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发挥余热不言“休”
本报通讯员 匡培印 辛恒卫
文章字数:1054
  “咱不图啥,只想为群众做点有意义的事。”这是刘家学的口头禅。
  今年67岁的刘家学是镇安县高峰镇渔坪村的一名基层退休干部。在职期间,他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农村信用社信贷员等职务,多次被县、镇评为“模范村干部”“基层先进工作者”。离任后,他义务担任村上的老年协会秘书长,宣传法律知识,调解民事纠纷,先后获评“商洛好人”“镇安县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先进个人”“全县优秀片长”等称号。
  刘家学对文艺宣传工作情有独钟。无论寒冬酷暑,在高峰镇渔坪村文化中心广场上总能听到他高昂洪亮的快板声,常常引来不少围观者。看到大家这么热情,他心想:何不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老年协会,发挥团队力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向村民宣传法律法规,丰富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
  说干就干。2018年3月,刘家学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得到了村“两委”的支持,刘家学牵头成立了渔坪村老年协会。老年协会由本村30多名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老教师、老党员、老退伍军人、老退休干部、老乡贤“五老”组成,协会内设宣传教育组、环境治理组、矛盾调解组和文艺演出组,分工明确,相互协作。
  协会成立起步阶段曾遇到来自各方的阻力。有的人爱好文艺演出,基础也不错,但遭到家人的反对;有的人指责刘家学不务正业;有的人参与热情倒是高涨,可文化基础和理论水平差,对于这些人他又不愿拒之门外,一些亲戚朋友看到这一切,怕他受累不落好,都劝他,“放着清福你不享,偏要自找苦吃,我看快算了吧!”
  干不干?怎么干?成了摆在刘家学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些人一时接受不了这很正常。”刘家学认为,他曾经是村干部,有责任把村上的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
  正在这时,同村的赵彦博、张兴仁、高荣珍、刘典炽4位老同志主动加入村老年协会,新成员的参与支持让刘家学更加坚定了办好老年协会的决心。于是他亲自登门入户去做那些有演唱基础、文化水平较高但有所顾虑迟迟未报名的老同志的工作。他说:“办好老年协会不是个人的事,我们唱的是主旋律,说的是大实话,讲的是正能量,也是造福人民做好事。”
  6年来,渔坪村老年协会教育宣讲组的老教师、老干部利用重大节日,在周边中小学校举办法治报告会30多场次,受教育师生600多人次。同时,老年协会的一班人还积极筹资2万多元为本村考上大学的46名大学生每人送去了500元的奖学金,鼓励走出大山的学生勤奋好学,回报社会。老年协会矛盾调解组“和为贵调解室”共调处各类矛盾4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他们还多次受邀到青铜关镇丰收村、庙沟镇双喜村等10多个村演出,每到一处,都受到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