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洛南
文章字数:2964
洛南,洛水之南,文化底蕴深厚,号称华夏文明的摇篮。
音乐小镇空气湿润凉爽,让人们瞬间就感受到了康养洛南、避暑胜地的妙处。入住洛南君悦·87.8音乐酒店后,不免好奇,洛南朋友说音乐酒店与陕西人民广播电台FM87.8的音乐频道同频共振,希望朋友们在洛南能尽情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有点心动,拭目以待。
(一)音乐点燃梦想
洛南早晚温差大,晚上格外凉爽,音乐小镇上游人络绎不绝。露天音乐烤吧里,电子篝火如热情奔放的女郎摇曳生姿,游人们围坐在一起吹着山谷的凉风,相谈甚欢。能容纳千人的露天专业音乐广场,巧妙利用了谷底的地形,与贵州的“天眼”射电望远镜有异曲同工之妙。秋沙鸭亲子乐园灯火辉煌、音乐风情街五光十色、花海咖啡店外的灯光耀眼夺目……漫步其中,让人忍不住想要奔跑跳跃,想要放声高歌,想要痛饮几杯。
欢迎晚会上,热情大方的洛南友人引吭高歌,瞬间引燃了全场,大家情不自禁地轻声和唱起来。晚会气氛热烈,大家轮流上场,纵情欢唱。就连一些从未登过台的文友也主动点歌,唱起了自己最喜欢的经典老歌。
曲终人散,大家兴致不减,一路谈笑风生。
夜阑人静,小镇依然醒着,而且比白天多了几份迷幻的美,音乐烤吧里依然有人频频举杯,空气中飘来淡淡的花香,让人沉醉。
第二天一早,我们前去参观乐圣伶伦研究院。伶伦造像气韵生动,栩栩如生。如果换上现代的表演服,剑眉星眸,举止潇洒的乐圣绝对是舞台上最耀眼的巨星。
《吕氏春秋·古乐》中有“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的记载。据说,轩辕黄帝带着乐官伶伦和史官仓颉巡游天下,经过洛南时,受到了百姓的热情款待,黄帝大喜,便命伶伦制造乐器,创制音律,把当时的盛况记录下来。
伶伦不辱使命,受凤凰的启发,创制出了乐器和“十二律”,被誉为中国音乐的始祖。
音乐点燃梦想,美育丰盈人生。
乐圣伶伦功莫大焉!
(二)古老的龙牙洞
顶着炎炎烈日,穿村过巷,来到了一面山坡前,坡上满是杂花野树。我们大汗淋漓,站在树下,顿感凉爽无比。
稍事休息,我们便沿着一条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开始了田野考察。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眼前的这条山路,走过的人不多。但走过这条路的人,估计都不会忘了它。
山路又湿又滑,七扭八拐,拐弯处几乎都是直上直下,一不小心就会有滚落坡底的危险。
半坡上有一张光滑的石椅,据说是远古人类用石器打磨成的。远古人类挺会享受生活,还懂得打磨带靠背的椅子?
说笑间,来到一个山洞前。洛南文友说这便是震惊国内外的花石浪古人类遗址,是洛河沿岸目前发现最早的古人类生存遗址。发现过程与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极其类似。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两个小学生无意中发现了洞中有龙骨,拿到市场上去卖,专家慧眼识珠,顺藤摸瓜,找到了这里。经过初步考察挖掘,认为花石浪龙牙洞为发育在石灰岩山体上的裂隙型深洞,堆积有三层古人类遗留下来的大量的具有考古研究价值的器物。
后来,几经发掘清理,证实龙牙洞文化层堆积的时代距今为50—25万年间。人类逐水而居。洛南是陕南唯一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县份,水网密布,气候湿润,河流众多,是人类理想的生存之处。经探测发现此类的旧石器地点在洛南有300多处。如此大规模的旧石器地点群,在国内是罕见的。2011年,国家文物局宋新潮副局长亲临洛南实地考察以后,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的发现,其意义绝不亚于陕西兵马俑的发现。”
2022年,“洛南夜塬遗址”名列当年陕西省六大考古发现之首。该遗址清晰揭示了百万年前秦岭地区就有远古人类活动的印迹。
