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乡间的口耳文化
张勇
文章字数:1539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创造出许多概括这些经验的农谚文化。农谚文化口耳流传,世代相继,它押韵顺口,语言生动,易记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成为深藏在乡间的口耳文化。
  农谚文化来源于农业实践,产生在文字之前,它伴随着农业的发生而出现,是农家或农民流传的语言。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藏有农谚,早期著名农书《齐民要术》亦有引用,以后各代农书多有记述,如“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只怕寸水”“六月不熟,五谷不结”“人多力齐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案边一本《中国农谚》,将选录古今众多农谚分为农作物、增产措施、林牧副渔、天气和农村社会生活等类,可谓是目前见到比较齐全的中国农谚文化大荟萃。
  农谚文化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包括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诸如时令、节气、农产品加工以及农家日常生活等。农业生产注重农时,看天种地,这方面的农谚俯拾皆是,如“梨花白,种大豆”“立冬蚕豆小雪麦”“立了秋,雨水收,有塘有坝赶快修”……强调要按节气适时耕作,安排农活,提醒人们一旦错过农时,必定造成损失。土壤耕作方面的农谚有“深耕浅种,强似上粪”“耕地深一寸,胜似一茬粪”,这是要求耕者要深耕细种;田间管理离不开肥水,“种地没巧,粪灌水饱”“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在农活中,也有一些谚语在强调人的作用,如“人勤地不懒”“秧田能除三遍草,种出稻谷格外好”。关于开展多种经营的农谚有“农家不种菜,白饭莫要怪”“不养鸡猪鸭,肥料没处发”“一年富、拾粪土,十年富、种树木”“养蚕不栽桑,年年受饥荒”。可以说,农谚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涉及农、林、牧、副、渔等方方面面。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光照、雨量等自然环境条件不大相同,地域性是农谚文化的突出特点。如种麦,华北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前后正当时”;而江浙是“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同是种棉,又相距不太远的地方也不同时,如河南是“枣芽发,种棉花”,河北是“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花正当时”。山东“平地种蔬菜,洼地种高粱”,广东是“肥田种粳,瘦田种粙”。反映地区特点的农谚十分鲜明,不胜枚举。
  农谚文化是生产实践的智慧结晶,又经世代反复验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如“麦盖三床被,枕着白馍睡”,是说雪多滋润麦田;“瑞雪兆丰年”讲大雪预示丰收好年景。“锄头有三宝:一水二火三除草”,用锄头铲除杂草,切断土壤中的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能起保墒、抗旱、防涝的作用。“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指玉米打顶后,可抑制生长,营养集中,使植株结棒粗壮。“沙压碱,黄金板”“河沙压碱土,一亩顶几亩”,因盐碱地土质板结,用沙压碱,实践证明是改良碱地的好办法。还有“山上开荒,山下遭殃”“山上和尚头,清水断了流”,都是讲随意开荒和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强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绿水青山资源。这些农谚很有科学道理,对农业生产起到指导的作用。
  农谚文化的产生和流传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条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旧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广大农民受压迫被剥削,生活艰难,那时有农谚:“种田造不起新房,种粮讨不起婆娘”“人怕老来穷,稻怕秋来旱”……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真正当家做主人,农村经济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开展农业技术革命又产生一些新农谚:“种子田,好经验,忙一时,甜一年”“家有水车转,不必靠老天”……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众发扬创新精神,积极探索脱贫致富奔小康门路,在农谚中也表现出来:“种粮不如种棉,种棉不如种瓜,种瓜不如种花”“山要绿化,人要文化”“现在人养树,将来树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一定会涌现出更多更好反映农民心声的新农谚,使中国农谚这座文化宝库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