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让自己变成一座山
华 海
文章字数:1483
  一个人的时候,思绪就会回到山中,这几乎成了一种精神游戏。闭上眼睛,想象坐在一块石头上,山风送来幽凉的气息和花草的香味,树缝里洒下的光斑轻轻落在身上,渐渐地,感觉到与周围的一切,与脚下的土地融合到了一起,成为山的一部分。在远远近近的鸟鸣虫啼声中,轻轻地吐纳,安静到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这是一种幻境状态,而产生这种心理现象的内在因素是什么呢?我想一个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他的梦想肯定是在大山之外。而一个远离山林、远离故园的人,心灵上常常会处于一种无所依归的状态,一片山野就成了他心灵栖息安顿之所,有时即使不能亲临,在回忆和想象中也会听到远山的呼唤。
  生态思想家利奥波德曾提出“像山一样思考”的观点。所谓“像山一样思考”,不是主观地把自己想象成一座山,而是真正进入一座山,与山林融为一体,学习自然的法则,进入生态的循环系统,和自然脉搏一起跳动。显然这体现了一种从“生命共同体”整体出发的生态理念。
  有一段时间,电视里常播出一句广告词:山高人为峰。它的意思是把人当作最高峰,这有励志的意思,但同时也流露出了以人为万物统领的意识。显然,在这样的意识里,自然只是一种受制于人的工具。“像山一样思考”与“山高人为峰”反映了对自然迥然不同的态度。
  现代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倾向,一般来说还是停留在寻找心灵安慰的层面。大自然确实能起到抚慰、疗治灵魂伤痛的功效。但这更多还是从对人精神有益的角度来看待自然,离生态观念还有一段距离。即使有时置身山野,想得更多的可能还是人类自身的问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像山一样思考”。只有超越人的利害关系,从大自然整体认识生物的价值,人们才会以一种全新的眼光认识世界。
  事实上,如今已很难找到原始的山林了。我们总想回到当初的山中,然而我们只是走在回到一座山的路上,或者说我们只是在回忆和想象里回归……
  记得我曾经有一次完整地记录了在冥想中穿越山林的过程。现在从一堆旧稿中翻捡出这些文字,一段心灵的经历重又鲜活起来……
  那是从一个早春寒冷的清晨醒来,空气在灰白的光线中颤抖。但大脑还延续着梦境里的沉思冥想,穿行于一座绿色山林中。感觉到身体伸展出无数根须,在碰到的任意一点泥土中繁衍生长,并验证人和所有生物都具有的无限可能。
  这是在意念中的行走,在林中也许会发现蛇蟒和野兽的踪迹,但不必惊扰它们,也不必恐惧,只要沿着它们的生命气场轻轻绕过去,就是一种尊重,它们也会报以同样友善的德行。
  这是一次形而上的精神旅程,但同时也充满着一种超验的感觉。在山中,让人的气息由陌生到亲切,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返回。其实,林中本没有道路,行走本身就是一条路径。那里有阳光跳跃,从树的缝隙落下来,落在头发上、鼻梁上,也落在心尖上,如一句温暖的早安问候。我能够听到树木、小草们在轻微的风中呼吸和生长,山溪的流水声在不远处……
  终于,山中的行走进入一种宁静,其实,也是抵达了自己的心灵深处。原来宁静不是一个镜面,众多的声音编织的宁静,像丝绸一样流动而绵长。你曾经坐过的那块石头,恍若去年秋天的记忆熠熠发亮。这时候,内心涌动的话语显得多余,不需要表达,已经由松鼠和蛐蛐们代言,它们原生态的腔调、方言土语更符合荒野的原意。
  这是一段文字的行走和纸上的穿越,仿佛让我看到自己在远处,正悄悄打开心灵一隅的隐秘。
  唐代太上隐者有一首《答人》的诗:“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这种高古之境已很难复现。即如诗僧寒山的诗中所表达的“野情便山水,本志慕道伦”的诗意,也已经邈远。但远处那若隐若现的山林,仍然是我们寄寓梦想的地方。
  那么,到底如何“像山一样思考”呢?我给出的答案是:让自己变成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