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红薯粉条产销旺
本报通讯员 童桂珍
文章字数:614
  冬季来临,又到了红薯粉条的生产旺季。12月7日,笔者走进丹凤县竹林关镇的各个村,看到村民们有条不紊地忙着清洗红薯、磨糊、过浆、沉淀、晾晒、和粉面、漏粉……农家小院、街道空地都架起一排排竹竿,上面晾晒着村民手工制作的原生态红薯粉条。
  “我们的粉条加工,每一道工序都严格要求,确保绿色无添加。我们用的红薯一部分是合作社种植的,另一部分是周边村民种植的,天然无污染,加工出来的粉条筋道、爽口,深受消费者喜爱。每天,粉条生产量在2000斤左右,主要销往丹凤、商州、西安等地的超市及农贸市场。”洞底村村民王双喜说。
  竹林关的粉条远近闻名,制作纯手工红薯粉条历史悠久。为了让粉条加工成为当地村民冬闲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竹林关镇各村由合作社牵头,均建立了粉条加工厂,将过去家家户户分散加工转变成规模化生产、规范化运营。各村通过组织有手艺的村民进入加工车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
  竹林关村粉条加工厂负责人刘宇介绍,为确保粉条筋道的口感,他们专门建立了冷库,便于储藏,同时也能让加入合作社的村民持续增加收入。
  “如今是农闲时节,我就来这里上班。在这里干活,每天有七八十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真不错。”正在晾晒粉条的群众张凤娥说。
  目前,竹林关镇有15家粉条加工厂,带动2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近年来,竹林关镇依托桃花谷3A级旅游景区及集贸重镇优势,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让传统粉条加工焕发生机,助力村民致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