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坚守匠心 保护非遗
文章字数:1288
    薛卜瑞正在手工斫琴

  一张古琴,制作起来少则两三年,多则数十载,这期间既有技艺的缓慢琢磨,也有智慧的灵光乍现。斫琴师们为了做好古琴,除了选用上好的木材,还要使用大小各异的刨子、锯子、刻刀等种类繁多的工具,洛南县的薛卜瑞就是斫琴师中的一员。
  7月5日,洛南县半山居古琴社内,薛卜瑞手握着小刻刀,神情专注地在琴面上精雕细琢。与现代工厂制作出的古琴相比,薛卜瑞坚持纯手工制作,赋予了古琴生命。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斫琴则是对古琴进行精工细作的一种工艺,它是融汇文化、艺术、音律、美学修养、木工、漆工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艺。多年来,薛卜瑞致力于斫琴技艺的传承和古琴文化的传播,通过制作古琴、古筝、瑟等乐器,传承千年古音。
  “与古琴结缘,还得从一场婚礼说起,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古琴的声音,那一刻,我仿佛被古琴的魔力所吸引,决定要深入学习这项非遗传统技艺。”薛卜瑞说,2016年,他参加朋友婚礼时,偶然发现婚礼现场摆放着古琴、编钟、瑟等乐器,当乐曲演奏时,古琴传出了悠扬动听的旋律,如丝如缕的音色,如同天籁,深深打动了他的心。
  因爱而学,又因学而制作。薛卜瑞四处打听,找到了陕西省古琴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李延民,想要拜师学艺。李延民见他带着满腔热情登门拜访,以及他对古琴的喜爱和想要学做古琴的强烈愿望,便收他为徒,开始传授他古乐器的制作及演奏技巧。
  “制作一张好的古琴,需要两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由于面板和底板的料子不一样,平时我都是到山上寻找废弃的老房子拆下来的木料。”薛卜瑞说,自己年轻时做过建筑工程技术员,对木工技术非常熟悉,上手很快,但制作古琴的材料并不好找,他经常到洛南县寺耳镇伍仙村等村子找材料,找到后还得选面板、底板,从形制、上灰胎到镶嵌琴徽、擦青等需要几十道工序,制作中既要有精良的材料,还要斫琴师具备高超的斫琴技艺、艺术审美以及古琴弹奏水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学会古琴的弹奏技艺并斫制出一张好琴,薛卜瑞虚心向师傅请教,认真观察师傅的操作过程,不断揣摩、领悟,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也从未放弃,始终保持着对古琴的热爱和执着。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薛卜瑞勤学苦练,从基础的指法开始学起,逐渐掌握了各种复杂的演奏技巧。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便独自坐在琴前,抚琴吟唱,感受那悠扬的旋律带给他的心灵震撼。
  “由于古琴艺术的博大精深,要求斫琴人具有文史与艺术的多重修养,而古琴的修习与传承需要较长的周期,如不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开展相应的研习活动,就会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薛卜瑞说,斫琴技艺还是需要更多的人来传承和发扬,他经常邀请古琴爱好者在一起交流技艺,还免费教授前来求学的学生,同时上传古琴相关视频到抖音、微信等线上平台,定期到公园等公共场所进行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古琴。在薛卜瑞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琴,他的古琴社也逐渐成了音乐爱好者的聚集地。
  “我现在希望有机会可以带着古琴进社区、进校园,让大家更全面地感受古琴的魅力。”薛卜瑞说,自己能将古琴制作技艺传承下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也期望有更多的人一起推广古琴文化,让古琴传统技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