宣讲员112人,围绕政策解读、志愿服务、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禁毒禁赌、交通安全、道德故事等话题,开展映前宣讲活动89场,受惠群众4万多人次。
  下一步,山阳县委宣传部将联合县电影公司,积极开拓形式多样的惠民利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努力探索“公益电影+”新模式,进一步延伸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真正让公益电影点亮城市的夜晚,成为流动在广场、社区、公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把公益电影的“小银幕”打造成为服务基层群众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