令人不解的是,25万年前,早期的人类突然离开了他们生活了几十万年的龙牙洞。据揣测是受黄土堆积物和生活遗留物填充的影响,洞内的空间越来越小,已经难以满足生活需要了。反过来,我们可以大胆猜想,最初的龙牙洞高大幽深,如同面积过百的“三室两厅”。
站在龙牙洞前的核桃树下,放眼眺望,山坡下的村庄处在三条河的交汇处,有很一个形象的名字——夹角村。村旁的崖壁上,有一面巨石被河水冲刷成浪花样,故名花石浪。
水的力量不可思议。泾河大峡谷两岸的崖壁上有大小不等的石窝、石坑,叫“壶穴”,那是夏季发大水的时候冲刷出来的。
洛南的水很温柔,把石崖冲刷成浪花样,如同婉约的江南女子。
下山途中,又看到了那把石椅,心中痒痒,真想上去坐坐。转念一想不妥——这是对古人的大不敬。
回到坡下,文友们递过来几颗青杏,上面满是斑点,说是在老乡家里刚摘下来的,不好看但好吃。我咬了一口,酸甜适中,是真正的大自然的味道。剩下的几颗,被大家一抢而空。
见我们夸杏子好吃,老乡又送了我们一袋子。
(三)洛南文庙
出了龙牙洞,马不停蹄,直奔文庙。
中国人崇尚读书,几乎每个县城里都有文庙。洛南文庙藏身在县城最热闹的大街里,一墙之隔,两个世界。
洛南文庙非常古老,比西安钟楼早建14年。
棂星门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建筑,保存完好。“棂星”即灵星,又名天镇星、文曲星。古人认为,能入棂星门得孔子教化者,便得孔子之才华。古代开学时,蒙童们都要郑重其事地走棂星门。我们整衣敛容,恭恭敬敬地从棂星门里鱼贯而入,以示对大教育家的敬重。
两边的厢房是洛南县博物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龙牙洞挖掘出的文物,其中有我最感兴趣的恐龙、大象、熊猫等动物化石照片。有人最感兴趣的是蛇的化石,因为此前中原地区还没有挖掘到同类的化石。
我们围着讲解员提问时,前面的文友不停地招呼我们去听红色故事。没想到洛南文庙还有红色基因,眼前的文庙在我眼里瞬间变得与众不同,就像在书法作品上按下了印章。
临走时,偶一回眸,文庙中央那棵浓荫密布,盘旋如巨龙的垂柳突然吸引了我。刚才,就是它默默地为我们遮蔽了烈日。
讲解员是位娴静典雅的女士,她说这棵垂柳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筹建博物馆时,老馆长亲手栽种的,有四十多年了。
文庙里的垂柳像一条腾空而起的飞龙,棂星门后的水杉像四根擎天的柱子。文庙的树木有灵性,人也显得超凡脱俗。有人赞美道。
讲解员红了脸,送我们到门口时,说她一直在文庙里工作,马上就要退休。
回程,路过溪乐谷,看到有人在廊桥上游玩。洛南朋友说溪乐谷夹在两山之间,原本是一个依河而建的小山村,有三十一户人家,现在统一规划成了温泉度假山庄。
我们进村参观,村口那棵百年老核桃树上挂满了祈福的红绸带,像一个羞答答的新娘。村里地势高低起伏,民房四处散落,造型各异,互不相连,宜居宜游。洛南是南北文化交汇之地,司马光描述此处是“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改造后的民宿既保留了村庄的自然风貌,又拥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成了理想的乡村旅游区。一到周末和暑假,这里人满为患,一房难求。
沿着碎石子铺就的小路走着,不时能看到由民居改造成的书吧、电影院、咖啡馆……感觉到了真正的世外桃源:既能呼吸山间的新鲜空气,又能享受城市生活的方便快捷。一位土生土长的洛南朋友说他去外地出差,超过三天嗓子准疼,一回到家乡自然就好了。还说单位里新来了一个同事,在县城安了家,父母帮着带孩子,非常喜欢洛南,干脆卖掉城里的房子,在洛南买房定居了。大家啧啧称奇。
河水清凌凌的,实在惹人喜爱,我忍不住掬了几捧。大家围在桥边,看几个孩子玩水,孩子们在河里扑腾来扑腾去,无拘无束。突然,一个小孩学会了漂黄瓜,像睡着了一样浮在水里,其他几个小孩也学着他的样子练习起来。
水面如镜,笑声从河面传得很远。
一股山风吹来,河面波光粼粼,我不觉醉了,随口吟道:“洛南忆,最忆是清风。特色小镇拜圣贤,凤凰桥上看稚子。何日更重游!”
