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遗贺新春
文章字数:1467


春节期间,我市各地以非遗为纽带,推出“跟着非遗过大年”系列主题活动,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一场年味浓郁的文化盛宴。秦岭天竺山景区的社火巡游、漫川古镇的非遗展演、洛南音乐小镇的千年绝技“打铁花”等精彩活动轮番登场,让地处秦岭深处的商洛焕发出独特魅力。
朝秦暮楚地,浪漫漫川关。2月1日,农历正月初四,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漫川关,锣鼓喧天,热闹非凡。青石板街巷挂满红灯笼,非遗大戏接连上演。全镇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古镇的北广场,从这出发,围绕全镇进行社火巡游表演,为广大游客和当地居民送去新春祝福,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
“我们今天不仅来体验传统的年节氛围,更是为了摄影而来。”摄影爱好者雷先生一早就驾车来到漫川关镇,他表示,“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景,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令人陶醉不已。”雷先生手中的相机不停地发出咔嚓声,记录着这热闹非凡的时刻。在这里,人们还可以品尝到舌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漫川八大件”。
正月初五,洛南音乐小镇的打铁花表演如期而至,当日音乐小镇露天大舞台化身为光影交织的奇幻世界。随着打铁花非遗匠人一声吆喝,1600℃的铁水被击向高空,瞬间绽放出万点金星。这场持续近20分钟的铁花焰火秀,将节日的氛围感拉满,非遗的魅力在此刻绽放,古老技艺与现代光影完美融合,震撼心灵,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瞬间。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点亮了山城的夜晚,更让每个人心中涌起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
在这里,你还可以观赏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板书的表演。据记载,洛南静板书在清代道光年间达到鼎盛,被一代代老艺人传承至今,目前仍保留了超过100段曲目。洛南静板书最显著的特点是表演者一人即可化身为一支乐队,熟练地操控六种不同的乐器,进行吹、拉、弹、唱的精彩演出。他们运用双手和双脚,展现了这项技艺的独特之处,堪称一绝。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不仅展示了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也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洛南静板书如今依旧用传统的表演形式,讲述着新时代的好故事,先后亮相上海世博会、走进西安世园会、应邀去韩国演出,在多个艺术节上获奖,演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名扬海外。
正月初六,海拔2000多米的秦岭天竺山脚下热闹非凡。随着震天的锣鼓声,由百余名村民组成的社火队舞动着龙狮、划着旱船、扭着秧歌,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喜庆和热闹。看完表演,市民可以乘坐天竺山索道,欣赏沿途自然风光,登顶俯瞰云海翻腾的壮丽景象,感受“置身如在九霄中”的豪迈情怀。
“天竺山海拔高,气温低,前段时间这里的雪景成为游客们竞相追逐的打卡胜地。春节期间,景区陆续推出各类民俗表演活动,丰富了游客体验,景区人气大涨。”据天竺山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还通过抖音直播,向游客展示雪景和社火表演,吸引了数万网友在线观看,互动热烈。非遗文化的魅力通过网络传播,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
商洛的年俗文化历史悠久,承载着秦岭山脉的深厚底蕴以及秦风楚韵的独特魅力。在这个春节,商洛通过非遗文化讲述了秦岭的故事,让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些活动证明,非遗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它已经融入现代生活,成为生动的实践。
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春节期间,我市精心组织了五大类超过100项系列年俗活动,涵盖文艺春晚、传统戏曲、庙会社火、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通过“非遗+景区”和“非遗+演艺”的创新模式,不仅使传统年俗焕发了新的活力,还促进了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