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奋力描绘中国式现代化商洛美好图景
本报记者 马泽平 谢 非
文章字数:3603
  2023年10月19日,朱家湾村荣获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为商洛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再添金字招牌;
  2023年12月13日,“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发布,《商洛以生态资源潜能发展“气候康养经济”》成功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正加紧发电前设备调试,丹宁高速(丹凤至山阳段)建成通车,西十、西康两条高铁项目加快建设……
  2023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和高质量发展转型区、生态文明示范区、营商环境最优区、市域治理创新区的“一都四区”目标,主动作为、真抓实干,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焕发新气象,奋力描绘中国式现代化商洛美好图景。
  “中国康养之都”建设成效斐然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两山”理念,依托区位、环境、资源优势,汇聚全市之力,精心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不断更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目前,全市围绕医疗、养老、文旅、体育、医药和食品6个方面实施的21个市级康养之都标杆项目和80个市级重点康养项目,完成投资15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的82.5%,竣工投产18个,全市已建成民宿或民宿集群70家,续建、新建医养结合产业项目8个。一批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经营主体正陆续建成,将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森林康养产业集群。为提升康养之都城市新形象,2023年全市共建设103个小而美、小而精的口袋公园,使中心城市整体形象有了质的飞跃,市民的幸福指数得到了很大提高。
  随着康养之都建设的持续推进,“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强,我市先后荣获“美丽中国·深呼吸之都”“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国家森林城市”等20多个“国字号”称号,我市7县区均获“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授牌。我市当选2024年文旅康养城市联盟轮值副主席城市,第六届“中国天然氧吧”产业发展论坛、国际排联沙滩排球U19世界锦标赛将在商洛举办。
  高质量发展转型步伐加快
  隆冬时节,走进柞水县下梁镇老庵寺村的柞水木耳产业园加工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不停运转,一道道以木耳为原材料的预制菜正在封包、装箱。几年前,这家企业还曾是代料木耳种植的合作社,如今依托“小木耳、大产业”的品牌效应,围绕菌旅、农旅、“康养+工业”、“工业+服务业”,成功走上了跨界转型融合发展之路,形成集木耳食用菌种植、木耳精深加工、康养民宿和特色菌宴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同样,在山阳县,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5G电源适配器生产线车间里,工人正娴熟地将一个个微小的电子元件装配在集成电路板上,再经过智能操作机械臂组装绕线等10多道工序后,高品质的5G设备电源适配器被打包发往韩国、美国等地。在商州区,集液晶显示模块的应用、开发和制造于一体的新维视光电显示项目已建成投产,填补了我市光电显示产业领域的空缺,将示范引领商洛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这些正是商洛打造高质量发展转型区的生动实践。
  2023年,全市239个省市级重点项目中82个已经建成,盘龙药业中药健康产品生产线等52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投运),全市新型工业化、新领域新赛道、特色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发展迅猛。商洛北站建成投用,“绿巨人”动车组开通运行,丹宁高速(丹凤至山阳段)通车运行,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正进行发电前设备调试,西十、西康两条高铁项目加快建设,商洛支线机场纳入陕西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正在编制项目选址报告。
  在转型发展中,我市数字经济建设初具规模,投资2.6亿元的秦岭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建成投用,全省率先建成“智慧招商”平台,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总量约为200亿元,占经济总量约为27.73%,增速约为0.43%,总体呈现稳增长态势。新建5G基站1126个、4G基站343个、千兆端口7.18万个。
  生态环境质量领跑全省
  陕西最大山地光伏电站商州区100MW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平均每年可提供1.45亿度的绿色电能;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全力打造千亿级投资抽水蓄能产业集群,镇安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进入发电前调试,柞水县草坪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洛南县华钼集团西部鑫兴钼产业园里,一件件含钼废物经过处理被“吃干榨净”,变废为宝。
  近年来,商洛市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两山”理念,聚焦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总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厚植生态底色,奋力书写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答卷。
  2023年,我市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查隐患、强短板、促提升”、大气污染治理强化攻坚、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多个专项行动,为市域生态环境稳定向好保驾护航。创新提出“328”建设,聚力推动打造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示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秦岭生态文化示范“三大平台”,建设秦岭生态博物馆、秦岭生态植物园“两大场馆”,实施城周绿化提质、蓝天巩固、碧水改善、青山保卫、农村清洁、绿色低碳建设、环保能力提升、绿色产业转型等“八项工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商洛样板”。截至2023年12月20日,商洛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4天,综合指数3.16,居全省第二,全市11条主要河流23个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功能区标准,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商州、柞水获得第一批陕西省和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商洛市创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8项指标全部达标,山阳、镇安被列入第二批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拟推荐名单。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向好
  陕西中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洛南县工业集中区,最近的公交车终点站在3公里外,工人上下班经常为乘车发愁。企业反映后,洛南县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及时将情况上报,联系相关部门协商处理,及时将公交站点延伸到公司门口。洛南县率先在全省试点创建营商环境投诉中心,正是商洛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的生动注脚。
  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我市聚焦规范行政审批、保护市场主体、净化市场环境、服务企业项目、强化执纪问责5个领域17项重点任务,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印发了《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最优区)工作考核办法》,对营商环境最优区建设工作实行严格考核推进。全市推出15个方面92件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事项,25个行业110项事项实现“容缺受理”;加大“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推进税务“网上办”“掌上办”,主城区网上办税率98.65%。开展“千名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企业”活动,设立“助企法庭”“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服务联系点”,帮助民营企业提升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能力;推动税务、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在16个领域开展信用ABCD分级分类监管。
  我市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跑出了招商引资“加速度”。2023年,我市紧扣“3+N”产业集群,瞄定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精准对接益海嘉里等重点企业,举办乡党回乡发展大会、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等10多场主题招商活动,共签约项目397个,总投资1540.16亿元。
  市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村上租我的地栽了水果树,有几棵已经死了,村上要是不补栽,明年春上我就挖掉死树种苞谷呀。”“大下组标准化茶园还有一段土路,能不能硬化一下?”“东龙湾过水路面一到汛期就被冲毁了,小孩上学经常受困,驻村工作队能不能争取项目帮助修复一下?”2023年11月14日,暖阳高照,商南县金丝峡镇二郎庙村村委会前小广场上,第12次“民心树”下议民生活动正在举行。
  2023年以来,我市各县区把“院落板凳会”开到各个自然村的场前屋后,不拘泥于形式,不受限于地点,干部和群众搬起小板凳围坐一起,从群众关心的事说起,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宣讲,使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惠及群众、温暖人心。
  为打造市域治理创新区,我市坚持党建引领、问题导向、创新思维、大抓基层,认真学习借鉴全国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城市先进经验,以争创省级平安市为目标,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抓手,充分发挥考评“指挥棒”的作用,统筹推进《规划》落实,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努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水平,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23年,我市编制印发《商洛市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区专项规划(2022—2026)》《商洛市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区考评细则(试行)》,各县区相继提出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先行区”“示范县”等目标,全市上下形成了条块协同、齐抓共建的格局。全市选聘片长(网格员)26973名,明确片长(网格员)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管理员、服务员“五员职责”。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抓手,创新“六级责任排查、五大机构主导、三级分类施策、五项机制保障”的“6535”市域治理模式,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得到省上充分肯定。各级各部门大胆创新,涌现出了平安稳定信息“3+N”研判、“1+N+1”多元解纷、“五个一线”、“两所联调”、“133”多元解纷、“逢四研事”等一批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商州区柔情司法化解婚恋家庭矛盾、镇安县西口镇阳光说事等经验做法被省委平安办转发学习,丹凤县铁峪铺派出所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