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建设乡村振兴之路上的“示范镇”
——商州区三岔河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纪实
文章字数:3730
  本报记者 汪 瑛 通讯员 张 宏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伴随着春日暖阳,4月16日,记者走进商州区三岔河镇,目光所及,一派生机勃勃之景——干净的柏油村道两旁鲜花盛开,连片规模化的樱桃、连翘基地花果飘香,“北斗七星”民宿集群建设如火如荼,村庄民居焕发新颜,远近游客纷沓而至……
  然而,当地群众告诉记者,多年前的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通乡路坑坑洼洼,遇见对面来车,得远远地停靠在路边;土地贫瘠,靠天吃饭,农业生产难以维持群众家庭开支;晴天一身灰,下雨两脚泥,柴草、粪堆、垃圾随处可见,面对无计可施的生存环境,人们只能默默地接受现实。
  脱贫攻坚补齐短板,乡村振兴全面开花。近年来,该镇新一届领导班子抢抓机遇谋发展,审时度势上项目,同心协力搞建设,力推这个偏远落后的深山小镇跻身于省级乡村示范镇之列。如今,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涌动,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文明新风蔚然成风,三岔河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泥峪川的青山绿水之间。
  完善基础设施 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每年清明祭祖,从312国道麻街镇雷锋村的桥头,到三岔河镇引龙寺村,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家住三岔河镇灯塔村的张军锋也不例外,在外创业十几年,只要有时间,他不会错过每一次回家的机会。
  “去年到今年,我回来的次数明显比过去多,交通方便了,回来看看家乡的变化,心情就会大好。”张军锋说,经过3年时间建设,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产业布局,总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与几年前相比,李龙路的升级改造,成为三岔河镇乡村变化的新标签。
  谈起这条路,许多村民喟然长叹。20年前,总长12公里的砂石路首次实施硬化,人们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可是好景不长,因为路基不实,厚度不够,水泥比例低,路面断板返砂,坑洼不平,水泥路变成了泥水路。
  在实施乡村通达工程中,三岔河镇李龙路开始铺设柏油,老百姓翘首以待,期盼着出行方便的一刻到来。然而,由于设计标准和资金有限等因素制约,道路通行不久,就出现开裂,像被太阳晒干的沼泽地一样。
  第三次修路,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通乡、通村、通组水泥路基础坚固,路面平整。遗憾的是道路随弯就弯,水沟和路肩时有时无,路面宽度较窄。
  2021年11月,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名单公布,三岔河镇榜上有名,标准化三级公路正式施工。2022年7月,李龙路经过上级部门验收后正式通车。
  “要想富,先修路。”三岔河镇引龙寺村六组73岁的文家林对家乡的建设感触颇深,“柏油路修成后,沿途都是风景,不忙的时候,我就开个三轮代步车上下看看,心情很舒坦。”
  随着无人机镜头俯视泥峪川(三岔河流域),黑油油的李龙路犹如镶嵌在绿色海洋的大动脉,一条条银白色的通组路、产业路更像是一根根毛细血管,相互连接,不断向民居田间延伸。
  “过去农业生产,要靠肩挑背扛。如今水泥路修到田间地头,收种庄稼,省时省心更省力。”商州区三岔河镇闫坪村陈明彦说。
  畅通乡村振兴路,群众阔步奔小康。“从去年后半年到现在,游客越来越多,经常有西安、商洛游客到这里来吃顿家常饭,目前每天营业额3000多元。”今年38岁的三岔河社区肖小平,看到乡村振兴大好机遇,毅然返乡创办“樱谷小院”农家乐,还带动了5名村民就地就业。
  据了解,三岔河镇李龙路主干道沿线完成绿化亮化工程,沿线环境面貌全面提升,玉女洞扩容爆破开挖已全部完成,配套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成三岔河镇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社区服务中心、红白理事会、日间照料中心、法治文化广场及三星村、七星村、三岔河社区为农服务中心。
  “近年来,镇上大力实施‘千万工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特色产业,持续在净化、亮化、美化上出实招,就是为了把我们这里打造成乡村振兴样板镇。”商州区三岔河镇镇长孙为艳说。
  做优致富产业,充盈乡村振兴之“实”
  芳菲四月,草长莺飞。春天的色彩,把三岔河装扮得更加亮丽。
  在三岔河镇七星村五组的坡塬上,樱桃园子的花朵向着阳光怒放,蜜蜂在花蕊中扇动着翅膀。站在果园里,村民刘书良眼神里露出希望的光芒。
  早在十五六年前,刘书良像大多数村民一样,耕种的坡地投入与收获不成正比,在政府的引导下,他下定决心扭转产业方向。
  “那年9块钱一棵树苗,我一次就栽植了七八亩樱桃树苗,现在看来,路子是走对了,一年能收入二三万元。”刘书良说。
  产业振兴,从哪里破题?三岔河流域生态良好,空气清新,日照充足,适宜发展干杂果和樱桃产业。在三岔河镇产业规划中,山头连翘盖顶,板栗核桃缠腰,河边建池养鱼,沿途樱桃遍地。特色产业带在青山绿水间串珠式发展,现代农业体系基本形成。
