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商 南 以绿为底 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本报通讯员 黄丽 段阳
文章字数:3067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在这里,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丽画卷,商南山青水美人好,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商南观光旅游!”6月中旬,“高校旅游帮扶联盟”成员高校专家学者、师生代表走进商南县,他们沉浸式感受商南“山、水、村、业”的独特魅力,对绿美商南赞不绝口,纷纷为商南的旅游宣传推介发声。
  近年来,商南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让绿色成为“生态商南”最璀璨耀眼的发展底色,为商南县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在商南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7.3%,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功能区Ⅱ类标准,全年空气优良天数始终保持在320天以上,更斩获了“中国天然氧吧”“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等称号。
  流域治理 守护水清岸绿
  “这里以前就是杂草丛生的烂河滩,除了偶尔有人在河边洗衣服,一天到晚也没几个人影……”清油河镇涧场村村民刘大叔说起家门口这条河之前的面貌直摇头。
  清油河镇党委副书记姚远说:“清油河镇去年启动了涧场村小流域治理项目,整治涧场村河道2.5公里,修缮加固河堤3.2公里,新建高标准农田21亩。同时,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栽种绿化树木200多棵,清理河道垃圾,整治河道污水,进一步提升了乡村品质,刷新了乡村颜值。”
  如今,清澈见底的河水如同一条闪亮的丝带在轻轻舞动,成群的鱼儿在河底畅游,河两岸的青山和田园相连,白墙黛瓦的村居点缀其中,田园风光与自然美景构成了一幅诗意的画卷。
  清油河镇通过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河道整治和岸线修复,并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打通了涧场村至后湾村的1.8公里旅游环线,对环线环境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改造提升民居环境,同时还补齐了农家乐、民宿、亲子游乐项目等基础设施,把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打造成美丽乡村游产业项目,让生态好颜值转化为富民的生态好价值。
  曾经荒芜落寞的小山沟,如今蝶变成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美丽乡村,正是得益于小流域治理。小流域治理不仅提高了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和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村民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清油河镇涧场村小流域治理成果,只是商南县流域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商南县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以碧水保卫战为抓手,深入推进流域治理、岸线绿化美化,县域内大小河流水环境持续向好,水清河畅。
  河湖保护 擦亮生态底色
  河湖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繁殖场所,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对于保障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维护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美化景观等多重功能,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仲夏时节,走进风景如画的莲花湖,微风拂过,丝丝清凉迎面而来,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水鸟在空中翩翩飞舞,蓝天白云倒映湖中,仿佛天地相接,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商南县在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河湖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要求,严格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不断加强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全流域生态系统功能。把自然生态资源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开发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全域旅游项目,让游客在优美的水资源水环境中感受生态商南的无穷魅力。
  莲花湖水利风景区只是商南县河湖保护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中丹江、太吉河、县河水库等水系也同样展现出了商南县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河湖保护的显著成效。2023年,莲花台水电站被评为国家绿色小水电示范站,太吉河被省河长办授予“陕西省幸福河湖”荣誉称号。这些河湖保护工作成效,不仅有力提升了商南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河湖保护工作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商南县将积极推动河湖治理技术创新,持续加强河湖保护力度,提高河湖生态环境质量,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贡献商南力量。
  循环利用 实现“变废为宝”
  走进商南县天和泥浆有限公司的制造车间,工人正忙碌地把一堆堆废旧衣物通过分拣切碎后放进风送系统,经过干法除尘、装罐、加热水解、恒温高压、缓冲过滤、喷雾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成了终端产品——钻井泥浆,用于钻井助剂,可提高采油产量8%到10%左右。
  废旧衣物还可与风化煤有机结合,加入活性剂进行物理接枝,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二者有效利用,生产出的产品既能作为钻井助剂使用,又能作为农业有机肥料使用,还能用于缺水地区的荒漠治理。而纺织品的下脚料粉碎后,加入不同类型的其他材料,通过物理改性、压缩、造粒,还能作为建筑、水利等工程封堵剂使用。据了解,该企业一年可处理4.5万吨废旧纺织品,实现产值2.8亿元,减少碳排放约35.84吨。废纺来源于石油,其降解的产物又服务于石油、天然气等领域,这种循环再利用的新发现、新科技,不仅为废纺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让废弃物在新生中化作更多“珍宝”,也为减少碳足迹、实现碳达峰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商南县城关街道三角池污水处理厂,污水经过格栅和沉沙池的处理,去除了大颗粒的杂质和沉积物,然后进入生化池,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经过一道道严格规范的处理程序,最后变成一渠透明无味的清水汇入河里,或供养自然生物,或用于农业、工业生产等,实现了污水循环再利用。
  餐厨垃圾是城市垃圾的一部分。商南县通过建立餐厨垃圾处理厂,实现了城市餐厨垃圾集中收集、运输和处置,最终使餐厨垃圾变为废油脂和降解产物,可以用作生产生物柴油、有机肥料、饲料等产品的原材料。
  近年来,商南县积极探索绿色循环发展路径,加大了对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支持力度,倡导绿色低碳发展,一批绿色循环发展企业应运而生。构建废弃物回收综合利用体系,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林下绿色种养循环产业,抓好生活污水、餐厨垃圾等源头治理,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也让更多废弃资源开启“新生”之路,实现新价值。
  绿色矿山 助力高质量发展
  走进陕西华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眼前是一幅绿色花园式矿山景象。这里不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尘土飞扬、机器轰鸣的矿山场景,而是清洁整齐,绿化美化都很到位的矿山企业。在采矿区,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企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矿区周围设置了防尘网、洒水装置等环保设施,用来减少开采过程中周边环境污染,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确保生产污水零排放。
  据公司副总经理治小忠介绍,公司成立至今,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贯彻落实“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原则,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采矿工区、选冶厂、尾矿库、办公生活区进行全面绿化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变了矿区环境面貌,防止雨季泥石流的危害,起到了截流、防洪、排水的作用。通过种植树木,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实现矿区环境天蓝、地绿、水净。公司于2021年进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同时还获得全国绿色矿山推进委员会授予的“中国矿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单位”称号。陕西华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实施绿色矿山治理,成为行业内的典范。
  近年来,商南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打造绿色矿山,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矿山监管、强化修复力度、持续推进“五乱”问题整治,引导矿山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相关企业也积极响应,加大投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矿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实现了经济与生态发展共赢。据了解,商南县有48家矿山企业完成了地形地貌恢复治理工作,治理面积136.52公顷。同时,以国家级绿色矿山——陕西华源矿业有限公司千家坪钒矿为示范引领,完成4个市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