音乐小镇空气湿润凉爽,让人们瞬间就感受到了康养洛南、避暑胜地的妙处。入住洛南君悦·87.8音乐酒店后,不免好奇,洛南朋友说音乐酒店与陕西人民广播电台FM87.8的音乐频道同频共振,希望朋友们在洛南能尽情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有点心动,拭目以待。
(一)音乐点燃梦想
洛南早晚温差大,晚上格外凉爽,音乐小镇上游人络绎不绝。露天音乐烤吧里,电子篝火如热情奔放的女郎摇曳生姿,游人们围坐在一起吹着山谷的凉风,相谈甚欢。能容纳千人的露天专业音乐广场,巧妙利用了谷底的地形,与贵州的“天眼”射电望远镜有异曲同工之妙。秋沙鸭亲子乐园灯火辉煌、音乐风情街五光十色、花海咖啡店外的灯光耀眼夺目……漫步其中,让人忍不住想要奔跑跳跃,想要放声高歌,想要痛饮几杯。
欢迎晚会上,热情大方的洛南友人引吭高歌,瞬间引燃了全场,大家情不自禁地轻声和唱起来。晚会气氛热烈,大家轮流上场,纵情欢唱。就连一些从未登过台的文友也主动点歌,唱起了自己最喜欢的经典老歌。
曲终人散,大家兴致不减,一路谈笑风生。
夜阑人静,小镇依然醒着,而且比白天多了几份迷幻的美,音乐烤吧里依然有人频频举杯,空气中飘来淡淡的花香,让人沉醉。
第二天一早,我们前去参观乐圣伶伦研究院。伶伦造像气韵生动,栩栩如生。如果换上现代的表演服,剑眉星眸,举止潇洒的乐圣绝对是舞台上最耀眼的巨星。
《吕氏春秋·古乐》中有“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的记载。据说,轩辕黄帝带着乐官伶伦和史官仓颉巡游天下,经过洛南时,受到了百姓的热情款待,黄帝大喜,便命伶伦制造乐器,创制音律,把当时的盛况记录下来。
伶伦不辱使命,受凤凰的启发,创制出了乐器和“十二律”,被誉为中国音乐的始祖。
音乐点燃梦想,美育丰盈人生。
乐圣伶伦功莫大焉!
(二)古老的龙牙洞
顶着炎炎烈日,穿村过巷,来到了一面山坡前,坡上满是杂花野树。我们大汗淋漓,站在树下,顿感凉爽无比。
稍事休息,我们便沿着一条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开始了田野考察。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眼前的这条山路,走过的人不多。但走过这条路的人,估计都不会忘了它。
山路又湿又滑,七扭八拐,拐弯处几乎都是直上直下,一不小心就会有滚落坡底的危险。
半坡上有一张光滑的石椅,据说是远古人类用石器打磨成的。远古人类挺会享受生活,还懂得打磨带靠背的椅子?
说笑间,来到一个山洞前。洛南文友说这便是震惊国内外的花石浪古人类遗址,是洛河沿岸目前发现最早的古人类生存遗址。发现过程与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极其类似。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两个小学生无意中发现了洞中有龙骨,拿到市场上去卖,专家慧眼识珠,顺藤摸瓜,找到了这里。经过初步考察挖掘,认为花石浪龙牙洞为发育在石灰岩山体上的裂隙型深洞,堆积有三层古人类遗留下来的大量的具有考古研究价值的器物。
后来,几经发掘清理,证实龙牙洞文化层堆积的时代距今为50—25万年间。人类逐水而居。洛南是陕南唯一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县份,水网密布,气候湿润,河流众多,是人类理想的生存之处。经探测发现此类的旧石器地点在洛南有300多处。如此大规模的旧石器地点群,在国内是罕见的。2011年,国家文物局宋新潮副局长亲临洛南实地考察以后,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的发现,其意义绝不亚于陕西兵马俑的发现。”
2022年,“洛南夜塬遗址”名列当年陕西省六大考古发现之首。该遗址清晰揭示了百万年前秦岭地区就有远古人类活动的印迹。
令人不解的是,25万年前,早期的人类突然离开了他们生活了几十万年的龙牙洞。据揣测是受黄土堆积物和生活遗留物填充的影响,洞内的空间越来越小,已经难以满足生活需要了。反过来,我们可以大胆猜想,最初的龙牙洞高大幽深,如同面积过百的“三室两厅”。
