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峰 “种”出甜蜜新生活
文章字数:1002
1月3日,阳光洒落在洛南县古城镇的宁归来农业专业合作社产业示范园。园内,务工群众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采摘、装筐、运输,一筐筐鲜嫩的菠菜被迅速码放整齐,装车运走,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在一座大棚内,笔者见到了正整理菠菜收割后空地的合作社负责人张亚峰。谁能想到,这位如今的种植能手,此前在南京市江宁区从事设计工作长达21年,2019年,因家庭缘故,张亚峰回到洛南。迷茫之际,苏陕协作项目——横溪西瓜在洛南推广种植的消息,如同一束光照进他的生活。他果断与宁农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江洪取得联系,毅然“跨界”开启种植之路,就此踏上种植路。
说干就干,2019年10月,在宁洛协作帮扶组和古城镇政府的助力下,张亚峰流转140亩土地,其中50亩作为试验田,专门用来种植横溪小西瓜。依托江宁区的农业科技与人才优势,当年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以前咱这儿种的大西瓜,一个二三十斤,皮厚汁水少,没有明显的市场优势。这‘横溪西瓜’个头小、皮薄,口感清甜,一个5斤左右,一家人吃一顿刚刚好,不管是外形还是品质,都很受市场欢迎。”张亚峰说。
小西瓜的种植成功给了张亚峰更多的信心,他不断尝试创新,摸索出一套科学种植经验。他采用轮种方式,在流转的土地上种植横溪小西瓜、圣女果、西红柿、贝贝南瓜、菠菜等果蔬,既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大幅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产业发展不仅让自己和村集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还带动周边100多户群众就业增收。
“不管是西瓜、西红柿还是菠菜,从种到收,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我在这儿干活,一天能挣80元,我心里很知足。”正在收割菠菜的朱亚莉满脸笑意地说。
“这一茬菠菜有12亩,亩产650公斤,按现在4元一公斤的收购价,预计能收入3万元。除此之外,目前棚里还种植有香菜,预计春节前上市,亩产在460公斤,每亩纯收入有1万元左右。”张亚峰言语间满是喜悦。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才是真富。”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一直是张亚峰心中坚守的信念,也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张亚峰还积极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他毫无保留地将种植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周边群众,带动了周边170多名群众增收,还培养出一批果蔬种植技术骨干。谈及未来,张亚峰满怀信心:“我会紧紧依托借助苏陕协作平台,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剩下的50多个大棚进行升级改造,持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特色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迈进,带领更多乡亲走上致富路。”
在一座大棚内,笔者见到了正整理菠菜收割后空地的合作社负责人张亚峰。谁能想到,这位如今的种植能手,此前在南京市江宁区从事设计工作长达21年,2019年,因家庭缘故,张亚峰回到洛南。迷茫之际,苏陕协作项目——横溪西瓜在洛南推广种植的消息,如同一束光照进他的生活。他果断与宁农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江洪取得联系,毅然“跨界”开启种植之路,就此踏上种植路。
说干就干,2019年10月,在宁洛协作帮扶组和古城镇政府的助力下,张亚峰流转140亩土地,其中50亩作为试验田,专门用来种植横溪小西瓜。依托江宁区的农业科技与人才优势,当年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以前咱这儿种的大西瓜,一个二三十斤,皮厚汁水少,没有明显的市场优势。这‘横溪西瓜’个头小、皮薄,口感清甜,一个5斤左右,一家人吃一顿刚刚好,不管是外形还是品质,都很受市场欢迎。”张亚峰说。
小西瓜的种植成功给了张亚峰更多的信心,他不断尝试创新,摸索出一套科学种植经验。他采用轮种方式,在流转的土地上种植横溪小西瓜、圣女果、西红柿、贝贝南瓜、菠菜等果蔬,既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大幅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产业发展不仅让自己和村集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还带动周边100多户群众就业增收。
“不管是西瓜、西红柿还是菠菜,从种到收,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我在这儿干活,一天能挣80元,我心里很知足。”正在收割菠菜的朱亚莉满脸笑意地说。
“这一茬菠菜有12亩,亩产650公斤,按现在4元一公斤的收购价,预计能收入3万元。除此之外,目前棚里还种植有香菜,预计春节前上市,亩产在460公斤,每亩纯收入有1万元左右。”张亚峰言语间满是喜悦。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才是真富。”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一直是张亚峰心中坚守的信念,也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张亚峰还积极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他毫无保留地将种植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周边群众,带动了周边170多名群众增收,还培养出一批果蔬种植技术骨干。谈及未来,张亚峰满怀信心:“我会紧紧依托借助苏陕协作平台,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剩下的50多个大棚进行升级改造,持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特色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迈进,带领更多乡亲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