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薯 变 身“ 软 黄 金 ”
文章字数:1564
村民在给红薯去皮
李青华在翻动晾晒红薯干
“来来来,过来吃红薯干哦!”商南县清油河镇致富带头人李青华一边摆放切好的红薯干,一边招呼着过往熟人。
在粮食匮乏的年代,红薯作为替代食物,在农家饭桌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手工晾晒的红薯干成了孩子们最为惦念的零食。现在,红薯干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包含了一份浓浓的乡愁。
11月9日,笔者来到清油河镇后湾村李青华的佳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正在加工制作红薯干,一股清甜味道扑面而来。
清洗、削皮、蒸熟、切条、烘干、晾晒……经过一道道工序后,不起眼的红薯华丽变身为晶莹剔透、香甜软糯的红薯干。加工现场,村民们有说有笑,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和冬日的暖阳融为一体,为美丽的乡村增添了一份生机活力。
“红薯蒸熟后,太烫,不好切,而且切出来的形状也不好看,需要等到放凉后,切成大小均匀的长条就行。”49岁的村民付芹一边忙碌着一边说,“主要是照顾孩子上学,出不了远门,在这干活很轻松,都是手上活,而且这一年到头活还是比较多。这几天制作红薯干,之后就开始洗天麻、晒天麻片之类的,有时候还在药材基地干活,勤快的话,一年也能挣个七八千块。”
李青华一边翻动着红薯干,一边介绍,蒸熟切成条的红薯,要先放到烘干炉中烘成半干,然后再趁着天气好,拿出来晒干,在晒的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便空气流通;同时还要经常翻动红薯干,以确保它们通风,能够均匀晒干。这样密封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半年是没有问题的。目前,制作的红薯干用的是商南本地的蜜薯,主要从过风楼镇大量购买回来,收购价每公斤1.6元,还有一些是从周边困难户手里收购的,制作成红薯干后,市场售价每公斤在20元以上。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以保持原汁原味原生态,所以制作出来的红薯干供不应求。去年一共制作了5000公斤红薯干,不够卖,今年预计制作1万公斤,目前第一批已经制作出来了,将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销售。
据了解,李青华的合作社主要经营天麻、桔梗、五味子等中药材和香菇、木耳、红薯干、腊肉等农特产品,为了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李青华采取线上线下销售的方式,通过电商直播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直播的过程中,他还把直播销售和美丽乡村旅游融入其中,把电商直播镜头建在田间地头、建在生产车间、建在售后服务上,用镜头见证产品的品质,通过视频和直播方式,进一步增进了产品营销的即视感,使得农产品的销售更具真实性。
同时,他还带领周边村民种植各种中药材,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并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群众种植的中药材,让种植的人吃上定心丸,让剩余劳动力在合作社务工,一年下来,累计带动务工人员70多人,人均年增收2000元。
在金丝峡镇姚楼村的粉条加工厂内,工人们忙着将刚收购回来的红薯进行统一清洗,然后倒入搅拌机中粉碎分离、过滤、沉淀、脱水……形成了细腻洁白的红薯淀粉。整个工序衔接流畅,数名工人穿梭其中,他们配合默契、各司其职,现场忙而有序。
粉条加工厂负责人严峻介绍道:“由于商南种植的是蜜薯,做不成粉条,所以目前用的红薯一大部分都是从外地购买回来的,还有一些就是周边农户种植的,这几天趁着天气好,每天能制作些红薯淀粉,等霜冻以后就能做红薯粉条了,咱们这儿的纯手工粉条制作过程复杂,没有添加剂,味道更纯正。今年收购了10万公斤的新鲜红薯,预计能加工1万多公斤的粉条,每公斤红薯粉条能卖到35元左右,从开始制作到加工出售粉条,要忙上两个月的时间,带动劳动力10多人,人均年增收5000元。”
近年来,商南县健全产业联农带农机制,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通过订单、生产托管、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真正把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镶嵌在产业链上。同时,以特色产业为重点,打造品牌效应,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对接客户,力争把绿色、优质产品带到全国各地,助力群众增收,描绘出美丽乡村振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