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扎根乡村的仁心医者
本报见习记者 孙远飞 通讯员 王佳姝钰
文章字数:1279
  长长的队伍,从屋里排到了屋外,顺着队伍往前走,一座古朴的房屋映入眼帘,微风吹过,一阵浓郁的中药味扑面而来,队伍的最前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为病人诊脉,环顾这间小小诊室,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锦旗……
  这是7月24日记者在镇安县云盖寺镇云镇社区刘立甫诊室见到的场景,等待了半天后,刘立甫才抽空与记者说起50载行医生涯。
  时间回到 1971 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基本医疗需要大量医务人员,这点燃了刘立甫当医生的梦想,但是专业知识的缺乏让他苦恼不已。
  1973年3月,村里合作医疗队来了一位名叫杜连新的医生,刘立甫赶忙向杜连新拜师,自此真正地踏上了行医的路程。
  “那时候,我作为一个小学徒时刻跟在师父身旁,师父看病,我抓药,师父一有时间就指导我专业知识。”刘立甫说,得空他便给师父打下手,写处方,通过多年的学习,勤勤恳恳的刘立甫终于可以诊治一些常见病。
  刘立甫酷爱钻研中医,为了增进自己的专业知识,他曾去西安中医专修学院继续深造学习,还向多位名中医学习。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1989年至今他在云镇社区自立门面开业行医,并担任村上村医。
  “能为乡亲们的健康做一些事情,我特别有成就感。我还记得几十年前,背着竹子编织的箱子,里面装满了常用药物,跑村入巷的场景。”说起当初行医的场景,刘立甫很是感慨。但是对他说,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医药箱已经换了一个又一个,就连现在的诊室也焕然一新,然而不变的还是行医救人的初心。
  现年71岁的刘立甫,始终秉持乐善行医、让群众花小钱看大病的信念,扎针、换药从不收费,长期免费为辖区群众测量血压、血糖;他尤擅以中医疗法诊断诊治脾胃病,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收费合理,找他看病的人不计其数。
  “除了当地人,还有西安、安康等地的人过来,甚至有山东、河南等外省的患者专门赶过来。”刘立甫说,大家对他的肯定和信任,让他很是感动,也让他有了以更高医术为患者解决痛苦的信心和决心。
  “医德与医术是并重的,我师父当时教导我对病人要像亲人一样,我一直铭记在心。”多年来刘立甫一直认真践行师父的教导。对于一些困难病人,刘立甫总是及时伸出援手。
  有一个病人,因为家庭原因受到打击后,思绪不清,家人把她带到刘立甫这,他一边为其做思想工作,一边用中药进行调理,慢慢地病人恢复了健康。“今年,那位病人还和家人一起邀请我去她家里做客。”刘立甫说,看到病人健康开朗,他的心里像是铺满了阳光,觉得自己的坚持是值得的。
  播撒爱心和诚心的同时,刘立甫也收获了认可和肯定。他先后被评为镇安县村级防保工作先进个人、全市卫生系统优秀医疗卫生工作者;被授予“镇安县名中医”“商洛市传统医学确有专长人员”等称号。面对荣誉,刘立甫淡淡一笑:“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做好我该做的事情。”
  现在,刘立甫有徒弟4人,还有一位研究生经常跟他学习,现在已经在西安市中医医院工作。说着,他拿出了几十本小本子,密密麻麻写满了多年来他的总结,他说,只要有空他就把平常的所见所闻记录成册,供徒弟们学习。
  “我这辈子最热爱的就是中医这行,入了门就一辈子干到底,只要身体还能坚持,我会继续发挥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刘立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