站在龙牙洞前的核桃树下,放眼眺望,山坡下的村庄处在三条河的交汇处,有很一个形象的名字——夹角村。村旁的崖壁上,有一面巨石被河水冲刷成浪花样,故名花石浪。
水的力量不可思议。泾河大峡谷两岸的崖壁上有大小不等的石窝、石坑,叫“壶穴”,那是夏季发大水的时候冲刷出来的。
洛南的水很温柔,把石崖冲刷成浪花样,如同婉约的江南女子。
下山途中,又看到了那把石椅,心中痒痒,真想上去坐坐。转念一想不妥——这是对古人的大不敬。
回到坡下,文友们递过来几颗青杏,上面满是斑点,说是在老乡家里刚摘下来的,不好看但好吃。我咬了一口,酸甜适中,是真正的大自然的味道。剩下的几颗,被大家一抢而空。
见我们夸杏子好吃,老乡又送了我们一袋子。
(三)洛南文庙
出了龙牙洞,马不停蹄,直奔文庙。
中国人崇尚读书,几乎每个县城里都有文庙。洛南文庙藏身在县城最热闹的大街里,一墙之隔,两个世界。
洛南文庙非常古老,比西安钟楼早建14年。
棂星门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建筑,保存完好。“棂星”即灵星,又名天镇星、文曲星。古人认为,能入棂星门得孔子教化者,便得孔子之才华。古代开学时,蒙童们都要郑重其事地走棂星门。我们整衣敛容,恭恭敬敬地从棂星门里鱼贯而入,以示对大教育家的敬重。
两边的厢房是洛南县博物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龙牙洞挖掘出的文物,其中有我最感兴趣的恐龙、大象、熊猫等动物化石照片。有人最感兴趣的是蛇的化石,因为此前中原地区还没有挖掘到同类的化石。
我们围着讲解员提问时,前面的文友不停地招呼我们去听红色故事。没想到洛南文庙还有红色基因,眼前的文庙在我眼里瞬间变得与众不同,就像在书法作品上按下了印章。
临走时,偶一回眸,文庙中央那棵浓荫密布,盘旋如巨龙的垂柳突然吸引了我。刚才,就是它默默地为我们遮蔽了烈日。
讲解员是位娴静典雅的女士,她说这棵垂柳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筹建博物馆时,老馆长亲手栽种的,有四十多年了。
文庙里的垂柳像一条腾空而起的飞龙,棂星门后的水杉像四根擎天的柱子。文庙的树木有灵性,人也显得超凡脱俗。有人赞美道。
讲解员红了脸,送我们到门口时,说她一直在文庙里工作,马上就要退休。
回程,路过溪乐谷,看到有人在廊桥上游玩。洛南朋友说溪乐谷夹在两山之间,原本是一个依河而建的小山村,有三十一户人家,现在统一规划成了温泉度假山庄。
我们进村参观,村口那棵百年老核桃树上挂满了祈福的红绸带,像一个羞答答的新娘。村里地势高低起伏,民房四处散落,造型各异,互不相连,宜居宜游。洛南是南北文化交汇之地,司马光描述此处是“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改造后的民宿既保留了村庄的自然风貌,又拥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成了理想的乡村旅游区。一到周末和暑假,这里人满为患,一房难求。
沿着碎石子铺就的小路走着,不时能看到由民居改造成的书吧、电影院、咖啡馆……感觉到了真正的世外桃源:既能呼吸山间的新鲜空气,又能享受城市生活的方便快捷。一位土生土长的洛南朋友说他去外地出差,超过三天嗓子准疼,一回到家乡自然就好了。还说单位里新来了一个同事,在县城安了家,父母帮着带孩子,非常喜欢洛南,干脆卖掉城里的房子,在洛南买房定居了。大家啧啧称奇。
河水清凌凌的,实在惹人喜爱,我忍不住掬了几捧。大家围在桥边,看几个孩子玩水,孩子们在河里扑腾来扑腾去,无拘无束。突然,一个小孩学会了漂黄瓜,像睡着了一样浮在水里,其他几个小孩也学着他的样子练习起来。
水面如镜,笑声从河面传得很远。
一股山风吹来,河面波光粼粼,我不觉醉了,随口吟道:“洛南忆,最忆是清风。特色小镇拜圣贤,凤凰桥上看稚子。何日更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