  大棚里有空调、灯光,一条条筷子粗的塑料管子为树根提供水分和营养,棚内温度上升或下降,都在值班室的数字化掌控之中……走进七星村高标准设施大棚,室内四季如春,温润而舒适,拇指大的车厘子挂在树梢触手可及。
  “樱桃示范基地占地51.98亩,项目总投资1300多万元,从2022年11月份开始动工建设,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2个、风光膜连栋温室1个、大跨度拱棚15个。”七星村党支部书记闫科峰告诉记者,“大棚樱桃以俄罗斯8、科迪亚、吉美、雷吉纳、艳阳、萨米脱等品种为主,共计栽植2.8万多株,今年已经开始挂果,2025年可进入盛果期。”
  室外还是冻土,棚内樱桃已经成熟,发生在身边的事实,让很多村民惊讶科技的力量。
  据技术人员介绍,该项目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邹志荣教授和陕西省樱桃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蔡宇良教授担任技术指导,通过科技赋能改变了生产方式。
  记者了解到,日光温室大棚利用节能型组装式日光温室反季节生产,温室配套加热、补光、通风、除湿、保温、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等系统,满足樱桃冬季生长,鲜果可在春节期间上市。
  培育特色产业带,乡村振兴现活力。“我镇以樱桃产业带为发展方向,除了高标准设施大棚外,还在三星村、七星村建设樱桃示范园,加强庭院樱桃、坡塬樱桃、大田樱桃科管,形成万亩樱桃核心品牌;建成水产养殖示范园项目、闫坪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同步发展连翘种植、中华蜂养殖、水产养殖、休闲旅游等,融合发展的产业态势已经初步形成。”孙为艳说。
  吸引游客的不只是万亩樱桃,闫坪村冷水鱼项目同样引人入胜。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已建成冷水鱼养殖池32个,常规鱼养殖池2个,节能养殖池3个。园区附属建设农场采摘园、园区道路、绿化和生态湿地、停车位等。项目预计年平均养殖量可达到20万尾,产量20万公斤,实现年产值1200万元,带动周边5个行政村680户1200人受益,人均收入1000元以上。
  厚植文明新风 凝聚乡村振兴之“魂”
  每天早晨,李进军的身影总是在村庄沿线晃动,保洁员的工作,他整整干了6年。
  今年65岁的李进军,分片承包着1公里路的清洁区域,村庄、公路、河道、田间的地膜,只要随时看见垃圾,他就上前清扫收集。“以前村里到处是烂衣服、柴草堆、乱粪堆,这几年干净了。”看着眼前的环境,李进军满脸憨笑,“原来村上没有人气,自从种了油菜花,建了养鱼池,开办了烧烤摊,经常有坐大巴的、开车的,还有骑摩托的游客,人都往这儿拥,村庄环境美了,我们出来工作也很舒心。”
  置身闫坪村,远处青山翠柏,眼前樱花灿烂,河道清泉流淌,院落干净整洁……
  闫坪村位于泥峪川中游,全村7个村民小组464户1561人。该村按照乡村“五大振兴”任务要求,通过建一个家风馆、打造一个烧烤园、打造一个清廉示范点、推行“一约四会制度”的“四个一”活动,倡树文明新风,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我们村民风淳朴,崇德向善,近几年先后涌现出一批五好家庭、道德模范、致富带头人等典型,引领全村村民树立新风尚,弘扬正能量。”闫坪村党支部书记郑诚说。
  家风是给世代家族成员树立的价值准则,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在闫坪村家风馆,记者看到展馆展示了革命伟人的家风、历史上的家风故事、儒家思想核心“仁义礼智信”、闫坪家风文化及先进典范,保存着村上陈氏族谱、闫氏家风九条、田氏家训十二条、田氏家规十二诫等。
  提升软实力,夯实硬基础,打造“农旅樱谷 水美三岔河”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七星村、三星村的河岸林下,挖掘机来回作业,工人挥汗如雨,一座座民宿初见雏形。
  安居方能乐业。三岔河镇高标准推进“两改”工作,完成改房276户、改厕314座,建设旅游公厕3座,完成闫坪村抗震农房示范点建设项目。引龙寺村实施石板房及庭院改造提升工作,恢复石板房原貌,保护寺庙及宗族姓氏祠堂,实现了文旅融合,该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列入“中国第六批传统村落名录”。
  兴业、宜居、和美,在乡村振兴推进中被持续放大。三岔河镇聚焦“六清六治六无”“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干净商州百日攻坚行动”,大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对沿线环境不断进行绿化、美化、亮化,乡村的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与此同时,结合实际制定《三岔河镇健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实施方案》,成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专班,治理环境乱象350处,回填村庄坑洼路段11处,清理河道沟渠157公里,镇域内“颜值”“气质”全面提升。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寻找产业发展‘金钥匙’,积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共绘诗与远方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孙为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