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引进先进设备推进产业转型促进品牌溢价
商州数字赋能让渔业上台阶
文章字数:1002
  本报讯 (通讯员 王改妮)近年来,商州区依托优质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数字产业,让数字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合作,在三岔河镇黄鱼沟村建成全市首个智慧渔业工厂,形成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共生养殖系统,实现产业迭代升级,成为商洛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范例。
  商州区冷水鱼养殖规模居全省第一,但大部分是传统养殖模式,发展面临环境承载上限、扩大生产难等问题。为推进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区上抢抓商洛打造特色农业强市机遇,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洽谈合作,突出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全市渔业产业高质 量 发 展 示 范 区 。 采 取“EPC+O”招投标 建设模式(即工程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等由北京国渔科技有限公司一体化实施),投资3500万元建成三岔河镇冷水鱼智慧渔业工厂项目,从开工到投产运营仅用了4个月时间,跑出高质量项目建设“加速度”,达到了成本低、工期短、建成即运营的目的。
  同时,商州区引进国内设施渔业领域最先进的鱼菜共生4.0智慧养殖系统,催生出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通过鱼菜共生的生态智能设计,将水产养殖与水耕种植技术有机结合,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和谐的生态平衡,实现无污染、无公害、零排放的绿色循环生产,有效解决了高密度生态养殖和尾水排放污染难题。另一方面,通过5G信息传输、实时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分析等数字技术应用,实现全流程智慧化管理、数字化监控、自动化运行,每立方米水产养殖量从传统的5—15公斤提升到50—70公斤,极大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产养殖综合效益。
  区上以品牌促进溢价增值,坚持从原产地引进鱼卵孵化,建成鱼苗繁育基地,可为省内外水产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高品质鱼苗。建成国家数字渔业科学实验基地,拓展科研、人才培训、科普教育和研学等职能,增强项目的外溢效益。规划建设精深加工、保鲜冷藏、智能物流项目,深化与北京二商集团、首农集团、京东集团、盒马鲜生等企业合作,打造养殖、精深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全产业链,提升“秦岭冷泉鱼”公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形成以冷水鱼亲鱼繁育和成鱼养殖为主,协同养殖淡水大黄鱼、鲈鱼等高端鱼类的渔业发展格局,预计年产鱼苗516万尾、成鱼195吨,实现产值1500万元。同时,拉动垂钓、露营、休闲运动等乡村旅游发展,可带动周边8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18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