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公园的新春图景
文章字数:1372


本报记者 张 英
故墙新韵焕生机
大年初五的莲湖公园广场,新春气息扑面而来。高低错落的红灯笼在城墙上织就流动的霞帔,稚童追逐着七彩泡泡,银发长者沐着暖阳闲话家常,汉服少女的团扇与城墙飞檐定格成风景线……这个春节,逛公园成了商洛市民的“新年俗”。
年前完成改造的莲湖公园西侧城墙,以“修旧如旧”的方式重现商州故城墙风貌。青灰色的墙砖与飞檐翘角的角楼相映成趣,火红的灯笼点缀其间,为故城墙披上节日的盛装。“我特意换上汉服来感受古今交融的美。”李女士轻摇折扇的身影,成为游人镜头追逐的焦点。
据了解,商州故城墙保护工程及城墙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东邻莲湖公园、西邻工农路,其中商州故城墙总长约240米,城墙遗址公园项目约1.5万平方米。工程将城墙风貌修复提升与文物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相融合,以“修旧如旧”的方式重现故城墙风貌。城墙遗址的修复,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底蕴,更让市民在休闲娱乐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水岸流光年味浓
夜幕降临,黄沙河生态步道布置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吸引市民前来打卡。灯光璀璨,倒映在河面上,宛如一条流动的光带。花灯长廊展出了凤凰冲天展翅、金龙昂首挺立、十二生肖神态各异等主题灯组。这些花灯与清澈的水面以及音乐喷泉相得益彰,营造出一场场光影交织的视觉盛宴,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并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
晚上七点半,音乐喷泉随着节奏起舞,市民们驻足观赏,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孩子们手捧荧光棒,追逐嬉戏,老人们则在一旁悠闲地散步,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夜色中的商洛,因这份独特的年味儿,显得格外温馨。
市民李先生推着轮椅上的母亲漫步河畔:“从前这里是条臭水沟,现在成了家门口的景区,连90岁的母亲每天都要来‘打卡’。”
据悉,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市水利局精心筹备,依托城市水生态修复“2+7”平台,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了一场融合水利特色与地方文化的盛宴。其中,黄沙河的花灯长廊以其精美的设计迅速成为市民及游客热衷打卡的新地标。
全龄乐园漾欢歌
新建的商州群众运动公园里,儿童游乐区笑声不断,篮球场上跃动着青春的身影,健身器材区银发族们舒展筋骨。公园设计处处显露巧思:塑胶跑道采用缓震材料、球场周边设置隔离网、儿童
游乐区设施一应俱全。
一旁的球场里,有的人在打篮球,有的人在打网球。大家挥洒着汗水,洋溢着积极向
上的精神风貌。
“过去孩子嫌老家无趣,过年不愿回乡,这次带孩子回来,没事就来这里打球,家乡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在外地工作的王女士指着正在足球场上奔跑的
儿子说。
商洛,因这份活力与温情,愈发迷人。商州公园的每一处设计都体现了人文关怀,细节之处彰显城市温度。无论是晨曦中的慢跑者,还是黄昏下的散步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这份美好,不仅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也让商洛的城市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三组新春图景,丈量着秦岭山城的治理精度。
“总向往诗和远方,如今家乡已成风景。”市民的感叹,注解着商洛的蜕变——从莲湖公园的故城墙新韵,到黄沙河的水岸光影,再到运动公园的全龄友好……商洛的春节图景里,藏着城市治理的细腻笔触。
当文物保护不再“束之高阁”,当生态治理延伸出情感温度,当健身空间升级为社交客厅,这座秦岭山城的蜕变证明:最好的民生工程,永远是那些能让老人触摸记忆、让孩子自由奔跑、让游子心生骄傲的温暖存在。