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农科村 厚植特色产业
本报通讯员 李 翔
文章字数:544
  镇安县高峰镇农科村立足“玉笋山”的独特自然资源优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果蔬采摘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扩大“小面积、多元化”的特色产业规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9月20日,笔者在该村的草莓种植基地看到,附近的农户正抢抓有利时节,全力开展草莓苗移栽工作。不一会儿,一株株翠绿的草莓苗就在肥沃的土壤中“安家落户”。
  “这个大棚是村集体建的,离我家近干活也很方便,每天给我发120块钱的工资。在村上干活儿,一年能干70多天。”务工群众谭玲说。
  该基地负责人白世楼说,今年村上种了3亩1.2万多株草莓,有奶油和巧克力品种的,预计在今年12月份就能吃上头茬草莓。全部成熟后,草莓基地年收入能有10万元。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农科村瞄准市场行情,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建设生态观光、果蔬采摘等农业休闲项目,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聚焦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结合‘玉笋山’自然资源优势,统筹布局了草莓、葡萄、雨露香梨、五味子等特色产业。”农科村党支部书记白宗锴表示,村上还要依托“玉笋山”的自然优势,谋划特色旅游、乡村民宿等项目,不断充实村集体经济的“家底子”、鼓起群众的“钱袋子”,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