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三强三铸”党建品牌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本报通讯员 杨长湖
文章字数:1892
  近年来,镇安县医院以党建赋能,以品牌塑形,以“丹心”定方向,以“匠心”强质量,以“仁心”提服务,总结出强堡垒铸丹心、强医技铸匠心、强服务铸仁心的“三强三铸”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为医疗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医院先后获得“全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示范医院”“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市、县红旗党组织”等称号。
  强堡垒铸丹心 固本强源筑根基
  医院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五大工程”,实现党建引领夯基垒台。
  实施领航工程,为思想赋能。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现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由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三重一大”事项并跟踪问效。落实“第一议题”和“三会一课”制度,保质保量开展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
  实施关键工程,为班子赋能。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修订“一《章程》、两《规则》”,建立健全《中层干部任用及任期考核管理办法》等现代医院管理制度40多项,逐步实现用制度管事、管人、管权。
  实施引擎工程,为队伍赋能。采取“线下+线上”“互联网+党建”模式,研学政治理论。坚持党委委员联系包抓党支部制度。近两年来,共开展党课活动68场次,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实施强基工程,为组织赋能。结合一线科室属性,把“支部建在科室上”,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两年来,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20人,把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7人。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逐步实现党支部书记和科室负责人“一肩挑”。
  实施阳光工程,为监督赋能。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院纪委监督责任“四责协同”机制。强化党支部参与所属科室业务发展、药械采购等重要事项。
  强医技铸匠心 改革创新阔步行
  医院深入实施“质量立院、人才强院、技术兴院”三大战略,以“工匠精神”铸就“大医精诚”。
  质量立院。以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依据,实施月综合质量绩效精细化考核工作,考核对象涵盖医院全员,定性定量、奖惩结合。持续优化调整绩效分配方案,着力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倾斜临床、兼顾公平的原则;绩效分配实现以岗定人、以人定薪,公平合理拉开绩效差距。
  人才强院。坚持“外招与内培并重,考核与激励结合”,突出政治标准,注重担当实绩的用人导向,多渠道培养骨干和学科带头人。3年来,共引进医学类人才32人。
  技术兴院。按照“千县工程”建设标准,狠抓学科建设。自“组团式”帮扶工作以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38项,三、四级手术占比66%,新建11个短缺学科,成功申创4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学科与省内外三级医院建立29个专科联盟。急诊急救“三大中心”建设成效显著,胸痛中心已通过国家联盟验收授牌,临床服务“五大中心”正在建设当中。
  在全国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中,基本标准达到优秀等级,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八,且是全市唯一一家达到三级医院推荐标准的县级综合医院。
  强服务铸仁心 勇担使命践宗旨
  医院坚持“四化融合”即服务管理精细化、服务力量多元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举措人性化,实现党建引领与集中整治、志愿服务、人文关怀等工作深度融合。
  服务管理精细化。以集中整治和清廉医院建设为抓手,加大对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违纪违规的惩戒力度,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
  服务力量多元化。强化志愿服务,组织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和“双报到、双服务”实践活动落地、见效,开展志愿服务“五进”活动。院外加强医共体建设,探索实践医防融合新模式,在达仁镇分院和木王镇分院建立“三高共管、六病同防”慢病管理医防融合体系。
  服务手段信息化。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已累计上门服务70多人次;加快信息化和智慧医院建设步伐,实现了自助挂号、叫号、缴费、查询和打印检查报告等;开通“医保移动支付”“医疗电子票据”功能和“病案邮寄”等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患者更便利”。
  服务举措人性化。在全市率先实行同一疾病“1次挂号管3天”,省医院专家实行“1元便民号”;建立“一站式”服务集群,让患者看病不再“兜圈”。改造住院部病区阳台为晾衣间,破解患者“晾晒难”;协调相关部门在院外规划非机动车位100个,院内有限空间划定机动车位30个,非机动车位80个,破解“停车难”问题;开展“厕所革命”,安装一键报警器。在省卫健委组织的“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评估中得分位居全市2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第一。相关经验做法被《陕西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医院整体工作蓬勃向上,主要医疗(改)指标持续优化,呈现出“九升九降”的良好势头。即三、四级手术占比等九项指标持续上升,门诊患者均次费用等九项指标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